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莊鎮地處偏遠,但近三年來我們招的42名青年教師卻無一流失。”山東省青州市邵莊初中副校長李漢富說,“因為我們不僅要留住人,還要留住他們的心,讓他們能在這里安居樂業。”農村教師待得住留得下的現象在青州市普遍存在,這得益于全市的農村教師素質提升工程,更得益于農村教師隊伍建設機制的改革和創新。
校長交流激發學校活力
上莊小學坐落在山東省青州市西南邊的山區里,校園里至今還保存著3棵900多年樹齡的古槐,春來勃發,籠蓋校園。
3年前,這里許多教師不會連接多媒體、不會用word文檔,甚至連電腦開關機都搞不定,因為他們從沒用過電腦,全校31位教師中,24人在50歲以上。
但是,現在學校每個老師都已能熟練應用電子資源教學,上電教公開課。變化從何而來?這得益于學校交流來了一位年輕的校長。
2012年,牟恒水交流到上莊小學擔任校長。他沒有抱怨學校教師隊伍的現狀,而是從手把手地教他們學用電腦開始。
牟恒水把開機、上網、下載教學資源任務都分解成一個個步驟,打印出來貼在每一位老師的電腦屏幕下方。同時,他利用業余時間指導培訓,誰有問題,他就會馬上過來幫忙。堅持了兩年,很多老師都可以熟練應用教學資源制作多媒體課件了。
有的老師年齡大了,不愿上公開課。牟恒水不斷鼓勵,并堅持為每位老師錄制電教公開課,有時候一上午他自己扛著錄像機連錄三節課,累得手臂酸麻,也不讓別人代錄,“因為校長親自錄課,會讓老師們覺得特別重視”。
校長交流帶活了這所山村小學。如今,學校不僅開起了音樂體育課,辦起了運動會、藝術節,還建立了計算機、攝影、布藝等13個興趣小組,開設了勵志、感恩、行為規范、多才多藝小名士風采展示等校本課程。
“校長是學校發展的關鍵人物和主導力量。青州近年來實行校長任期交流制度,校長、副校長一般5年交流一次,激發了學校發展的活力。”青州市教育局局長徐繼中說。
青年教師在這里安居樂業
“剛來農村學校,也是有點不甘心。”家在外地的孔凡華2009年大學畢業后來到青州市邵莊初中。一來報到,學校就給他安排了一位師傅,兩個人打對桌“青藍結對”,師傅事無巨細幫助他適應教學生活。
一年下來,孔凡華就聽了其他老師的100多節課,滿滿記了四大本筆記。在師傅的指導下,孔凡華也開始摸索自己的教學風格和特色,還建立了“一幫一”學生導師制。第一年結束時,孔凡華就評上了全市優秀青年教師;到了第三年,孔凡華自己也開始結對幫扶新來的教師,并被評為全市優秀指導教師。
專業成長讓青年教師“樂業”,個人生活方面的問題也有人幫他們打理。“婚前一間屋,婚后一套房”,根據青州市農村青年教師安居工程,新教師每人都安排一間宿舍,先讓他們有著落,結婚后每人再安排一套周轉房。
外地來的教師找對象、結婚怎么辦呢?不用急,工會還有專門的“喜事理事會”。孔凡華就是在“喜事理事會”活動幫助下,找到了心儀的對象管洪梅。2013年秋,小兩口只掏了4萬元,就高高興興地住進了80平方米的新樓房。
近5年來,青州共招考新教師1031名,八成以上都補充到了農村學校,改善了師資結構。從開始,青州還創新教師招考模式,按照學科崗位需求,直接到部屬、省屬師范院校選招優秀畢業生,改變了“招兵的不用兵”的問題,大大提升了新教師的整體素質。
職稱待遇向農村傾斜
農村教師工作條件差、待遇低、評職稱難,這也是難以留住優秀教師的重要因素,但青州市王墳鎮南道村如心愛心小學的校長陳華玉和幾位老教師,都很滿足。“我們在全市基本工資待遇統一的基礎上,還享受農村教師補貼,新教師補貼起點每月150元,50多歲的老教師每月光補貼就有700多元。”陳華玉說。
職稱評聘向農村教師傾斜,青州也是說到做到。“我2003年就評上了一級教師,但一直聘不上,一想起來就感覺心里拔涼拔涼的。”王墳鎮傳泰小學即將退休的老教師李學安說。沒想到,2013年,借著職稱評聘向農村教師傾斜的東風,李學安聘上了一級教師。“職稱待遇向農村教師傾斜的政策,終于在我們這里落實了!”李學安高興地說。
據統計,青州農村教師中級以上職稱的占到了48.45%,市直教師中級以上職稱的也只占到了47.92%。從開始,青州職稱評聘進一步向農村教師傾斜,當年全市評聘的中高級教師職稱比例,市直學校教師下降到了21.9%,農村學校則上升到了78.1%,進一步調動了農村教師的積極性。
在3月底公布的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中,青州市榜上有名。徐繼中介紹說,青州還將進一步提升農村教師綜合素養,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進一步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
“邵莊鎮地處偏遠,但近三年來我們招的42名青年教師卻無一流失。”青州市邵莊初中副校長李漢富說,“因為我們不僅要留住人,還要留住他們的心,讓他們能在這里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