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不卡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亚洲一本色道 AV,免费观看的AV在线播放

中國制造人才培養有了路線圖

思而思學網

“至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人才缺口將達950萬人,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領域人才缺口將達450萬人,航天航空裝備領域缺口將達47.5萬人,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領域缺口將達26.6萬人……”

實施《中國制造2025》,關鍵在人才。制造業人才隊伍建設盡管取得了顯著成績,但從《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對十大重點領域人才需求預測來看,依然面臨著結構性過剩與短缺并存等突出問題。

2月14日上午,教育部發布由其聯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共同編制的《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作為《中國制造2025》的重要配套文件,《指南》以需求和問題為導向,對人才發展的體制機制進行頂層設計,提出到2020年,形成與制造業發展需求相適應的人力資源建設格局,基本確立建設制造強國的人才優勢,為實現中國制造“三步走”戰略目標奠定堅實人才基礎。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巡視員王繼平表示,《指南》為未來一個時期中國制造業人才發展提供行動綱領,提出了7項核心任務和5項重點人才工程,重點任務分解涵蓋43個方面、涉及12個部委。其中,由教育部單獨或共同牽頭的就有22項,集中體現了服務國家戰略、教育主動作為的精神。

從人才供給側改革破解“大而不強”

《指南》透露,在制造業人才培養的規模上,我國位居世界前列。2015年,我國高等學校本科工科類專業點數約1.6萬個,工科類專業本科在校生525萬人、研究生在校人數69萬;高等職業學校制造大類專業點數約6000個,在校生136萬人;中等職業學校加工制造類專業點數約1.1萬個,在校生186萬人。

但同時,制造業人才隊伍建設存在人才結構性過剩與短缺并存、產教融合不夠深入、工程教育實踐環節薄弱、企業在人才發展中的主體作用尚未充分發揮、人才發展社會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等一些突出問題。

為此,《指南》明確提出,要推進制造業人才供給結構改革、加快實現產業和教育深度融合、提升制造業人才關鍵能力和素質、打造高素質專業技術人才隊伍、造就技藝精湛的技術技能人才隊伍、建設高水平的經營管理人才隊伍等7項核心任務。

針對教育有關問題,教育部主動作為,王繼平介紹說,從《指南》體現的內容來看,可以概括為四個“全”,即全方位構建人才培養體系、全領域進行人才供給改革、全過程推進教育教學創新、全角度加強人才培養保障。

《指南》強調“健全多層次多類型人才培養體系”,統籌規劃各級各類教育發展,全面服務中國制造2025,對從中小學教育、職業教育、本科教育一直到研究生教育以及繼續教育的各層次各類型教育均提出了重點任務。

《指南》還強調要“推進制造業人才供給結構改革”“精準對接重點領域人才需求”,提出了制造業十大重點領域人才需求預測,確定了從業人員平均受教育年限、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高技能人才和研發人員占比等具體目標;在專業設置、教學內容、培養模式以及師資隊伍建設上,都強調與產業發展對接,產教深度融合,注重在實踐中培養人才。

完善人才發展環境提升職業吸引力

制造業生產一線職工,特別是技術技能人才的社會地位和待遇整體較低、發展通道不暢,人才培養培訓投入總體不足等問題一直存在,制約著我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在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成員、工信部規劃司副司長李北光看來,此次《指南》的亮點之一,就是將技術工人的地位提升到與企業家、科學家同等重要位置上來。

《指南》不僅在7項核心任務中將造就技藝精湛的技術技能人才隊伍與打造高素質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高水平經營管理人才隊伍放在了同等重要位置,在規劃內的重點人才工程中,也將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培育工程、全員素質提升工程與創新型專業技術人才開發工程以及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發展工程一起納入。

此外,還將建設一大批學習型制造業企業。在實施高技能人才振興計劃中,圍繞制造業十大重點領域,支持有關地區、部門開展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和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到2020年,建設1200個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和1000個左右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基本形成覆蓋重點產業和中心城市的高技能人才培養網絡。

《指南》還明確,將進一步提高企業技能人才經濟待遇和社會地位,進一步健全收入分配激勵機制,結合實際探索實行協議工資制、項目工資制、年薪制等分配辦法。完善勞動、知識、技術、技能、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制度。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副司長王揚南介紹,將引導地方健全生均撥款制度,區分專業類型,向制造業傾斜,逐步分類推進中等職業教育免除學雜費。在實施相關重大工程、重點項目時統籌安排人才開發培養經費,并納入項目實施考核體系。

構建協同共進工作體制機制保障落實

制造業人才發展,涉及人才培養、使用、流動、評價、激勵等各個方面,《指南》涵蓋了人才發展多個領域的政策措施。

作為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專家,大連海事大學校長孫玉清深入分析了美、德、澳等傳統制造強國工程技術教育與培訓體系情況。基于比較研究,他認為,《指南》全面吸收了這些國家在工程技術人才培養方面的精華,突出了與制造強國戰略的緊密對接,對促進制造業人才發展具有深遠影響。

在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于清笈看來,《指南》是創新人才發展體制機制的頂層設計,特別是明確了相關部門的任務分工,目標具體、內容翔實、操作性強,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她認為應積極構建政府主導、行業服務、院校企業為主體、社會參與、協同共進、合作共贏的體制機制,為強國戰略的實施和強國目標的實現提供堅實保障。

“《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的發布,標志著《中國制造2025》‘1+X’規劃指南全部發布。《中國制造2025》頂層設計基本完成,已全面轉入實施階段。”李北光說,推動中國制造業又大又強,是長期艱巨而緊迫的任務,《指南》重點任務分解涵蓋43個方面、涉及12個部委,需要體系化推進而非單兵作戰,要加快推進我國的人才結構適應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重大變革,人才成長的政策環境適應制造技術與信息技術融合發展的迫切需求,激發高素質勞動者“新人口紅利”,為推進“中國制造”轉型升級提供根本動力。

本報北京2月14日電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