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填志愿即將考試大部分高考生,由于對專業和自身興趣缺乏了解,在選專業方面總是非常糾結。今年開始,許多高校實施先接受大類培養,再進行專業分流的招生培養模式。專業選擇不再是“一次性”的,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考生的“滿意度”,大部分大學還有一次重新轉專業的機會。但是你所選擇的專業不僅很大程度上決定你未來的工作,而且決定了你的未來工作生涯。所以考生一定要認真地對待你選擇的專業。本文思而學教育網小編帶你一起來了解關于物流管理與工程專業的就業前景及相關就業分析。
物流專業人才已被列為我國12類緊缺人才之一,而各類大專院校物流專業年培養規模遠遠達不到市場的需求,特別是物流規劃咨詢、物流外向型國際、物流科研這三種人才在業內最為缺乏。物流工程領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就業前景相當好;畢業生可在各類物流企業,工商企業的物流管理部門,各級物流行政管理部門,交通運輸企事業單位,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部門,商業、流通業管理部門,物流設備研發、銷售企業,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等工作。
如果按照我國物流服務業的就業達到總就業人口的5%這個保守估計,將可以提供大約1500萬個新的就業崗位。而目前,僅廣東省就缺口100萬。“物流”是一個新興的朝陽行業,在中國尚處于發展階段。高端的專業管理人才匱乏,人才供需的巨大缺口意味著更多的機遇和發展空間,意味著更優厚的薪資和待遇。數據顯示,在物流業相對比較發達的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地,儲運經理年薪較高者在21萬-26萬元左右;進出口事務主管年薪高位數在8.1萬-9.5萬元左右;而一般的物流管理員(IT行業)年薪水平則在5.3萬 -6.2萬元之間。
據最近的調查,目前國內物流人才的需求缺口達到600余萬人,其中物流信息管理人才又成為行業內最緊缺人才。作為新興產業,由于準入條件較低,人員素質良莠不齊,整個物流行業的薪酬水平和其他行業相比沒有明顯優勢。現在在職的物流從業人員基本上都是負責倉儲和貨物流通的最基礎的職員,這些物流從業人員中受過系統職業教育的人相對很少。而懂得物流信息化的人更是難尋,因為對物流信息化人才的要求是要了解整個物流的過程,能通過IT的技術把不同的系統無縫地連接在一起,滿足不同客戶的特定需要。對一個IT人員來說,建一個系統很容易,但能把不同的系統連接起來,以滿足不同客戶的特定需求卻是比較困難的。由于國內學科教育的交叉性不強,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對物流的流程“一竅不通”,而物流專業的畢業生在IT方面的技能又不過硬。國內目前還沒有物流信息技術方面的畢業生。
從長遠來看,在行業逐步成熟、人才素質越來越高的前提下,社會對物流行業的整體需求持續增長,業內核心崗位的薪酬會有大幅增長。目前國內物流人才的短缺,并不是總量上的短缺,而是掌握現代物流管理技術的實用型人才的短缺,也就是懂得建立在信息系統平臺上物流供應鏈管理的綜合性人才的短缺。事實也證明,很多所謂的只掌握物流基本概念基本知識的“物流人才”在為找不到工作而發愁,而掌握物流信息管理技術的人才卻能拿到很高的薪水。業內人士表示,目前以廣東為例,一般物流人員的月薪在2500元左右,真正好的物流信息管理管理人員,月薪 5000元至10000元都不算多。
信息系統平臺的建設和使用,催生了物流信息化人才的急迫需求。而從目前的現狀來看,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或正在建立信息系統,但發現員工的信息技術能力卻跟不上系統所要求達到的目標;系統雖然建好了,員工的思想認識和實際使用水平卻無法在短期內得到提升。于是企業不得不想辦法從人才市場或其他途徑高薪挖取既有傳統物流從業經驗又掌握信息系統操作和管理技能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