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不卡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亚洲一本色道 AV,免费观看的AV在线播放

榜樣6講了什么 榜樣6主要內容介紹(10篇)

思而思學網 2024-01-21 02:14:35

榜樣6主要內容介紹篇1

去年6月,外軍公然違背與我方達成的共識,悍然越線挑釁。我軍邊防戰士與數倍于己的外軍展開殊死搏斗,最終造成我方4名官兵犧牲,1名團長重傷。日前,中央軍委授予祁發寶“衛國戍邊英雄團長”榮譽稱號,追授陳紅軍“衛國戍邊英雄”榮譽稱號,給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追記一等功。

在沖突中身負重傷的祁發寶多年扎根祖國的邊境線,他曾說:“我們為國盡忠,是為了給更多老人孩子一片平安樂土。盡忠到極致,那也是一種孝道。”

苦一點累一點我不怕,我希望能去到一支有戰斗力的部隊

1997年,祁發寶入伍參軍,他常說:“如果沒有當兵,我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如果沒有部隊,就沒有我今天的成績。”

帶著滿腔感恩之心和一股子敢打敢拼的韌勁兒,祁發寶在烏魯木齊陸軍學院學習期間嚴格自律、刻苦訓練,并最終以第一名的成績通過了南疆軍區軍事課目考試。

首長曾問祁發寶:“以后想到哪個部隊去服役?”

祁發寶回答道:“苦一點累一點我不怕,我希望能去到一支有戰斗力的部隊,有一名高水平的主官,能跟他學到真本事。”

當時年輕的祁發寶有著西北人的簡單直率,多年后提到當初的選擇,祁發寶依舊說:“即使在部隊,我也不會忘記,我是農民的兒子。或許沒什么大本事,可吃苦我是不怕的。”

就這樣,年輕的祁發寶進駐到西藏阿里地區。

站在沒有邊界線的國土上,我們就是祖國移動的界碑!

祁發寶駐守前哨營房,處于海拔超過5500米的高地,營房和帳篷是奢侈品,極度的高寒缺氧給了戰士們最大的磨練與考驗。

“冬天阿里封山,長時可達20多天,沒有物資補寄,我們挖野菜、吃凍肉,十多年就這樣過來了。”祁發寶說。

2005年7月,祁發寶帶隊騎馬巡邏,一邊是懸崖峭壁,一邊是波濤洶涌的象泉河,途經一段不足50厘米寬的陡峭馬道時,軍馬突失前蹄、摔下懸崖,瞬間被河水吞噬,祁發寶也被重重地摔在懸崖邊上昏了過去,醒來時發現后背被劃出6、7道口子,鮮血直流。

祁發寶說:“18年來,我先后上千次帶隊組織巡邏執勤,80多次參加邊境管控行動,23次帶領執勤分隊出色完成急難險重任務,40余次遭遇暴風雪和夏季雪融性泥石流,12次與死神擦肩而過,陪伴過我的軍馬有5匹受傷或犧牲。”

用忠誠回饋祖國,用生命丈量雪山。祁發寶說:“我們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斗志更高,只要我們在,祖國的邊關就無人可以撼動。”

“在我們的心中,站在沒有邊界線的國土上,我們就是祖國移動的界碑!”

必須把戰士當兄弟看,這樣才能越苦親情越濃,越苦感情越真,越苦戰斗力越強!

祖國邊防的崗哨營壘事關重大,戰士心頭的纖末毫厘同樣不能掉以輕心。祁發寶說:“這里沒有愛情,卻盛產友情;這里天寒地凍,卻讓人暖在心里。”

,祁發寶帶隊在某前哨執勤,每天徒步巡邏距離達30公里以上。為了能在哨所里用上熱水,讓戰士們在睡前洗個熱水腳,祁發寶想盡辦法改造取暖火爐,利用晚飯后到點名前的時間給大家燒洗腳水,又利用熄燈后的時間燒第二天喝的開水。連續5個多月,每晚忙到凌晨兩三點,燒了6000多暖瓶的開水。

祁發寶說:“現在80后、90后的青年官兵大都是獨生子女,沒有經過艱苦生活和艱巨任務的考驗,要想讓他們在雪域高原安下心、扎下根、戍好邊、守好防,就必須把戰士當兄弟看,把營連當家建,帶著大家一起苦一起干,這樣才能越苦親情越濃,越苦感情越真,越苦戰斗力越強!”

“18年里,和我一起出生入死的戰友中有16人曾掉入冰河和雪坑遇險,2人殉職長眠雪山。”失去戰友的痛苦讓祁發寶黯然神傷,可更讓他欣慰的是盡管環境艱險至此,但每年老兵復員時,戰士仍們紛紛申請留隊;每年新兵下連,也紛紛爭取上前哨守防。

假如我能活到60歲……

2009年7月,祁發寶的父親突發重病,而他卻遠在千里之外帶隊參加比武競賽,沒來得及看父親最后一眼。老人去世后,這成為祁發寶一生的遺憾,但他說:“我們駐守邊防,是為了守護更多的家庭圓滿喜樂,我們為國盡忠,是為了給更多老人孩子一片平安樂土。盡忠到極致,那也是一種孝道。”

由于任務需要,祁發寶曾8個多月沒給家人打過一個電話,直到任務結束才向家人報平安。電話那頭的妻子泣不成聲地說:“你還活著呀?我還以為你不要我和孩子了呢!”

祁發寶曾說:“假如我能活到60歲,那么前20年我獻給了學校,我在那里學習與成長;中間20年我獻給了祖國,哪里需要我,哪里就是我必須堅守的陣地;未來20年,我要獻給家庭,盡最大努力去補償妻兒為我受過的委屈、流過的眼淚。”

致敬!

榜樣6主要內容介紹篇2

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國,我用生命捍衛守候,哪怕風似刀來山如鐵,祖國山河一寸不能丟。”一首高原邊防官兵喜愛的軍旅歌曲,道出了中國軍人熱愛祖國、扎根邊防的心聲。“好男兒,當兵去”成為當代中國青年的時尚選擇。“

1997年,高中畢業的祁發寶報名參軍,帶著新兵營“軍事課目考試第一名”的成績向組織申請:到高原去、到斗爭一線去。2009年,陳紅軍從地方大學畢業,本已通過公安特警招錄考試,可聽說要征兵就臨時“變卦”了,最終走進火熱軍營。2020年后,年輕的肖思遠、王焯冉、陳祥榕也相繼走上邊關。”在軍隊這個大熔爐里,在祖國遼闊的版圖上,無數年輕戰士像挺立的小白楊茁壯成長,日夜守護著祖國的邊防前線,用熱血書寫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用青春扛起軍人的責任擔當。

在這場對敵侵略的戰斗中,陳紅軍、陳祥榕、肖思遠壯烈犧牲,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為救助戰友英勇犧牲,他們以生命赴使命,踐行了“寧將鮮血流盡,不失國土一寸”的錚錚誓言,彰顯了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榜樣6主要內容介紹篇3

學習了張桂梅同志的先進事跡,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她是一個平凡的女人,膝下無子,但被評為“全國百名優秀母親”、“中國好人”,被幾百個孩子親切的稱呼為“媽媽”;她疾病纏身,但她誓死與病魔抗爭,堅持把畢業班的學生送進考場;她放棄優越環境,選擇了艱苦,因為她覺得“艱苦的地方更需要我。”她為創辦一所免費女子高中,四處奔走,忍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辛酸……

究竟是什么樣的一種精神力量在支撐張桂梅同志為貧困山區的孩子們撐起了一片藍天,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我想是因為她心中始終牢記“我是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正因為如此,張桂梅同志對黨無限忠誠和熱愛,她牢記初心使命,心甘情愿為民奉獻一輩子。也正因為如此,她毅然決然選擇了貧困山區教育事業,用她飽含深情的偉大的“愛”去幫助貧困山區女孩實現人生的夢想!張桂梅同志踐行初心使命,以責任擔當實現了人生的超越。正如張桂梅同志所說:“如果說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說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說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

我想,作為一名基層教育工作者的張桂梅同志,她始終把教書育人、立德樹人作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奮斗目標。她心系困難群眾,投身教育扶貧,克服一切困難的精神,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是我們人民教師的驕傲;她信念堅定、對黨忠誠、在黨愛黨、在黨為黨,是我們基層共產黨員的驕傲。

的確,我們要走群眾路線,就必須情系群眾、一心為民;我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就要全心全意為人民。落地落實、做事做實。張桂梅同志,始終沖在最前線,敢與時間賽跑,敢和病魔抗爭,竭盡全力幫助一批又一批貧困山區的孩子走出大山,托舉起他們的希望和夢想。

作為的人民教師,我們也一樣扎根山區農村,面對的一樣是貧困的孩子,他們也一樣想改變自己的命運,但唯一的出路就是學知識、學科學,我們一定要接過老教師們艱苦奮斗優良傳統,用心來工作,用心來教書。記住,這里—更需要我們!

榜樣6主要內容介紹篇4

學習了張桂梅同志的先進事跡之后,我為她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深深扎根于邊疆民族貧困地區,全身心地投入到教書育人的崇高事業中而欽佩,我為她身患多種疾病卻常常超負荷地工作,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終堅持在三尺講臺上而敬佩。

張桂梅和許多人一樣,對未來充滿憧憬和希望,但是幸運卻沒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卻于她如影隨行:花季年華喪失母親,青春年華痛失丈夫,兩次腫瘤手術,癌細胞轉移的肝臟。磨難沒有使她消沉,病魔沒有使她倒下。她緊緊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講臺上認真教學,在課外認真輔導學生。幾次暈倒在講臺上,領導要她住院治療,她放不下學生,總是還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學校上課。就是這樣柔弱的身軀,她還依然出任孤兒院院長。

是什么力量支撐她如此做呢?用她的話說就是“如果說我有追求,那是我的事業;如果說我有期盼,那是我的學生;如果說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拜讀了張桂梅同志的先進事跡和用生命點滴的人生故事,我深切的領會到一個智者和仁者所顯現出來的精神魅力。張桂梅不是制造出來的英雄,她是那樣樸實,那樣真實,也許她在悄悄的改寫著英雄的概念,這些英雄就生長在普通的生活中。

作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我們應該像張桂梅同志那樣為學、為人、為師,在建設和諧社會的今天,我們的教育事業需要更多像她那樣的教師。我們學習張桂梅,就是要學習她處處以共產黨員的先進標準要求自己,為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精神;學習她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為教書育人恪盡職守、嘔心瀝血的精神;學習她崇高師德、治學嚴謹,為追求學術鍥而不舍、求真務實的精神;學習她珍愛生命、堅忍不拔,為戰勝病魔而不屈不撓、積極樂觀的精神。

榜樣6主要內容介紹篇5

艱苦嚴寒的邊境,他們用鮮血和汗水捍衛祖國山河,腳下的青山和大地見證了他們的勇敢與忠誠。守土有責、寸土不讓……他們把青春誓言刻在石頭上,立于喀喇昆侖之巔!

“祁發寶戍邊20多年,10多次與死神擦肩,但他說,‘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我的選擇,但我無怨無悔!’”2月20日,“衛國戍邊英雄團長”祁發寶的兒時伙伴崔德榮動情地告訴記者。

當兵是他的夢想

2021年2月20日,天祝縣哈溪鎮河沿村,和煦的暖陽灑向村子,穿過一條有“油菜花海”字牌的古哈(古浪至哈溪)公路,車子在一個叫“馬蓮槽”的路牌旁停下,沿水泥路上坡不遠處,“河沿村馬蓮槽組51號”,就是祁發寶的老家。

老家現在只有二哥祁發貴一家四口居住。20日上午,河沿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呂光祥與祁發貴趕到蘭州,搭乘當晚蘭州飛往烏魯木齊的航班,去看望祁發寶。

“小叔,過年好!”“你們過年好,吃飯了嗎?”……當日下午,祁發貴的兒子祁卿儒與遠在新疆的小叔祁發寶用微信視頻拜年,互致問候。

雖然只聊了2分鐘,但一旁祁發貴的妻子崔小梅看得出來,三弟祁發寶的精神狀態相當不錯!

掛斷電話后,崔小梅長舒了一口氣。“去年大半年我們沒有一點他的音訊,后來知道他受傷了,一家人都急壞了。”

今年54歲的崔小梅是祁發寶的二嫂,嫁進門時祁發寶才15歲,大哥當兵,家里就公公、婆婆、祁發寶和他們兩口子。

祁卿儒是祁發貴與崔小梅的二兒子,現在是甘肅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的大四學生,他的哥哥也在新疆工作。

“他愛打籃球、愛玩槍,從小就想當兵,小時候經常拿著一個用木頭做的玩具槍玩,有時候睡覺都拿在手里。”崔小梅說著從茶幾上的幾張照片中挑出一張,滿臉稚氣的祁發寶手里拿著一把玩具槍,筆直地站在門口,像極了站崗的哨兵。還有一張背面有“92年在哈溪”字樣的祁發寶蹲馬步的照片,讓崔小梅忍不住笑出了聲,“他小時候就愛做這樣的動作。”

“三喜,過年好啊!”“喜成,你過年好!”2月19日晚9時,祁發寶與“發小”任生鵬通過微信語音電話相互拜年。

“祁發寶弟兄三個,他排行老三,小名叫三喜,我的小名叫喜成。不管他回家探親待多長時間,我是他非見不可的人。”現任天祝二中體育教研組組長的任生鵬說。

任生朋與祁發寶都是哈溪鎮河沿村馬蓮槽組人,從小到大一起長大,小學、初中、高中都是同班同學,關系甚好。兩家相距300米,孩童時經常互相串門,祁發寶家那間自己住的土房子,是兩人從小到大說私密話的地方。

“祁發寶的父親是老民兵,也是村里的老支書,大哥是軍人,或許是受父親和大哥的影響,他從小就想當兵。小時候在路邊碰見穿軍裝或警察制服的人,他都要走上前敬個禮,再圍著人家仔細打量一番。他的房子里墻上貼的都是軍事畫報。”任生鵬說。

孫有喜是祁發寶在哈溪鎮龍灘初級中學讀書時的班主任,在眾多學生中,祁發寶是孫有喜最得意的弟子之一。他說:“祁發寶初中三年都擔任班長,他穿著很樸素,經常穿哥哥脫下的舊軍裝,當兵是他最大的夢想。”

1997年高中畢業后,祁發寶報名入伍,成為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

從小就有愛心

“祁發寶這孩子從小就有愛心,學習踏實認真,勤奮刻苦,關心同學。哈溪河西面是龍灘初中,河東面是河沿小學。春天轉暖冰雪融化后哈溪河水暴漲,從西面到東面的小學生過不了河,從東面到西面的龍灘初中女生和年齡小的學生也過不了河。早上上學時,祁發寶就一個一個把學生背過去,下午放學后再一個一個背過來。大大小小一二十個孩子,從冰涼的河水中一個個背過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孫有喜說。

天祝縣交通運輸局高級工程師崔德榮也是河沿村馬蓮槽組人,與祁發寶同歲,兩人是小學、初中同班同學,初中畢業后他考入天祝一中。

他回憶,哈溪小學附近有個小樹林,四年級一次上學時,祁發寶見一位50多歲的孤寡老人住在樹林里,他就把自己帶的干糧給老人吃,可老人不吃也不說話。起初,祁發寶以為給得少了,于是又把崔德榮、任生鵬帶的干糧也要來送給老人。持續送了一個星期后,老人不見了。

孫有喜說,冬天教室里生爐子,祁發寶是第一個從家里背柴火到校的學生,等其他同學入校時,他已經把火爐子里的火弄旺了,教室也暖和了。學校女老師和年齡比較大的老師提水不方便,祁發寶早晨到校后書包一放,就到離學校200米的哈溪河里幫老師提水。

“上小學那會兒,從學校到家的路是土石路,坑坑洼洼,天氣晴好時都不好走,雨天就更難走了,祁發寶就喊我們幾個利用周末休息時間用鏟子平整路面。秋收時節,山坡種莊稼的地到村口的土路因大雨沖刷不好走,他與父親以及哥哥把路鏟平,這樣,架子車就好走多了,我都跟著他們鏟過好幾回。”任生鵬說。

“他挺有號召力的,我們年齡相仿的幾個都跟著他轉,他說干啥我們就干啥。初中畢業時他啥農活都會干,父親經常責怪我,‘你看人家祁發寶啥活都會干,你咋就不會呢?’更讓人佩服的是,干完農活,第二天上學祁發寶的頭發和衣服仍然干干凈凈。”崔德榮說,“即便是小時候,他對自己的要求就很嚴格。”

“有一次在視頻上看到他巡邏時嘴唇裂開了個大口子,那么艱苦的環境下數十年如一日地堅持,真的很心疼。他參軍入伍后我們為數不多的幾次見面,他談得最多的是理想、生活和人生規劃,有一次他說戍邊20多年,10多次與死神擦肩,但他說,‘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我的選擇,但我無怨無悔!’”

唯一一個學生黨員

在孫有喜看來,祁發寶自理能力強,學習主動,作業認真且完成質量高。他不光學習好,體育也很棒,中長跑、單杠、籃球、跳高等樣樣拿手,學校舉辦的田徑運動會,每個人限報的三項他都拿冠軍。

“初中畢業后,祁發寶并沒有選擇教學質量更好的天祝一中住校念書,而是到離家五公里的哈溪中學走讀上高中,主要是為了減輕家里的經濟負擔。1997年,祁發寶讀高三時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該校建校以來唯一一名學生黨員。他能有今天的成績,離不開自己的努力、家庭的熏陶、學校的教育、軍隊的培養,我為能有這樣的學生感到驕傲和自豪!”孫有喜說。

“我們兩個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一直同班,他都是班長,學習成績好,組織能力、管理能力強。在我看來,他取得的所有成績和榮譽都是苦干出來的!”任生鵬說。

二嫂崔小梅說,2009年父親病重去世時,三弟仍在千里之外帶隊工作,沒來得及看父親最后一眼,這是他一生的遺憾。三弟為國家做了多大貢獻,坦言“不識字”的崔小梅不大明白,“我只是從家人和村里人那里聽說‘三弟現在是英雄’,家里有這樣的英雄,我當然高興,也希望他能早日好起來,繼續為國家多做好事。”

侄子祁卿儒說,得知小叔的英雄事跡后感到無比自豪,小叔為人民戍邊,為祖國守防,鐵骨錚錚,赤膽忠心,是他一生追隨的榜樣。

榜樣6主要內容介紹篇6

張桂梅同志扎根貧困地區40多年,立志用教育扶貧斬斷貧困代際傳遞,讓1600余名貧困山區女學生圓夢大學,托舉起當地群眾脫貧攻堅的信心與希望,在教書育人崗位上為貧困地區教育事業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張桂梅同志是“四有”好老師要求的榜樣,是教育脫貧攻堅中涌現出的先進教師典型;是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珍視教師職業榮譽和肩負的職責使命的先進典型代表。我們要學習張桂梅同志堅守初心、對黨忠誠的崇高品格,學習她愛崗敬業、愛生如子的高尚師德,學習她執著奮斗、無私奉獻的至誠情懷。要大力弘揚她矢志不渝跟黨走、癡心執著為教育、無私無我育新人的崇高品格。

學校要以黨建引領,精心部署、認真組織開展向張桂梅同志學習的活動,要將學習活動和教育教學緊密結合,與身邊愛崗敬業的先進典型、全國優秀模范教師代表、教師節表彰的先進教師代表相結合,通過組織專題學習、集中研討、座談交流等方式。把優秀教師先進事跡學習活動同加強學校思想政治建設、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結合起來。引導和教育師生厚植家國情懷;引導學生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讓自己政治過硬、品德高尚、業務精湛、教育有方。自覺做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自覺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和堅定的職業信念,將立德樹人、教書育人作為自己的神圣職責和使命,始終保持熱愛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堅守,將滿腔熱忱獻給黨和人民教育事業,爭做“四有”好老師。

榜樣6主要內容介紹篇7

“希望我們連隊的黨員干部要以魏德友同志為榜樣,學習他愛崗敬業、履職盡責、迎難而上的擔當精神,立足崗位,扎扎實實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7月25日,第十四師二二四團團八連黨支部書記沈和志在該連黨員大會上說道。

會上,該連黨支部書記、指導員要求全體黨員要以魏德友同志為榜樣,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學習魏德友同志堅定信念、對育黨忠誠,遵守紀律、服從安排的政治品格,淡泊名利、吃苦耐勞、不計得失、甘于吃虧的奉獻精神,忠于職守、堅韌執著、腳踏實地、認真較真的崇高境界,熱愛家鄉、保衛祖國、勇于犧牲、寸土不讓的國防國土意識,爭做合格共產黨員。

聽完魏德友的事跡后,該連職工黨員賈紅星激動地說:“魏德友同志是我們的榜樣,作為一線職工黨員,應立足本職工作,愛崗敬業的工作作風,更應該在職工中起模范帶頭作用。”

“作為年輕一代,我們應該做像魏德友同志那樣理想信念堅定、富有責任擔當、堅持艱苦創業、矢志戍邊的兵團人,為推進團場事業、維護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貢獻力量,該連副指導員說。”

同時該連黨支部還通過廣播、黑板報、標語及職工大會等形式大力宣傳先進事跡和優秀品質,在全連掀起學習熱潮,用魏德友同志的先進事跡和優秀品質教育人、感染人、激勵人,引導廣大干部職工群眾立足崗位、開拓進取、勇于擔當、勤奮工作,營造了“人人學典型”的良好氛圍。

榜樣6主要內容介紹篇8

她常說:街道的工作是“骨頭頂著皮”,來不得半點虛假、半點拖沓!作為一名街道干部,唯有真抓實干,才能贏得老百姓的信任!話是這么說,她也是這樣帶頭做的。她把學習教育融入基層治理,服務群眾中心工作中,大力推動街道科室優化重組,成立10個“功能型”服務辦公室,與1個社區捆綁,負責1個一級網格。

在她帶領下,所有街道社區黨員干部全部身穿“黃馬甲”、佩戴黨員標識,每天巡查網格,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連續7年常態化開展“進萬家門、訪萬家情,送萬家暖、連萬家心”的“四萬走訪”活動,今年結合大走訪大落實,走遍轄區所有駐街單位和居民家庭,建立“一戶一檔”,動態掌握需求,跟蹤提供服務,差別化幫助解決為老為小、助殘助困、招工就業等方面7300多個難題。堅持打開大門,把每一名黨員干部的姓名、照片、聯系方式、服務承諾等,統一制作成公示牌,在所在網格內的駐街單位、小區樓棟上墻,接受監督。選聘退休黨員居民志愿者組建“盯得緊”督導考核隊,每天到網格逐個“找茬”,每周參加社區工作周小結會議,經常性列席街道工委會議,提出問題,督促整改。評選表彰網格“最美十大員”、仙林“最美的人”、網格“特別貢獻單位”,已獎勵3750名黨員群眾、310個駐街單位。現在,每年的1月3號和7月1號,街道都召開上千人規模的黨員群眾大會,街道報告工作、作出承諾,黨員群眾自編自演紅色節目,現場洋溢著“其樂融融一家親”的氛圍。

榜樣6主要內容介紹篇9

去年6月,面對印軍的越線挑釁,我軍團長祁發寶本著談判解決的誠意,僅帶幾名官兵前出交涉,卻遭了對方蓄謀已久的暴力攻擊。

祁發寶臨危不亂,組織官兵與數倍于己的敵人展開殊死搏斗,最終增援隊伍趕到,將來犯者徹底擊潰,

祁發寶所在團不這條成文的“規定”,是新時期中國軍隊“官兵一致、生死與共”的生動寫照。“邊防斗爭中,各級指揮員與官兵同住地窩子、同爬執勤點、同吃大鍋菜、同站深夜哨、同背給養物資,平時鉚在一線、戰時帶頭沖鋒,凝聚起以命相托的生死情誼和團結戰斗的強大力量。”

一個英雄的集體,必然是團結的集體。在驚心動魄的邊防戰斗中,“團長頂在最前面阻擋外軍,營長救團長、戰士救營長、班長救戰士。”一名指揮員動情地說。正是因為我軍官兵上下同欲、生死相依,凝聚起強大的戰斗力量,最終贏得以少勝多的重大勝利。

英雄勇敢無畏,只因責任在肩。一線官兵常說,我們身后就是祖國,當國家受到侵犯時,唯一的選擇就是沖鋒向前。正是這些戰斗英雄的光輝形象,弘揚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他們是年輕的一代人的代表和典范。他們正是的正能量。

英雄已走,精神永存!邊防官兵用無限忠誠,用青春和熱血,抒發火熱的衛國戍邊情懷,托舉神圣的衛國戍邊使命!或許這就是他們的初心。向英雄學習,在英雄守護的和平中,我們更要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出相應的貢獻。

榜樣6主要內容介紹篇10

7月22日上午,水管處機關黨支部召開“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集中學習了兵團優秀共產黨員魏德友同志先進事跡和老軍墾精神。生動的詮釋了兵團人“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創業、開拓進取”的執著堅定,是模范踐行新疆精神、兵團精神、老兵精神、龍珍精神、愛崗敬業、忠實履行兵團維穩戍邊職責使命的典型。

學習完后,水管處黨委積極組織黨員干部召開座談會,會上處領導就如何“強化黨的意識”帶頭發言,要求全體黨員要認真學習黨章、自覺遵守黨章,像魏德友一樣以做好實際工作的行動維護黨章。處機關其他黨員也逐一做了書面交流發言,暢談心得體會,表示要像魏德友那樣理想信念堅定,富有責任擔當、堅持艱苦創業、矢志維穩戍邊的兵團人。

(一).榜樣6講了哪些人物事跡 榜樣6完整內容介紹

(二).cctv1榜樣6人物事跡心得體會(通用四篇)

(三).黨員觀看cctv1榜樣6心得體會范文(六篇)

(四).cctv1在線直播榜樣6觀后感(精選五篇)

(五).入黨積極分子觀看榜樣6心得體會最新(七篇)

(六).入黨積極分子榜樣6觀后感范文(四篇)

(七).入黨積極分子榜樣6心得體會最新(三篇)

(八).教師觀看《榜樣6》心得體會范文大全(七篇)

(九).教師觀看《榜樣6》觀后感與感悟(四篇)

(十).教師黨員觀看《榜樣6》心得體會(精選五篇)

會上,黨員干部積極踴躍發言,紛紛表示今后要以魏德友同志為榜樣,更加深入學習實踐,以黨章、黨規為準則,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嚴守政治紀律,立足本職扎實開展工作,推動水利事業實現新發展、取得新突破。會后,全體黨員干部積極撰寫心得體會。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