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10點,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就“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在談到培養*的新型教師人才時,陳寶生說,師范教育非常重要。教育就是經營未來,為什么這么講?因為我們是為未來培養人才,所以本質上是經營未來。未來可以期望,但它是不確定的,這就要求為未來生產人才的人必須是高素質的人。從總量來說,必須要有一支龐大的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服務的教師隊伍。從存量來說,現有的教師要不斷提高素質,從而為社會提供優質服務。從增量來說,必須培養好未來的老師。培養未來的老師靠什么?主要是靠師范教育。
教育部正在制定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在過去經驗基礎上對師范教育進一步做頂層設計,確定培養目標、培養重點和政策措施,把現有的師范院校辦好,讓它們充分發揮作用。在資源配置方面,向師范教育提供一定程度的傾斜。因為這是教師的“母機”。另外我們允許和鼓勵其他高校,特別是綜合類大學興辦師范教育,發揮綜合類大學的優勢,為教師隊伍建設開辟一條新的通道。再就是對師范類教學設立專業標準,也就是說要有資質,不是你想辦就辦。我們已經出臺了一些政策,后續還有相應的措施。按標培養,確保培養的質量和水平。還要加大師范院校、師范類專業師德建設的力度,讓貫穿教師培養的全過程。師德為尊。教和育,“教”主要涉及知識體系,“育”主要涉及價值標準,“德”對學生的成長,對未來的發展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