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片歷史悠久,從梅里愛時期的《月球旅行記》開始,人們就開始了在銀幕上的“科幻”征途,而直到《2015》這種征途仍舊“在路上”。科幻片之所以迷人,是因為它能用外星人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人類的孤獨感,并能極好地填補現實與理想或幻想之間的鴻溝。科幻片表達的不僅僅是我們對未來的暢想和展望,在更多的意義上,它是我們認識科技、反思社會并提出警告的工具。下面跟小編一起看看美國科幻電影排行榜前十名吧。
一、《銀翼殺手》 1982 導演:雷德利·斯科特
作為各種科幻片榜單的“常年霸主”,《銀翼殺手》的第一名來之不虛。整部電影的概念遠遠超出了它所處的時代,場景、布景和斯科特的拍攝與剪輯又是那么老練而獨到,致使很多場面都“燒錄”到影迷的腦海中無法抹去。影片的美工設計極為出色,那些弱光下的攝影和未來光怪陸離的場景都成為了經典。影片表面上講述了人類和復制人的關系,而從哲學上來說,導演探討的是一個人應該如何去“認識自我”和“尋找身份”的古老命題。
二、《星球大戰2:帝國反擊戰》 1980 導演:厄文·克什納
這是星戰系列的第五部電影,也是正序的第二集星戰。僅僅從劇情上來說,這一集的故事最為復雜和豐滿,是整個星戰系列中最為成功的一部。出人意料的是,這部電影的導演并不是一手開創了星戰系列的喬治盧卡斯,而是他在南加州大學念書的老師厄文·克什納。當時盧卡斯忙于公司的事物分身乏術,才找來了恩師代班。沒想到多年之后,別人手中的“山寨”星戰竟然成為了民意中最好的星戰電影。
三、《2001太空漫游》 1968 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
《2001太空漫游》是庫布里克公認的巔峰之作,也是影史上最難以理解、最發人深省的作品之一。褒獎者認為影片充滿了哲思與反省,對人類的起源、歷史和未來做了極為深刻的思考;而批判者則認為這部影片大走形式主義路線,是一部徒有其表的形而上的電影。除掉這些文本和意義上的討論,單從影片本身藝術性來考量,你會發現這是一件堪稱完美的藝術品。片中大量古典樂的運用,更是增強了這種手工藝品的完美性和統一性。
四、《異形》 1979 導演:雷德利·斯科特
雷德利·斯科特在這部電影對未來世界做了大量大膽的、極富創作力而又真實的幻想。他創造出了一種極為恐怖的怪物,并成功地將科幻和恐怖結合在一起開創出了“科幻恐怖片”這個亞種。《異形》的完美在于它能從多個維度上進行欣賞。作為科幻片,它是一流的;作為恐怖片,它能讓你嚇個半死;而作為動作片,它又極為精彩。
五、《星球大戰》 1977 導演:喬治·盧卡斯
1977年的這部《星球大戰》開創了一個偉大的電影系列,并一度成為了美國流行文化的標志和傳奇。在當年,這部電影改變了電影的制作方式,改變了觀賞電影的審美方式。影片中的工業化和機械化的美術風格徹底改變了該類科幻片的美學預設。從此之后,任何太空飛船的外形都從《星球大戰》中有所借鑒。用斯皮爾伯格的話來說,這部電影不僅改變了觀眾如何看電影,而且還改變了如何拍電影。
六、《ET外星人》 1982 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斯皮爾伯格在影片中創造了一個獨一無二的外星人形象,而且這個相貌奇特的外星人還喜歡喝可樂,吃巧克力豆,并且和地球上的孩子們建立了純真的友誼。很難得在“外星人入侵”的情節中看到這么富有人情味并且令人忍俊不禁的片子。這可能是斯皮爾伯格拍攝過的最有人情味的電影,也有可能是歷史上最有童趣、最美好的科幻片。此外,它更是一部童話和家庭片,影片帶著幽默、拋棄了說教和指責成為了跨越時代的經典。
七、《2015》 2015 導演:羅蘭·艾默里奇
《2015》是災難片大師羅蘭·艾默里奇的又一力作。這位德國導演對未來科幻、災難傳奇題材的興趣與執著,最終成就了他在這一領域的王者地位。《獨立日》獲得了1997年奧斯卡最佳視覺特效獎,《后天》創造了5.4億的票房紀錄,這次羅蘭的新作《2015》則達到了創紀錄的7.34億美元。
八、《黑客帝國》 1999 導演:沃卓斯基兄弟
跨在新千年門檻前的這部《黑客帝國》給新世紀的科幻片定下了一個幾乎無法超越的標桿:無論是從視覺效果還是從故事設定,抑或是從科技的那種炫酷感上來說,幾乎沒有沒有新的科幻片能和《黑客帝國》相提并論。而且,《黑客帝國》中所顯露出來的那種對人與機器的關系以及生命形式和狀態的重新思考也極為深刻。上映之后,影片積攢了大批的粉絲,這些人不遺余力地研究這部Geek電影中的Geek文化,把自己打造成了一個Geek。
九、《終結者》 1984 導演:詹姆斯·卡梅隆
作為一部開天辟地的電影,作為卡梅隆真正意義上的“完全處女作”,《終結者》的先鋒性、原創性和開拓性都是有目共睹的。這部電影中不僅有阿諾、有肌肉男、有時空旅行、有復雜的故事和設定,更重要的是它為影壇送來了卡梅隆和終結者——前者成為了日后的票房霸主,后者和“I will be back!”則一起變成了銀幕傳奇。整部影片頗有些黑色電影的感覺、恐怖氣氛渲染到位,而且當時不多見的電子音樂也為影片增色不少。
十、《阿凡達》 2015 導演:詹姆斯·卡梅隆
雖然《阿凡達》的故事沒有什么稀奇、主題也是老套,但視覺效果卻足夠令人目眩神迷、忘乎所以。在3D的夾擊之下,“看電影”這個詞已經不再能形容觀賞《阿凡達》的觀影體驗,它更應該改成“體驗電影”。毫不夸張地說,3D這門并不時髦的技術在卡梅隆的手中重新煥發出了魔力。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可能只有到了人們對3D已經習以為常的時候,電影才能回歸內容、故事和人物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