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不卡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亚洲一本色道 AV,免费观看的AV在线播放

讓興趣點燃孩子成長的自信

思而思學網

上海中學生武亦姝在中央電視臺的“中國詩詞大會”上奪冠,這個能背2000首古詩詞的16歲女孩展示出的實力,贏得了媒體和觀眾的贊嘆。

能背2000首古詩詞值得贊賞,但媒體過于關注這一點,其實是在延續以某個量化標準評價學生的慣性思維。武亦姝背古詩詞的“真經”何在呢?作為一種教育現象,如果解讀不清楚,我們對這個優秀中學生的贊賞,就可能變成簡單復制和模仿。

其實人家武亦姝下的不是懸梁刺股般的苦力,“真經”只有兩個字,那就是“喜歡”。她說自己從小喜愛讀詩詞,只要是一聊到古詩詞,她就會抑制不住地興奮,因為古詩詞給了她很多現代人給不了的感覺。她初中母校的校長說,喜歡,才是孩子學習的最佳狀態;喜歡,才會享受其中的快樂和辛苦,才會不覺得是負擔,不會厭煩。這個女孩用自己的學習經歷,證明了一個簡單而深刻的道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可以讓人有永不滿足的追求;更證明了,一個孩子如果不能感受到學習的快樂,那就不可能有永續的學習動力。

這正是今天學校和家庭教育需要不斷重溫的教育常識。加強傳統文化教育,讓孩子們多讀點優秀的古詩文,都是非常必要的,對孩子提出適當的量化要求,也有助于學生的閱讀和積累。但如果看到“人家的孩子”能背2000首古詩詞,就據此對自己的孩子提出類似的過高要求,則大可不必。

武亦姝在喜歡和享受中能背下2000首詩詞,如果我們以應試教育的老辦法要求自家的孩子也背2000首,那肯定會變成對多數孩子的苦役。武亦姝能在古詩詞中樂此不疲,自家的孩子一定也有“抑制不住地興奮”的事,也有連自己也未必能發現的潛能有待釋放。所謂素質教育,決不應理解成增加一點課外活動,或者增加一點才藝,而是因每個孩子性格、愛好和潛能而施教和引導,讓所有的孩子都在教育過程中建立起自信,在自信中各成其才,而不是用一個篩子過濾,留下少數勝出者,把大部分人變成失敗者。

教育公平還有一個重要內涵,就是讓每個孩子的興趣和潛能得到充分發展,而不是只發展一部分孩子的興趣和潛能。如果我們的教育過程和評價標準只適合一部分學生的發展,不能讓更多學生的興趣和潛能得到充分發展,那就是一種教育過程中的不公。武亦姝雖有2000首詩詞的儲備量,但如果沒有“中國詩詞大會”這個平臺,在一個標準的“分數體制”下,她也未必能獲得多少競爭優勢。教育的包容性,這一針對區域、階層貧富差距而言的概念,是否也應該體現在對不同個性、興趣和潛能學生的教育過程之中?

提高教育質量,是“十三五”時期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方向。當今世界,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個性化、多樣化學習已成為主流,教育和人才評價標準也日趨多元化。要提高教育質量,讓我們的教育不落伍于時代,讓我們培養的人才不落伍于時代,就應該在教育過程中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內涵,盡最大努力讓每個學生“展個性,尚自然”,讓更多各式各樣的“武亦姝們”脫穎而出。有文化自信的教育,應該讓每個孩子都找到自己的教育自信。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