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對世界文明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在許許多多方面都彰顯了其悠久和燦爛。”這是正在濟南召開的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上許多歷史學家的觀點,中國文化成為此次大會熱門議題。
8月24日,世界史學大會進入主題會議階段,首要議題是“全球視野下的中國”,來自中國、美國、意大利、日本、西班牙等國家的14位歷史學家發言。
無論是從“中國的白銀貨幣化”看明朝中國與全球互動,或是從朝貢體系看中國近現代外交史上的國際主義與民族主義,亦或是在交往與信息的收集中比較羅馬帝國與中華帝國……無不展示了國際史學界對中國的關切。該議題的討論整整一天,創史學大會先例。多位歷史學者從特有視角展現了歷史上的中國特別是近代中國同世界的互動,為與會者提供了研究中國近現代歷史的獨到思路。
中國文化的作用在經濟全球化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歷史學家們運用典型案例、生動故事,講述和闡釋了上述觀點。
“中國從明朝就開始全球化”,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萬明所作的關于《中國的白銀貨幣化:明朝中國與全球互動》的發言,引發了現場學者的關注。
萬明在發言中提出,明朝的白銀貨幣化是在全球化之前出現的,在中國參與國際市場中得到了確定。在16世紀初,當全球化孕育萌芽,明朝的白銀變成主要的社會流通貨幣,而且也開始成為國民賬戶中記賬的一個主要單位,形成明朝的“白銀經濟”,進入了“白銀時代”,中國因此變成全球化當中的一部分。
不僅明朝的白銀貨幣化早于全球化,而且中國紙幣使用的歷史也非常久遠。國際歷史學會主席、芬蘭坦佩雷大學歷史系教授瑪麗亞塔·希耶塔拉回憶了小學時讀過的《馬可·波羅游記》。她動情地說:“馬可·波羅出生于1254年,他可能是來往在絲綢之路上的最有名的西方人。在他的游記中,我們可以讀到他對中國強大的國力、巨大的財富和復雜的社會結構是何等驚訝。在中國,他遇到了一些對他而言是全新的現象,比如替代金、銀和煤的紙幣。”
大會主持人、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王建朗總結說:“這次主題會議的目的是要從全球的視角分析中國,也就是說,我們應該去尋找中國和世界之間發生了什么,把中國社會的發展納入到全球視野當中。”
與會歷史學家在展望未來時認為,當前中國政府推動的“一帶一路”計劃意義重大,中國將繼續為世界經濟和文化作出新貢獻。瑪麗亞塔·希耶塔拉肯定地說:“新絲路的建設,可以幫助促進絲路經濟帶和二十一世紀海上絲路沿線國家的經濟繁榮和區域經濟合作。”
當天會議的總評議人、芝加哥大學教授彭慕蘭認為,中國在世界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很多重要議題如氣候變化等都離不開中國的參與,在這樣的背景下研究中國與世界的關系就顯得很貼近實際。(記者 張興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