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熱血電影:《翻滾吧!阿信》
電影《翻滾吧!阿信》由臺灣導演林育賢執導的一部追求夢想的勵志熱血電影,彭于晏、柯宇綸、林辰唏、陳漢典等主演。
電影主要內容:
生長在宜蘭小鎮的阿信,家中經營水果行,他是母親寵愛的長子、弟弟崇拜的偶像,年紀小小的他加入學校體操隊,為達國手志愿,再艱辛的練習都不以為苦,直到青春叛逆的荷爾蒙茫然了他的志向,阿信放棄從小喜歡的體操,和死黨菜脯混起幫派,街頭打群架時,他倒也能將體操身手學以致用,每每在亂斗中出奇制勝。
兩人無意間招惹到黑道老大之子,染上毒癮的菜脯鑄下大錯,雙雙逃亡到臺北,孰知翻身不成,反而痛失摯友,孑然一身的阿信,只剩幼時謹記心底的那句話:“想哭的時候只要倒立,眼淚就不會流出來。”他回到家鄉,重拾對體操率真的熱情與信念,他向自己立下戰書,誓言再奮力一搏
“和我約會吧!我是阿信。”當阿信站在樓下,喊出這句話的時候,摩托車上響起王杰的歌聲:“那只是一場游戲一場夢……”所有人都在這一刻喜歡上了阿信……
林育賢的《翻滾吧,阿信》根據真實故事改編,之前已經有紀錄片的版本,所以他在體現臺灣文藝風格的時候要更加接近生活和真實。但是從電影本身來看,它仍然進行了很大的戲劇化,對人物的遭遇有夸張化的表現,尤其是在展現配角人物性格時,明顯有演繹傾向。但是這些并不影響電影本身的精彩,作為勵志片,需要的也許就是這種傳奇性。
觀影感受:
“和我約會吧!我是阿信。”當阿信站在樓下,喊出這句話的時候,摩托車上響起王杰的歌聲:“那只是一場游戲一場夢……”所有人都在這一刻喜歡上了阿信,一個多么可愛俊朗的小伙子呀。但是故事的情節急轉直下,電影的風格也從青春勵志變為古惑仔式的血腥。阿信和朋友菜脯傷了黑道大哥的兒子,他們逃亡到臺北,做了別人的馬仔,干起了打手的行當。
如果不是菜脯自殺式的赴死,他們的生活還不知走向何方,也許阿信會像《教父》中的艾爾·帕西諾一樣當上老大。但事實并不是這樣,觀眾也不相信他們會這樣,因為阿信心中有夢想,不管他多么暴戾狠毒,還是割舍不掉對體操的那份情懷。所以,他回來了,重新披掛上陣。
菜脯是這個故事中最悲劇的人物。我們從他留給阿信的信中得知,他的童年并不快樂,他是在父親的打罵中長大的,所以他過早的成熟,并不可避免的成為街頭的混混。但他也只能成為一般般的混混,他的打架能力一般,毅力一般,見識也一般。所以,他很容易被毒品迷惑,也很容易向敵人臣服。而當初,正是菜脯將阿信帶上了這條路,阿信的強勢助長了菜脯的尊嚴,現在,阿信要想回到故鄉,回到過去,菜脯只能死。
電影通過菜脯這個人物,宣揚了情義的高貴和美好,而對男人來說,朋友是青春必不可少的元素。當阿信離開體操隊后,也正是有了菜脯這樣的哥們兒,他才能很快走出陰霾,去盡情享受生活的多彩,盡情釋放青春的能量。這份經歷對他之后重新回到體操生涯中是有幫助的,讓他變得成熟。
電影用三段論的形式結構了這個青春勵志故事,并通過配角人物將友情、愛情和親情灌注其中。友情是電影要顯著表達的,是張揚的,生機勃勃的,也是殘酷的,中間菜脯受毒癮迷惑,曾出賣過阿信,但最后自己只身赴死,也同樣是為了阿信能夠回到故鄉完成夢想。這種友情的偉大就在于他的犧牲,在于繁華過后的毀滅。悲劇的力量常常會讓人銘記很多東西,友情就是這樣的。
電影對親情的著墨不多,但卻是故事的轉折點。當初,媽媽考慮到阿信的腿傷,執意讓他放棄體操,回家賣水果。這促使阿信遇到菜脯,過上了一段快意恩仇、刺激歡樂的江湖生活,也差點讓他們走上不歸路。后來,又是阿媽的一雙鞋讓阿信明白了母親的苦衷,懂得了媽媽對自己的愛。這給予了他奮斗的力量,并讓他最終實現了夢想。電影前后兩次展示一家三口吃飯的情景,一次是阿信小時候奪得金牌時,一次是阿信即將要去比賽的時候,兩者呼應,也暗示了阿信必將取得成功。
愛情在電影里是清淡的,這與臺灣電影一貫小清新的風格是一致的。愛情在阿信心中是圣潔的信仰,或者說是他靈魂棲息的港灣。在他不能去實現體操夢想,并且生命漂浮的時候,他唯有將活著的信念寄托在這個不認識的但是聲音甜美的女孩身上。因為,這位女孩真正關心他的生活。電影直到最后才讓阿信和女孩擦肩而過,他們的未來在哪里,沒有人知道。也許,沒有結果的感情才是最讓人回味的。
為了襯托勵志主題,展現阿信體操夢的偉大,影片還展現了其他人物身上的夢想,并且這些夢想也都與體育有關。
一是黑社會大哥黑松,他正義寬容,放過了前來認罪的阿信,讓我們對他徒增好感,這樣的黑幫大哥還真是少見。但最后我們明白了,他年輕時也是體操小子,和阿信的教練是隊友,而且是隊中最好的。他怎么從一個運動員變成黑社會大哥,我們不知道,但是我們從阿信身上看到了黑松的影子。如果菜脯不死,阿信不回到故鄉,也許有一天,他也會成為和黑松一樣的老大。這就是命運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的交織。
另一個人就是在電信公司上班的代號為599的女孩,她怎么會對阿信這個壞小子產生好感,還把他打架的勝負場次記錄在墻上,開始我很糊涂,但最后也明白了。原來她曾是游泳運動員,也得過金牌,后來因為意外事故受傷,坐在了輪椅上,不得不放棄夢想,在電信公司做一名接線員。所以,他一直鼓勵阿信:“你不只是為了自己奮斗,也是為了那些曾經有夢想的人奮斗。”而她的辭職也是因為阿信的一句話“你這樣的生活就有意思嗎?”。她辭職之后會去干什么,影片沒有交代,但是我們從她墻上畫的漫畫可以想象到:一個坐在輪椅上的人,畫畫和寫作也許就是最好的工作。
還有一個人是阿信的隊友小樹,小樹本來是教練眼中的尖子,卻在一次訓練中扭傷了腳,阿信作為替補頂替他上場,沒想到還拿了金牌。這件事對小樹打擊很大,也使他對阿信一直抱有成見。后來,他們都離開了體操隊,小樹幫助爸爸擺面攤。一次,作為混混的阿信替小樹出頭,改變了小樹對阿信的看法,當恢復比賽后,他主動邀請阿信一起回體操隊。雖然阿信沒有答應,心中卻起了波瀾。最后的比賽,小樹雖然沒有戰勝阿信,但是他戰勝了自己。
人人都有夢想,阿信的夢只是一個代表,他對夢想的執著,也意味其他人對夢想的執著。我們會從阿信身上看到自己青春的影子,當這個影子越來越清晰的時候,就是我們開始行動的時候。
影片在情節設置上往往是先告訴結果,然后再在之后的敘事中進行解釋,達到一種“原來如此”的效果。阿信為什么喜歡體操,因為小時候爸爸曾告訴他,一個人想要哭的時候就倒立起來,這樣眼淚就不會留下來。而正是阿信在體操館的倒立,讓教練發現了他,也讓他從此和體操結緣。
在看《翻滾吧,阿信》之前不久,我剛剛看了張暖忻的《沙鷗》,同樣也是體育勵志片,同樣的讓人精神震撼,《沙鷗》主要體現了人物命運的悲劇和愛國主義精神的崇高,而《翻滾吧,阿信》更注重人文關懷,強調自身夢想和價值的實現。所以,在電影中沒有真正的壞人,導演力求將“夢想”的感染力徹底的釋放出來,這個“夢”不僅僅是指事業的成功,還包括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本來是阿信對頭的黑松的兒子,最后浪子回頭,反而成了阿信的朋友,便是這種理想的體現。
讓我們且不論電影中的這種“好萊塢”式的圓滿是否合理,但是觀眾在觀影過程中,精神的確得到了振奮,情緒的冷漠得到了融化,放置很久的夢想也重新涌向了回憶的閘門。所以,一定程度上說,《翻滾吧,阿信》也算是主旋律電影,它給了人力量,給了人純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