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兩層樓高的建筑物前,一個四五歲的小女孩兒正使勁地搖著手柄,把一塊塊瑜伽磚通過傳送帶運到二層,而她的小伙伴、一個小男孩兒,正在二層腳手架旁接過磚頭壘墻。
5月6日,記者在中國兒童中心老牛兒童探索館見到了模擬的建筑工地。今年“六一”,這個國內第一家創新型、公益型、互動式的兒童探索館將正式開業,現在正處于試運行階段。“讓兒童在開放式環境中建構自己的世界,在做的過程中學。”中國兒童中心教育活動部部長王秀江對記者說。
教育理念的探索者和實踐者
老牛兒童探索館在中國兒童中心原科學宮的基礎上建設而成,由老牛基金會無償捐贈,引進了國外兒童博物館的先進理念和模式。
“教育就是生活,兒童館要營造出一種社會情境,如超市、餐廳、加油站,讓兒童在情境體驗中提高自我適應和人際交往能力。”王秀江說,“我們要求老師和家長作為旁觀者,只有在必要時才上前指導孩子,這體現了以兒童為中心的教育理念。”
1982年,中國兒童少年活動中心和中國兒童發展中心相繼在北京官園成立,并成為中國政府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合作的優先項目單位。1993年,為適應新形勢需要,兩個“中心”合并成為中國兒童中心。“中國兒童中心在33年的發展歷程中可以說是‘名副其實’——堅持了以兒童為中心的原則,成為一系列兒童工作和教育理念的探索者和實踐者。”中國兒童中心黨委書記叢中笑說。
現在,每個周末都會有數以千計的孩子來到這里參加各種興趣小組活動。讓人驚奇的是,在公園的過道上有幾十個由孩子當“老板”的地攤,這就是兒童中心著名的“跳蚤市場”——孩子把自己不再需要的衣服、玩具、圖書等物品擺上地攤,自己定價和設計攤位,吸引別的孩子過來購物。
“跳蚤市場一舉多得,既能讓孩子知道低碳環保、循環使用的道理,又能培養社會交往的能力,還能讓孩子珍惜勞動成果、學會感恩。”中國兒童中心主任苑立新說,“這體現了中心的核心理念,即培養兒童健康人格。”
校外教育的引領者和改革者
“社會上很多家長將校外教育機構誤認為課外培訓機構,等同于課外班。這是個誤解。”苑立新說,“作為唯一的國家級校外教育機構,中國兒童中心必須起到引領和改革的作用。”
“快樂農場”少兒英語音樂劇項目,是兒童中心近年來探索校外教育“新理念、新模式”的一個嘗試。該課程以美國經典的百老匯少兒音樂劇縮寫版為教材,將傳統的英語學習與經典的音樂劇表演結合起來,融合了演唱、舞蹈、表演、游戲等多學科教學。獨特的教學方式讓孩子們能很快就與外教交流、學會十幾首英文歌曲和大段的英文對白,敢于上臺表演經典少兒音樂劇選段。
苑立新認為,校外教育是國家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興趣小組活動是實施校外教育的基本方式之一,無論是教育內容還是教育方法,都與學校課程有著明顯不同,應具有實踐性、社會性和個性化等特點,而不能以特長培訓代替活動。據悉,由中國兒童中心主辦的全國未成年人校外教育興趣小組活動“新理念 新模式”研討會已經舉辦了三屆,積累了許多好經驗和好案例。
始于1988年的“心中有祖國,心中有他人”活動,是中國兒童中心組織發起的一個主題系列活動。經過20多年的積淀,“雙有”已成為全國校外教育最重要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活動品牌。近年來,兒童中心又率先提出兒童“親自然力”的概念,推出“全國少年兒童生態道德教育項目”,以培養兒童親近和探索自然的能力和保護自然的積極性。
兒童權利的倡導者和研究者
“許多家庭教育過程中的行為偏頗,就是源于家長普遍缺乏對兒童權利的認識。”中國兒童中心科研與信息部部長霍雨佳說,“近年來頻出的虐童事件、對兒童的性侵害事件,根源也是全社會對兒童權利的認識不夠,相關的體制機制欠缺。”由中國兒童中心主持的課題項目組在推出《城市小學生家庭教育狀況調查報告》,報告顯示,75%的家長從來沒有聽說過兒童權利,58%的家長陪伴孩子花費時間最長的是“寫作業”。
1989年,聯合國大會通過《兒童權利公約》,中國在1992年加入公約。公約規定“兒童權利”包括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和參與權。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支持下,中國兒童中心從1990年開始就在全國范圍內廣泛開展了上百個兒童權利方面的培訓活動,出版數十種兒童權利的IEC材料,為有關單位實踐兒童權利、開展兒童保護項目提供信息資料、能力培訓和調查研究,成了中國兒童權利的宣傳、倡導和研究的資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