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之國山水靈,川劇變臉技藝精……”神奇的川劇變臉,早已成為四川的一張國際名片,并與可愛的國寶大熊貓齊名,是來川旅游者必看的兩種最具地方特色的自然和文化元素。
5月15日,彭登懷川劇變臉藝術傳承班在七中初中附小建立??經過嚴格篩選,30名七中初中附小1-3年級的學生成為首批學員。
傳承川劇變臉藝術 彭登懷首開娃娃班
5月15日,川劇變臉大師彭登懷先生把“七小娃彭登懷川劇變臉藝術團”的牌子親手交到七中初中附小校長劉靚手上,四川蜀蓉戲劇社?七小娃彭登懷川劇變臉藝術傳承班正式開班。
據了解,七中初中附小彭登懷川劇變臉藝術團是四川蜀蓉戲劇社首批成立的10個少兒川劇示范培養基地學校之一,也是該校著力打造的精品學生社團之一。
七中初中附小彭派變臉藝術傳承班將分男班和女班教學,按照中國傳統戲曲學藝所講究的“童子功”開始,讓孩子們從小接受相對專業的包括身段、唱腔在內的川劇基本功訓練,在這種傳統文化的熏陶下,學會欣賞美、創造美。男女班均以“彭派川劇變臉”“川劇吐火”等具有彭派藝術風格的內容為主要學習內容,從川劇基本功開始,逐步深入,每周固定時間進行專業訓練。
與老一輩變臉學藝講究的“傳男不傳女”不一樣,在七小娃彭登懷川劇變臉藝術傳承班里,還有一群女學生。在首批30名學生中,女生占到一半,對此,彭登懷也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只要喜歡川劇變臉,只要用心學習川劇變臉,只要能夠將川劇變臉傳承并發揚,我們都有義務和責任去教他們!”
大師兄上第一課
七歲娃興奮學變臉
“雙肩不要塌下去,肩頭形成一個圓形……”15日下午2時,開班儀式結束后,30名身著黑色練功服的首批彭派川劇變臉傳承班的小學生,正跟隨“大師兄”康勇學習“彭派川劇變臉藝術”的第一課。首批30名學員均來自“七小”的1?3年級,最小的學員7歲,最大的9歲。
一個小時的學習結束,小朋友們直呼“有點累”,一邊迫不及待地坐在地板上,一邊又聚成一團琢磨怎么“擺姿勢”和“怎么變臉”,表現出對這門古老而神奇的本土藝術極大的熱情和興趣。
這是彭派川劇變臉藝術傳承班的第一課,這樣的練習課以后每周將有三次。在一旁的彭登懷看著孩子們訓練得津津有味,十分高興。“學校為孩子搭建起一座通向未來的橋梁,為保護文化遺產,傳承川劇作到了最大的貢獻。”
據了解,這個傳承班的課程內容也不僅僅是變臉。除了川劇基本功法,授課教師們還特別注意平衡專業性與小朋友的興趣,將《三字經》《靜夜思》和成語故事等改編成適合孩子表演的川劇版本。彭登懷先生還將親自操刀,改編少兒版川劇《白蛇傳》,由孩子們來排演。彭登懷透露,少兒版《白蛇傳》將保留“水漫金山”等經典場景,同時兼顧兒童的表演水平,時長將縮短至一個小時左右。
中國教育學會研究員紀大海在孩子們的學習現場也看得津津有味,“在如今大力倡導 非遺傳承 和傳統文化進校園的今天,川劇的傳承在我省中小學中更應切實落地,而不是走形式、搞花架子。”紀大海指出,雖然川劇進校園近年來提得十分響亮,但目前全省真正把川劇學習納入課程,把川劇師資引進校園的還是少之又少的。“相信通過川劇大師名家的引領,這些孩子一定能 名師出高徒 ,更好地傳承發揚川劇以及像變臉這樣的川劇絕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