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進行時
黨的十九大結束后,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教師們迅速行動起來,根據學校部署,提出“讓十九大精神冒著熱氣進講義、進課堂、進頭腦”。
“思政課教師首先要學習好、研究好、闡釋好、講授好黨的十九大精神,特別是。我們開展了集體備課、師生互動,把十九大報告中的最新理論成果融入思政課。”該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石瑛說。
為加快進度、提高質量,學院做好了一切保障工作:十九大開幕當天,組織專人收集發布權威報道、名家解讀;以“全面推進十九大精神進課堂”為主題,統一制作教學課件,劃分教學重點難點;剪輯《紅色的夢想》《砥礪奮進的五年》等短視頻,為思政課教師們提供素材。
在講課形式上,教師們開展了“19分鐘講清十九大”活動,同步解讀十九大報告,使全校2萬余名學子在一周之內,通過自己的老師第一時間掌握了我國進入*這一新的歷史階段的特征特質。
此外,教師們還深入開展了專題解讀,借助已有的思政課程,讓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凝練了“認識大學生的歷史使命”“樹立”“確立總體國家安全觀”“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等專題教學內容;“形勢與政策”課設置了2學時的十九大專題講座,把十九大新理念新思想新舉措及時融入具體教學。
如何讓十九大精神進入學生的頭腦?教師們的辦法是組織學生參與“學生眼中的十九大”“新聞十分鐘”等接地氣的學習活動。“曾經不聞時事的我,對祖國發展的認識一度停留在歷史課本中。觀看十九大之后,我才深深了解到而今的中國是多么令人驚嘆!”環境與資源學院學生喬俊瑜說。醫學部學生王文聰寫出了近千字的學習感悟《大道之行 始于足下??中共十九大開幕式觀后感》,從1921年的嘉興南湖講起,細數了中國共產黨建設和發展歷史上的重大時刻,感情細膩、邏輯清晰。(通訊員 于珊珊 王巍 記者 陳帆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