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維修專業就業前景一
航空航天類專業主要研究飛行器的結構、性能和運動規律,培養如何把飛行器設計制造出來并送上太空的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從狹義上講,航空航天類專業包括飛行器設計與工程、飛行器動力工程、飛行器制造工程、飛行器環境與生命保障工程、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等主體學科專業。然而,無論是飛機還是航天飛行器,都是綜合科學技術的結晶,涉及材料、電子通訊設備、儀器儀表、遙控遙測、導航、遙感等諸方面。因此從廣義上講,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工程、自動化、計算機、交通運輸、質量與可靠性工程等都是航空航天技術不可或缺的學科專業。隨著航空航天事業的迅猛發展,近年來又催生出航天運輸與控制、遙感科學與技術等新興專業。
飛機維修專業就業前景二
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預測,未來20年中國將需要2400架新飛機。目前國際民航平均的人機比是100:1,而我國民航業這一比例為200:1。這意味著,以國際民航水平計算,未來20年我國就需要民航類人才24萬人,如果以我國的民航水平計算,則需48萬人。中國民航學院專家都業富表示:按照我國民航發展目標,到2020年,我國民航市場將達到目前美國民航市場的水平。目前全美航空公司從業人員超過70萬人,而我國的從業人員不足20萬,有近50萬人的缺口。這個數字也許會根據行業的發展和員工配置而有所調整,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航空人才都將處于短缺狀態。除了國內航空公司、機場的人才需求,近幾年,隨著國內民航市場進一步開放,國外各大航空公司紛紛進駐中國,各大外資航空公司、民營航空公司、民航業衍生的航空服務企業等都有人才需求。
飛機維修專業就業前景三
有同學認為航空航天類專業就業覆蓋面窄,如果畢業后不能進入航空航天類企業,就很難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其實不然,航空航天高科技輻射國民經濟各個部門,航空航天類專業扎實的工程技術理論與實踐基礎平臺,促成了其拓展性寬、應用性強、適用面廣的專業特點。可供畢業生選擇的對口職業有很多,如飛行器設計、制造人員,科研機構研究人員,國防部門研究管理人員,各級政府部門負責航空航天相關工作的研究管理人員,民航企事業單位的技術管理人員等。畢業生不僅可從事航空航天等領域的設計、制造、研發、管理等工作,還可在民航、船舶、能源、交通、信息、輕工等其他國民經濟領域施展才華,像微軟、IBM、貝爾、方正、海爾等知名企業都曾紛紛到航空航天院校招賢納才。很多民用部門也都點名要航空航天類專業的畢業生,認為他們基礎扎實、學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