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者說:
淡化閱讀的功利性,增強閱讀的自覺性。教師閱讀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考出優異成績,幫助自己發表論文,完成課題,評獲更高級別職稱。教師閱讀的根本目的在于,認識自我,理解生活,洞悉社會,凈化心靈,充實精神,自覺地在三尺講臺以文化人,立德樹人。
■李志輝 王緯虹
在現代文化信息相對閉塞的鄉村,高中通常是當地的最高學府,承擔著傳承文化、建設文化的使命。農村高中教師的閱讀視野、閱讀能力、閱讀習慣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對新農村文化的建設都具有重要意義。為了解農村高中教師對教材教輔之外讀物的閱讀情況,我們開展了本次調查。
【調研概況】
(一)調研對象
分層隨機抽取農村高中教師202名作為調查對象,共發放問卷202份,回收問卷197份,回收率97.5%;有效問卷186份,有效率94.4%。
(二)調查方法
由專人向被調查教師發放問卷并宣讀指導語,問卷完成后當場回收。除問卷調查外,還對部分教師和行政領導進行了深度訪談,對被調查學校圖書館(室)進行了現場調研并查閱了教師的借閱記錄。
【結果與分析】
(一)農村高中教師閱讀理念需要更新
調查顯示,農村高中教師對“閱讀重要性”具有普遍共識。95.3%的人認為教師專業閱讀“比較重要”和“非常重要”;81.4%的認為,經典閱讀“比較重要”和“非常重要”;89.5%的認同“閱讀可以提高教學質量”,83.7%的認同“閱讀有助于教師專業發展”,73.3%的認同“教師閱讀可以促進學生閱讀”。
顯然,絕大多數教師知道閱讀是重要的。但是,這種共識有一個顯著特點,那就是強烈的功利性,即只著眼提高教學質量,促進自身專業發展和學生閱讀。這與他們的職業特點和所處的社會環境密切相關。我們通過深入訪談得知,目前,社會和家長都十分關注考試成績。這使得學校對教師的評價和職稱評定主要依據學生的考試成績,導致大多數教師最關注的是提高教學質量,其最終落腳點是讓學生有更好的考試成績(特別是高考成績)。可見,多數教師對閱讀的認識層次還停留在讓學生考出好成績的最終目的上。
(二)農村高中教師閱讀行為亟待改善
調查顯示,雖然多數農村高中教師口頭上承認閱讀重要,但在行為上沒有相應體現,知行脫節現象明顯,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
首先,多數教師閱讀缺乏主動性,著眼娛樂性。
在接受調查的教師中,“有時間就讀書”的僅占37.2%;僅有33.7%的認為,閱讀提升了自己的專業水平。這表明,主動讀書的教師少,閱讀效果差。54.6%的閱讀的目的是娛樂消遣,56.9%的日常的閱讀物以娛樂類書刊為主。他們工作之余最主要的消遣方式中,閱讀書籍(8.1%)被排在看電視電影(54.7%)、體育鍛煉或文藝活動(15.1%)、外出旅游(9.3%)之后(圖1)。這表明,農村高中教師的閱讀目的,主要以消遣、娛樂為主,思想性、文化性、專業性不足。
其次,多數教師閱讀量少,閱讀時間短。
接受調查教師中,8.1%的教師根本不閱讀教材教輔之外的書籍,52.3%的教師每年閱讀量僅1至5本,26.7%的教師每年閱讀量為6至10本。對自己閱讀量僅22.1%的教師表示滿意。這說明大多數教師能夠認識自身閱讀量的不足。與此相對應,12.8%的受訪者確認,最熟悉的同事每年的閱讀量為0本;54.7%的受訪者確認,最熟悉的同事每年的閱讀量僅1至5本;26.7%的受訪者確認,最熟悉的同事每年的閱讀量為6至10本。根據有關調查,2011年我國人均讀書量為4.3本,遠低于韓國的11本、法國的20本、日本的40本、以色列的64本。本次調查表明,教師每年閱讀量基本與全國人均閱讀量持平,也說明教師的閱讀數量嚴重不足。
教師平均每周的閱讀時間偏短,其中11.6%的教師幾乎沒有時間閱讀,33.7%的教師約為1至3小時,29.1%的教師約為4至6小時(圖2)。平均每周閱讀時間與其空暇時間之比顯示,34.9%的教師平均每周閱讀時間占其空暇時間的20%以內,47.7%的教師平均每周閱讀時間占其空暇時間的20%至40%之間(圖3)。可見,教師并不是沒有閱讀時間,而是沒有將更多的空暇時間用在閱讀上。
究其原因,教師普遍認為,他們成長空間小,專業發展機會少,所以多數教師安于現狀,得過且過,對自己的專業素養和發展要求不高。而且,高中教學基本上是做重復性工作,依照教材、教參、教輔,按照一般可行教法,便能勝任(特別是上完一輪高中教學后),無需額外花力氣,也無須閱讀教材、教參、教輔之外的書籍,也沒有了閱讀的動力。
最后,多數教師閱讀計劃性弱,閱讀淺層化嚴重。
閱讀缺少計劃性、目的性和系統性。只有5.8%和9.1%的教師有年度和學期閱讀計劃,高達84.9%的教師是隨意閱讀。僅44.2%的教師是自己通過書店或網絡查找閱讀書目,55.8%的教師是通過報紙網絡(38.4%)、同事朋友(11.6%)、學校和教委(5.8%)的推薦獲得閱讀書目。這表明,教師閱讀的隨意性大,教師專業成長存在盲目性。
多數參加訪談的學校領導表示,學校重視教師的專業成長,制定了教師專業發展規劃,定期開展專業技能培訓、競賽等活動。但是,絕大多數參加訪談的教師都認為,學校的教師發展規劃和行動不接地氣,沒有落實到具體的每一位教師,以至于多數教師都停留在憑經驗教學階段,專業發展沒有方向,導致閱讀書籍只能憑興趣或趕時髦。
閱讀媒介以網絡報刊為主,70.9%的閱讀媒介是快餐式的網絡(33.7%)、報紙雜志(31.4%)、電子閱讀(5.8%),只有29.1%的閱讀媒介是書籍(圖4)。這說明,新穎性、參與性、及時性強的快捷閱讀已融入教師生活并對需凝神靜思的傳統紙質閱讀構成威脅。
閱讀活動整體單調,缺乏教師間、師生間的有效交流互動。只有7.1%的教師經常參加讀書活動,只有9.3%的教師在閱讀時作摘錄、筆記,只有22.1%的教師在閱讀后會寫讀書心得、感想、博文,而高達67.4%的教師在閱讀后僅與個別人口頭交流,甚至還有10.5%的教師在閱讀后幾乎從不與人進行任何交流,向學生推薦優秀或經典讀物的僅有24.5%。這說明,教師間、師生間閱讀對話少,思想觀念討論交流少,深入思考不夠,閱讀的深度不足,教師缺少引導學生閱讀和發展的自覺,這些都不可避免地影響了閱讀的育人、發展等功能。
(三)農村高中教師閱讀環境有待改善
首先是閱讀書籍貧乏。
接受調查教師中,44.2%的家庭藏書50本以內,71.9%的家庭藏書在100本以內;69.8%的教師沒有辦理本地圖書館(室)的借閱證;68.6%的教師認為,學校藏書不能滿足自己的閱讀需要。從訪談中得知,大多數教師認為自身經濟能力有限,一般只購買自己感興趣的書和子女教育所需要的書,所以家庭藏書有限。鄉鎮圖書室的書少且大多不適合高中教師的需要,區(縣)圖書館藏書雖然較豐富,但交通不方便,所以大多數教師不去辦理借閱證。
從現場調研情況來看,兩所學校的藏書數量均沒有達到部頒生均冊數,且60%以上的書籍為上世紀的出版物,適用性差,所以借閱的教師少(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借閱報刊、雜志的教師相對較多)。究其原因,一位接受訪談的校長認為,多數農村高中負債均在幾百萬乃至上千萬元,自身經濟實力有限,無力購買;而上級行政部門近幾年對學校投入的重點放在基礎建設、信息化設備和實驗設備上,對配備紙質圖書重視不夠。因此,學校圖書更新少且不及時,不能滿足教師閱讀需要。
其次是閱讀氛圍不濃。
只12.8%的教師表示,所在學校經常開展針對教師的閱讀活動;只5.8%的教師認為,最熟悉的同事每年閱讀的紙質圖書在10本以上。可見,農村高中學校閱讀氛圍不濃。
最后是閱讀障礙多元。
制約教師閱讀的因素多。教師認為,客觀因素主要有:時間不夠(31.4%)、個人經費不足(25.6%)、新書信息不暢(7.0%)、沒有閱讀環境氛圍(5.8%)、好書不多(3.5%)、學校領導不重視(2.3%)、主觀因素主要有:自己不能靜下心來(14.0%)、沒有讀書的興趣(4.7%)、收獲不大(3.5%)。可見,農村高中教師閱讀不足過于強調客觀因素,而忽視了主觀不足。
【對策與建議】
(一)更新閱讀觀念,升華閱讀理念
轉變只要讀好教材、教參、教輔,就能教好學生,完成教學任務的觀念。要充分認識到,廣泛、持久的閱讀是教師開闊知識視野、提升專業素養、夯實文化底蘊、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要條件。
淡化閱讀的功利性,增強閱讀的自覺性。教師閱讀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考出優異成績,幫助自己發表論文,完成課題,評獲更高級別職稱。教師閱讀的根本目的在于,認識自我、理解生活、洞悉社會、凈化心靈、充實精神、自覺地在三尺講臺以文化人,立德樹人。
(二)改善閱讀行為,優化閱讀習慣
對閱讀的重視,不能僅僅停留在認識上,更要落實在行動中。教師要知行統一,發揮自身的主動性和能動性,積極改善閱讀條件,創新工作方式,擠出更多的時間來閱讀更多的圖書并堅持下去,讓閱讀成為自己日常生活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讓閱讀成為自己精神生活的日常需要,由“不讀書”、“讀書少”變成“要讀書”、“多讀書”。
教師的閱讀要根據教師專業標準和職業特點,結合個人專業發展的實際需要突出專業性、文化性和創造性。要努力實現“四個轉變”:由“隨意性閱讀”向“自覺性閱讀”轉變;由“被動性閱讀”向“主動性閱讀”轉變;由“知識性、記憶性的淺層閱讀”向“理解性、創造性、系統性的專業閱讀”轉變;由獨學式“個體性閱讀”向共同體式“群體性閱讀”轉變。
(三)完善閱讀機制,營造閱讀氛圍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建立圖書經費保障機制,保證農村學校圖書專項資金專款專用。農村學校要完善圖書選購制度,保證選購圖書滿足師生需要、貼近師生實際,保障農村學校圖書數量、質量和實用性的均衡發展;要完善圖書管理制度和圖書管理系統,創新圖書管理方式(如師生自主管理圖書館,建立學科教師書吧等);要建立健全的善圖書閱讀及評價制度,定期推介讀物,規定閱讀數量和時間,考核閱讀質量,表彰獎勵先進;學校要減少不必要的檢查和活動,減輕教師的工作負擔,為教師閱讀提供充裕的時間。
學校領導要率先垂范帶頭讀書,通過組織教師讀書社,培育“讀書種子”,多種形式推動學校讀書活動。
(李志輝系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督導研究中心教研員、中學高級教師;王緯虹系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