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3月10日,譚晶聯合劉洋、朱玉清,王維俊,文敏、米合倫沙·阿不都、李小鷹等15位人大代表聯合提交了《關于推動兒童安全“五防”課程進校園的建議》的議案。議案提出,要聯合公益系統資源,讓兒童“五防”(防性侵、防拐賣、防校園暴力、防意外、防災害)教育走進校園,建立社會聯動體系,為孩子們提供全方位體系化防護。
3月10日,正在參加全國“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知名青年歌唱家譚晶聯合劉洋、朱玉清,王維俊,文敏、米合倫沙·阿不都、李小鷹等15位人大代表聯合提交了一份關于兒童安全的議案。
這份名為《關于推動兒童安全“五防”課程進校園的建議》的議案是在兒童安全基金兒童防侵項目對兒童安全保護工作近一年的考察、調研的基礎上形成的。
譚晶表示,近年來她持續關注青少年,尤其是農村青少年的生存環境和健康成長問題。當前,包括6000多萬留守兒童在內的兒童安全問題,是社會的脆弱神經。
她告訴記者:“解決兒童安全問題不能靠單打獨斗,兒童“五防”意味著走進校園的不只是一個項目,而是聯合公益系統資源,要‘一站式’解決兒童需求,為孩子提供全方位體系化防護。”
關注兒童身心安全,刻不容緩
近來,隨著新學期開課,校園暴力事件層出不窮,有學生群毆狂扇耳光的、扒光衣褲拍視頻的、老師體罰學生致傷殘的等等事件屢見報端,引起了各界的關注。校園暴力逐漸成為影響兒童健康成長的毒瘤。
“除了校園暴力,這種傷害的類別還包括拐賣、性侵害、自然災害、意外傷害等等。這不僅對于家庭、對于學校,對于全社會來說,都是一種迫在眉睫的壓力和挑戰。”譚晶表示,這不僅是學生和老師的思想意識問題,更是教育層面的某種缺失。她今年兩會的議案就圍繞這個問題展開。
據調查,僅對2015年媒體爆料的兒童受性侵害案件進行統計,就高達300余起,幾乎每一天都在全國的某個角落發生著對孩子的惡行。而這些也只是經過了媒體報道的,更多悲劇正在發生。
兒童被拐賣雖然也是社會的一個痛點。在突入其來的自然災害面前,兒童更是弱者。而日常生活學習中的意外傷害也在時刻威脅著兒童健康和安全成長。此外,經調查發現,兒童對于安全知識的獲取和領會還有很多不足,對于很多傷害的認識和預防知識更是欠缺甚至沒有。
譚晶告訴記者,兒童時期是人生中受教育、長身體、培養健康心理的關鍵時期,他們不但要接受學校的教育,還要接受社會的關愛。尤其是農村留守兒童最需要父母關愛,遠離了父母,由其他人代為監護,使這些兒童的受教育狀況、健康成長受到了較大的影響。
兒童安全基金兒童防侵項目的發起人、知名公益人鄧飛表示,社會、政府、學校和家長應當共同創造條件,讓孩子接受最基本的教育,保障最基本的安全。
“要建立社會聯動體系關注和防治對兒童的各類傷害,推廣兒童安全防護知識教育。”鄧飛說。
兒童五防進學校,賦權兒童
調查發現,兒童傷害案件中受害主體更多的是留守兒童或者打工子弟,家長和學校疏于關注,導致多數受害的孩子沒有法律意識,更不懂利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權益。“兒童安全防護最重要是在什么地方呢?是讓他們學會保護自己。”譚晶說。
2011年5月,我國出臺的《中國兒童公共安全發展綱要》特別提出“預防和控制兒童傷害,要求將安全教育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
據此,鄧飛發起成立的兒童安全基金首個推出了賦權式兒童安全的“五防”課程體系——《兒童安全與生活技能提升系列課程(簡稱“兒童五防”)。首先推廣的是《兒童防性侵》課程,該課程經過了心理學、社會學、法學以及臨床醫學等不同領域專家的評估,以“普及、提高兒童防范意識”為宗旨,致力于保護兒童,遠離性侵害。其次,基金聯合福建省教育廳,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湖北鶴峰縣政法委和北京女律師女主播團隊,初步構建了一個“讓母親保護孩子”的聯防體系,推動女主播、女律師、女老師、女干警等共講課2845次,直接聽課受益兒童近15萬人。
鄧飛表示,防范兒童受害、構建兒童安全機制、凈化社會環境等,是一個環環相扣的社會問題。預防教育是一方面,還有一方面是希望能推動政策法規的完善,兩頭做才能更好地形成保護。為此,譚晶聯合兒童安全基金兒童防侵項目提出建議:
1、呼吁教育部一定要把未成年人安全教育問題作為重要的問題,將兒童安全教育課程推進校園。建議將兒童五防作為校園必修課,賦權兒童。
2、建立健全法律體系,嚴厲打擊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的惡性事件,呼吁立法和司法層面,早日補充“男童受害”的法律空白。
3、呼吁加強對監護人義務的要求方面進行立法。加強對兒童的監護人相關要求,監護人有義務對兒童進行安全教育提示和保護,并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譚晶同時建議,我國應當制訂具體明確的兒童意外傷害單行法律或法律條文。包括產品生產者、經營者、管理維護者提出比一般的標準更高的要求以及處罰措施,從根源上加大對兒童安全的保護力度。
鄉村兒童需求要一站式解決
在談到兒童“五防”的課程特色時,譚晶認為,該項目是基于兒童賦權增能的視角來給予兒童安全知識教育的普及,并通過參與式教學將基本的安全知識融入到教學的不同環節。
兒童防侵項目還形成了新的聯合矩陣:女主播造勢;女律師講法律;女干警、女法官、女檢察官提高威懾力進社區進鄉村;女老師持續教授孩子安全技能,進行賦權增能;兒童防侵項目支持和協調課程開展的五模式授課形式。正是這些多渠道的兒童安全課程進校園,不僅僅給孩子安全防護知識,還促進他們快樂成長。
針對兒童“五防”,譚晶也有自己建議。她建議課程中包含兒童生理衛生知識、法律知識、兒童心理干預疏導知識。建議課程的實施納入對教師、學校的考核標準;針對不同年齡層、性別的兒童,將防性侵、防拐賣、防校園暴力、防意外、防災害的相關教育貫穿于各個學年。
“我們期望通過兒童“五防”體系的教學,提升兒童從不同角度保護自己生命安全的能力,獲得快樂成長的自信自立和自助互助。 ”譚晶說。
鄧飛表示,中國有6100萬留守兒童,很多孤獨無依,深陷困苦。兒童防侵要從三方面全面升級:防止性侵害的不只是女童,升級到全部兒童;帶給孩子的不只是安全知識,還有法治意識;走進校園的不只是一個項目,而是聯合公益系統資源。
“除了兒童安全,我們注意到鄧飛團隊聯合多個基金會發起免費午餐,大病醫保,暖流計劃,會飛的盒子,拾穗行動等項目,聯合起來,就形成了一個中國鄉村兒童的公益矩陣,一個鄉村兒童服務集團,嘗試鄉村兒童需求一站式解決,在更高格局上獲得新的勢能,也為跨界合作積攢力量。”譚晶說。
填補“男童受害”的法律空白
以往說到性侵,都會直接想到女孩,其實男孩遭遇性侵的事情現在越來越多了。調查顯示,性侵害的對象有近20%的受害者是男童。然而,這是一個邊緣地帶,由于當事人無法啟齒,或者完全沒有自我保護的意識,這些情況不為人所知。
譚晶介紹說,男童受害案件中,侵害人多為成年男性,主要犯罪手段是利用男童認知不成熟、不懂自我保護、易侵犯不易被告發的特點,在網吧以請受害人上網為引誘實施猥褻。受害人主要集中在7-10周歲年齡段,他們往往不知反抗,根本不認為這種行為是對自己的侵犯,或者也有不滿和輕微反抗但依賴侵害人能給其錢財滿足上網玩游戲的愿望而屢次主動聯系侵害人。“兒童安全知識的匱乏,自我保護意識法律意識的淡漠令人觸目驚心。”
女主播進入北京朝陽同心實驗學校講授兒童防侵課程
為此,譚晶呼吁建立健全法律體系,嚴厲打擊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的惡性事件,呼吁立法和司法層面,早日補充“男童受害”的法律空白。
鄧飛也呼吁要改變制度,首先普及性教育和自我保護知識,讓每一個孩子自己覺醒和站立起來,然后建立良好的舉報和處置體系,這樣才能真正減少兒童受侵的現象。
譚晶建議,加強對性侵兒童的打擊和懲罰力度,建立“性侵兒童”作案人黑名單,在全國形成防范機制。在全國范圍內建立兒童指紋和DNA數據庫,將10歲以下兒童信息全部錄入,兒童上戶口時一律采集指紋和DNA,保證被拐后能及時找到,從源頭上盡量防止被拐現象的發生。呼吁各級婦女兒童團體設立專門的救助機構,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心理輔導等。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呵護孩子就是呵護我們的未來!兒童安全防護教育需要全社會力量予以關注!”譚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