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香椿芽剛冒上來的時候,是暗紅色,仿佛可以看見一股地液噴上來,把每片嫩葉都充了血。
②每次回屏東娘家,我總要摘一大抱香椿芽回來,孩子們都不在家,老爸老媽坐對四棵前后院的香椿,當然是來不及吃的。
③記憶里媽媽不種什么樹,七個孩子已經夠排成一列樹栽子了,她總是說“都發了人了,就發不了樹啦!”可是現在,大家都走了,爸媽倒是弄了前前后后滿庭的花,滿庭的樹。
④我踮起腳來,摘那最高的尖芽。
⑤為什么,椿樹是傳統文學里被看作一種象征父親的樹。對我而言,椿樹是父親,椿樹也是母親,而我是站在樹下摘樹芽的小孩。那樣坦然的摘著,那樣心安理得的摘,仿佛做一棵香椿樹就該給出這些嫩芽似的。
⑥不知年復一年我摘取,年復一年,那棵樹給予。
⑦我的手指已習慣于接觸那柔軟潮濕的初生葉子的感覺,那種攀摘令人驚訝浩嘆,那不勝柔弱的嫩芽上竟仍把得出大地的脈動,所有的樹都是大地單向而流的血管,而香椿芽,是大地最細致的微血管。
⑧我把主干拉彎,那樹忍著,我把支干扯低,那樹忍著,我把樹芽采下,那樹默無一語。我撇下樹回頭走了,那樹的傷痕上也自己努力結了疤,并且再長新芽,以供我下次攀摘。
⑨我把樹芽帶回臺北,放在冰箱里,不時取出幾枝,切碎,和蛋,炒得噴香的放在餐桌上,我的丈夫和孩子爭著嚷著炒得太少了。
⑩我把香椿挾進嘴里,急急地品味那奇異的芳烈的氣味,世界仿佛一剎時凝止下來,浮士德的魔鬼給予的種種塵世歡樂之后仍然遲遲說不出口的那句話,我覺得我是能說的。
“太完美了,讓時間在這一瞬間停止吧!”
不純是為了那樹芽的美味,而是為了那背后種種因緣,島上最南端的小城,城里的老宅,老宅的故園,園中的樹,象征父親也象征母親的樹。
萬物于人原來蚵以如此親和的。吃,原來也可以像宗教一般莊嚴肅穆的。
(選自《意林》,未來出版社2010版)
1.作者描寫景物語言細致,請賞析下面句中加粗的詞。
香椿芽剛冒上來的時候,是暗紅色,仿佛可以看見一股地液噴上來,把每片嫩葉都充了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⑤自然段作者寫到“對我而言,椿樹是父親,椿樹也是母親”,結合文章內容,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⑧自然段畫橫線句子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結合全文主旨,聯系自己的切身體驗,談談你閱讀本文的感受或啟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示例:一個“噴”字,有動感,與前面的“冒’字相照應,形象地寫出了香椿芽生長速度極快的特點,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嫩香椿芽的喜愛之情。
2.示例:香椿只是給予,從不索取。父母默默奉獻,勇于擔當,椿樹的品格與父母是相同的,所以作者說:“椿樹是父親,椿樹也是母親“。
3.運用了擬人、排比的修辭手法。
擬人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的寫出了椿樹忍辱負重、無私奉獻的品質;
排比的修辭手法,使作者的感情表達更強烈。
4.示例一:香椿的嫩芽被掐了又長,長了又掐,父母如同香椿一樣,默默忍受,無私奉獻,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愛,母愛是世界上最純潔、最崇高、最偉大的愛。
示例二:父母為子女的成長默默擔當,無私奉獻,他們對子女的不斷索取無怨無悔,我們要常懷感恩之心,敬畏之情,努力學習,長大后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材,回報父母,回報社會。
示例三:父母對子女的愛是博大無私的,而我們很多時候太不珍惜這種愛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把父母對兒女的奉獻看做是應盡的義務,是理所當然的,思想上不上進,學習不努力,辜負了父母的一片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