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植物也要睡覺。合歡樹的睡態很美,葉片柔柔地低垂,耷拉著腦袋,不用醞釀,只要葉片低下來,它們很快就會入睡。但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用葉子來睡眠。像睡蓮,就是葉子醒著花兒睡。黃昏池塘邊,白天還是昂首怒放的睡蓮,隨著晚風飛舞,它將花瓣兒慢慢收攏,緊緊閉合。一朵、兩朵,后來所有的花朵全部閉合成了一個個小球兒。
②花兒不勞作,也不創造,它們為什么要睡覺呢?
③一百多年前,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就發現了植物的睡眠現象。他對69種植物的夜間活動進行了長期觀察,發現那些積滿露水的葉片更容易受傷。他把葉片固定住,也得到同樣的結果。達爾文由此斷定,葉片睡眠可以保護其不受傷害,并可以抵御夜間寒冷。
④20世紀60年代,科學家們印證了達爾文的觀點。植物睡眠可以減少熱量散失和水分蒸發。像合歡樹,不僅夜晚用睡眠保護自己,當遭遇狂風驟雨時,葉片也會逐漸合攏,以防葉片受到暴風雨的摧殘。美國科學家恩瑞特還發現了一個更有趣的現象,他用一根溫度探測針在夜間測量多種植物葉片的溫度,發現不睡眠的葉子溫度總比睡眠的葉子溫度低1℃。正是1℃的微小差異,成為阻止或減緩葉子生長的重要因素。因此,結論出來了:在相同環境中,睡眠的植物生長速度較快,比不睡眠的植物具有更強的生存競爭能力。科學家還發現:某些植物不僅夜晚睡覺,白天竟然與人一樣還要午睡。它們中午11時至下午2時,關閉葉子氣孔,光合作用明顯降低,這就可以減少水分散失,增強它們的抗旱能力。
⑤植物也一樣,夜晚睡眠,可以避免寒露和霜凍侵襲,減少水分蒸發,保持濕度;白天睡眠,可減少水分蒸發,還可避免昆蟲騷擾。讓人類羨慕的是,人有時候會受情緒或疾病的困擾而失眠,植物卻不會受到任何影響,到了該睡覺的時間,無論出現什么情況它們都能準時入睡。第二天再見時,一準兒是神采奕奕,精神抖擻。
(選自網絡有刪改)
【問題】
17.文章第②段有什么作用?(2分)
18.現代科學家與達爾文對植物睡眠的原因分別如何解說?(2分)
19.第⑤段中劃線句使用了什么說明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
20.這篇說明文采用了怎樣的說明順序?請簡要說明。(2分)
2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2分)
A.植物也會睡眠,不同的植物睡眠的形式不同,有的用葉子睡眠,有的用花朵睡眠。
B.夜間氣溫低,容易產生露水,而葉片上如果積滿了露水,葉片更容易受到傷害。
C.在夜晚,不同植物的葉子溫度存在著微小的差異,這種差異是由植物是否進入睡眠而造成的。
D.有些植物還會“午休”,為的是降低光合作用,從而使葉子氣孔關閉,增強它們的抗旱能力。
【閱讀答案】
17.(1)結構上承上啟下(或引起下文)。(1分)
(2)內容上提示下文內容屬于對植物睡眠原因的探討。(1分)
18.(1)現代科19.(1)作比較。(1分)
(2)把植物睡眠與人的睡眠進行比較。(1分)
(3)作用在于突出植物的睡眠只與時間有關。(1分) <科學家認為植物睡眠可以減少熱量散失和水分蒸發。(1分)
(2)達爾文認為葉片睡眠可以保護其不受傷害,并可以抵御夜間寒冷。(1分)
0.(1)邏輯順序。(1分)
(2)先講植物也有睡眠現象,再探討植物產生睡眠現象的原因。(1分)
21.D(因果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