據最新山東政法學院招生網和遼寧招生考試院公布的錄取數據,遼寧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績在490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49477名左右,才可以考上山東政法學院,不過每年山東政法學院在遼寧招生人數不同、試卷難度也不同,所以錄取的分數也不會相同。
一、遼寧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山東政法學院
1、遼寧高考2022年考生上山東政法學院的歷史最低分需要54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100名;
2、遼寧高考2021年考生上山東政法學院的歷史最低分需要57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892名;
3、遼寧高考2022年考生上山東政法學院的物理最低分需要49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9477名;
4、遼寧高考2021年考生上山東政法學院的物理最低分需要53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0556名;
5、遼寧高考2020年考生上山東政法學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53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0167名;
6、遼寧高考2020年考生上山東政法學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8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018名;
二、山東政法學院在遼寧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山東政法學院在遼寧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遼寧 | 歷史 | - | 本科 | 546 | 6100 | 省政府 |
2022 | 遼寧 | 物理 | - | 本科 | 490 | 49477 | 省政府 |
2、2021年山東政法學院在遼寧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遼寧 | 歷史 | - | 本科 | 571 | 5892 | 省政府 |
2021 | 遼寧 | 物理 | - | 本科 | 534 | 30556 | 省政府 |
3、2020年山東政法學院在遼寧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遼寧 | 理科 | - | 本科 | 531 | 30167 | 省政府 |
2020 | 遼寧 | 文科 | - | 本科 | 583 | 5018 | 省政府 |
本科錄取分可能是多少
每個學校的錄取專業上的分數線也是不同的,像是二本大學中的師范類大學和醫學類專業還有小語種專業上分數線則會高一些,大概會超過本科線30-50分才能夠被錄取,而二本大學中的藝術類專業分數要求則會相對低一些,普遍在300分-400分左右能被錄取。
二批三批合并后,三本線消失,由于院校增加,二本線分數下降,對于而往年通過二本線來判斷自身定位和院校定位的考生可能會受到一些影響。考生在報考時,可以參照錄取分數線與一本線的線差,也就是說以往是看錄取線比二本線高多少分二批三批合并后,可以看你的分數線低于一本線多少分來給自己定位和選擇高校。
軍校體檢標準
軍校招生體檢標準依據《應征公民體格檢查標準》,軍隊、武警部隊院校招收士兵學員、普通中學高中畢業生學員和從地方招收研究生學員,普通高等學校招收、選拔國防生,以及軍隊接收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的體格檢查,適用于本標準。
一、軍校體檢身高及體重標準:
身高:男性162cm以上,女性160cm以上,合格。
體重:符合下列條件,合格。(標準體重kg=身高cm-110)
男性:不超過標準體重的30%,不低于標準體重的15%。
女性:不超過標準體重的20%,不低于標準體重的15%。
二、軍校體檢視力要求:
任何一眼裸眼視力低于4.6,不合格。
任何一眼裸眼視力低于4.8,需進行矯正視力檢查,任何一眼矯正視力低于4.9或矯正度數超過600度,不合格。
色盲、色弱,不合格。
三、軍校體檢外科檢查:
注意:軍校體檢需裸身檢查。無紋身、紋眉、疤痕,皮膚病,畸形。另外還有驗血、測血壓、心電圖、耳鼻喉檢查、口腔、尿液、胸透、B超及其他詳細內容請參照《義務兵體檢標準》。
三、山東政法學院學校介紹
山東政法學院坐落在歷史文化名城濟南,1955年7月20日,山東省人民委員會頒布魯人丁(55)字第1618號通知,決定建立山東省政法干部學校。1959年2月24日,根據《中共山東省委關于成立山東政法學院的通知》〔魯發59字169號〕精神,山東政法學院正式成立,時任省委第一書記舒同題寫校名。1979年12月23日,中共山東省委下文《關于建立省司法廳和省政法干校的通知》〔魯發(1979)81號〕,決定恢復建立山東省政法干部學校。1983年10月3日,山東省教育廳教計字80號文件批復:同意將山東省政法干部學校改建為山東省司法管理干部學院。1987年10月,更名為山東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2005年2月,開始籌建山東政法學院。2007年3月16日和4月26日教育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分別發文同意正式設立山東政法學院。2011年獲得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資格;2015年通過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俊采星馳,薪火相傳,歷經60余載耕耘不輟,山東政法學院現已發展成為一所以本科教育為主體,兼及法律碩士、專科和留學生教育;以法學為特色和優勢,兼有經濟學、管理學、文學、工學等多學科的普通本科高校。 一、辦學定位 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錯位競爭、特色發展”發展思路,實施“特色山政、文化山政、法治山政、智慧山政、開放山政、和諧山政”發展戰略,建設特色鮮明全省一流在全國有重要影響的應用型政法類大學。 二、學科專業 學科專業定位:突出特色,做強法學學科,統籌法學外學科發展,構建“法學類專業群,經管類專業群和新聞傳播類專業群為兩翼,信息技術類專業群和外國語言類專業群為基礎”的法、分類建設、交叉融合、相互支撐、特色鮮明的“122”學科專業體系。 法。學校法學教育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法學專業學科優勢突出。學校法學學科是省屬高校中首個全部擁有法學學科“三重點”建設項目的學科——省級特色重點學科刑法學,省級重點學科經濟法學,省級重點實驗室證據鑒識實驗室,省級重點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民商事法律與民生研究中心。法學學科現有“十三五”省級科研創新平臺2個。學校是山東省法學會法律史學、立法學、刑法學會、經濟法學和網絡法學研究會會長單位。學報《政法論叢》是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CSSCI來源期刊。 融法特色。以法學學科為龍頭,輻射帶動學校其他學科發展,如經濟學類專業側重商法結合,政管類專業強化法政結合,新聞傳播類專業突出法治新聞方向,信息技術類專業突出電子證據方向,外國語言類專業突出法律英語方向,非法學專業均具有鮮明的融法特色。 學校現有21個本科專業:法學、知識產權、監獄學、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工程、財務管理、國際商務、審計學、行政管理、政治學與行政學、英語、商務英語、日語、新聞學、編輯出版學、網絡與新媒體、信息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網絡空間安全、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其中法學專業、監獄學專業是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法學、監獄學、知識產權專業群是省高水平應用型專業(群)、省應用型人才培養專業發展支持計劃項目、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新聞學專業是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法學、監獄學、國際經濟與貿易、行政管理是省級特色專業。 三、人才資源 學校實施人才強校戰略,遵循“博學篤行 剛健中正”的校訓精神、形成“實事求是”的校風和“學在前沿,大愛施教”的教風,教師隊伍建設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需要。 學校現有全國優秀教師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3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山東省十大中青年法學家”3人,省級優秀教師4人,省級教學名師5人,省級重點學科首席專家2人,全省法學研究領軍人物4人。省法官檢察官遴選和懲戒委員會委員2人,省委省政府法律專家庫成員6人,山東政法智庫專家1人,省人大常委會特聘立法專家2人。全省社科理論界“百人工程”高層次人才2人。省級教學團隊3個,省級青年創新科研團隊3個。專任教師中,有企業工作或實踐經歷的教師占比達到 32.3%。 四、人才培養 學校全日制在校生穩定在12000人左右。學校著力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畢業生學養好,素質高,基礎扎實,作風務實,用人單位滿意度評價高。本科畢業生總體就業率均保持在90%以上;法律碩士研究生就業率100%。法學專業本科生國家司法資格考試(法律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40%左右;研究生考試錄取率20%左右;國家公職單位考取率20%左右,學校每年有400名左右畢業生進入以政法系統為主的各級國家機關工作。自1955年建校以來共為社會培養16萬名各級各類優秀人才。 注重實踐教學。加強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搭建理論與實務互動平臺,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現建有校內教學實訓中心7個,法學教學實訓中心是山東省唯一的法學類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在山東省法院系統、檢察院系統、律師事務所、監獄系統、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等合作建立校外實踐實訓基地325處。創辦大法官講壇、大檢察官講壇、大律師講壇、企業家講壇等實務講壇20余個。 第二課堂助力學生全面發展。素質教育特色項目“靛青工程”被團中央評為全國學校共青團重點工作“打造高校學生第二成績單”創新試點項目。旨在通過學生第二課堂的素質拓展,幫助學生全面發展,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靛青工程”將素質拓展學分化項目化,年均活動項目500余個,年度參與25000余人次,供學生自由選擇,為個性發展和素質拓展提供路徑支持。 五、科學研究與社會服務 堅持學術立校,強化科學研究,積極服于地方法治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按照培養應用型人才定位,學校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融合度貢獻度不斷提升,成立“山東省八大發展戰略與法律保障研究中心”,組建 8大科研團隊,積極開展智庫研究和法律服務。聚焦社會治理創新,與山東省法學會聯合成立“山東省法學會民商事調解中心”,推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建有山東省人大常委會立法研究服務基地、山東省社會穩定研究中心、中日韓自貿區發展戰略與法律保障協同創新中心、山東社會治理與法治建設研究中心、司法鑒定中心、立法研究院、司法研究院、司法會計研究所、案例研究院、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法律研究協同創新中心、“一帶一路”國別與區域研究協同創新中心等20多個研究服務機構。山政法律援助工作站和司法鑒定中心分別被司法部評為“全國法律援助先進集體”和“全國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先進集體”。“十二五”以來獲得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立項近300項;國內核心期刊以上發表論文1000余篇;獲得省部級科研成果獎勵30余項,廳局級科研成果獎勵100余項。2016年以來,橫向課題的數量40多項。 六、山政文化 學校坐落在山東省省會泉城濟南,位于中央商務區,毗鄰奧體中心、省博物館、省圖書館、省美術館等標志性文化場所,山水清音,人杰地靈,人文環境得天獨厚。以****思想為指導,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堅定文化自信,堅持以*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五位一體”統籌規劃和建設,開展文化傳承創新和文化育人,促進滿足師生文化需求和增強師生精神力量相統一,提升學校文化軟實力。學校是“全國模范職工之家”、 山東省“依法治校示范學校”“文明校園”“平安校園”“德育工作優秀高校”。 大道之行,高山仰止。山東政法學院入選山東省首批應用型大學建設單位,目前學校正立足*,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聚焦立德樹人,深化綜合改革,推進內涵式發展,向建設特色鮮明全省一流在全國有重要影響的應用型政法類大學的目標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