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岡中學根本就沒有“沒落”,而是從以前的畸形狀態逐漸回歸正常。超級中學“神話”的破滅,對基礎教育來說是一件好事。
■熊丙奇
不少輿論對黃岡中學的“沒落”感到惋惜,還有的希望黃岡中學能重現昔日的輝煌。在筆者看來,黃岡中學根本就沒有“沒落”,而是從以前的畸形狀態逐漸回歸正常。超級中學“神話”的破滅,對基礎教育來說是一件好事。
對于黃岡中學這樣的超級中學,輿論的態度一直很糾結。從本質上說,超級中學是應試教育和地方政府高考政績工程的畸形產物,超級中學通常靠政策優惠(允許跨地區招生搶生源)、封閉式管理、高強度訓練來實現高升學率的目標,但是,由于超級中學的高考升學成果十分“耀眼”,因此,很多家長對超級中學十分追捧。而不少輿論也對超級中學很是“膜拜”,一提到某一中學,就會贊其培養了多少狀元,每年有多少學生考上北大清華,似乎這就是高中辦學的成功。近年來,還有排行榜機構制作全國頂尖高中排行榜,采用的指標就是學校培養的全省“狀元”數,按照這種排行邏輯,一個省只辦好一所高中,把所有優質資源都集中在這所學校,不就是成為全國超級高中嗎?
另外,在鄉村地區的超級中學,還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不少人認為,鄉村地區的超級高中,為經濟不發達地區的學子提供了上名校改變命運的機會,而其實,這些超級高中并不是就在當地招生,而是全省跨地區招生,包括城市的學生也到鄉村超級中學求學,沒有超級中學,各省考進北大清華學生的人數還是一樣。
對黃岡中學的“沒落”,輿論就充滿這種情緒。媒體在報道時,就把它的“沒落”與發達地區學校的“崛起”對應,認為是人才流失導致學校衰敗。呼吁重視鄉村教育沒有錯,但以鄉村超級中學的“沒落”說事,是邏輯混亂,難道一個省在某個鄉村地區有一所超級中學就能說明這個省的鄉村教育很強嗎?一個省有更多優質高中學校給學生選擇,而不是大家都盯著一兩所學校,這不是能更好地緩解擇校焦慮嗎?
我國各地發展基礎教育,不是要打造一所匯聚所有優質生源,囊括北大清華在全省招生名額的超級中學,而是要促進均衡發展,給各校更大的辦學空間,也給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超級中學不是中國基礎教育的出路,而是死路。一方面,超級中學的存在,不但擠占其他學校的辦學空間??由于優質生源都集中在超級高中,其他學校的學生缺乏對本校的認同感,還讓當地辦學亂象紛呈,對應超級中學,是違規招生以及義務教育階段的重點校、重點班屢禁不止;另一方面,超級中學為維護自己的江湖地位,會狠抓升學率,這會給其他學校很壞的示范,應試教育也越演越烈。
當然,要讓輿論擺脫糾結,必須改革高考升學制度和評價體系。目前的升學制度,還是用學生的高考科目分數從高到低排序進行錄取,因此,大家必然關注狀元,關注高考分數,關注一所學校的名校升學率,學校對學生的教育就會集中在知識教育,其他與升學無關的教育就不被重視。在這種制度之下,地方政府就免不了有打造高考升學高地的沖動,一所超級中學“沒落”,還有更多超級中學冒出來,只有全國各地,都不再有超級中學,基礎教育才有良好的生態。 (作者系研究院副院長)
別急著為黃岡中學走下神壇叫好
教育均衡,不是打破舊的“神!、建立新“神校”的均衡;教育公平,也不是要拿舊有的教育模式風水輪流轉的公平。
■鄧海建
榮耀了近30年,讓眾多家長和學生擠破頭都想進的黃岡中學在高考改革、新課標改革、奧賽與高考脫鉤的過程中,漸漸失去了優勢,一度被認為“神話”不再。有網友說,黃岡中學也有今天。這話并不算刻薄,其實寓意雋永。
當然,難免有人會歡欣鼓舞于“新黃岡現象”,認為這是教育均衡與公平的最佳隱喻。不過,這樣的樂觀有點理想主義的天真??就像一個胖子,忽然體型苗條了,于是就有人覺得周邊吃不飽的人,從此都過上了山珍海味的生活。這邏輯,實在令人不知所以。
傳統名校走下神壇是大勢所趨,但究竟是怎么“下來”的,不同路徑有不同的意思。目的正義,從來就不代表程序正義。說得再具體一點,黃岡中學的今天,究竟跟教育均衡有多大關系,恐怕不能靠臆想來勾兌!包S岡神話”的破滅,需要注意幾個細節:第一,擴招稀釋了優質生源優勢。2004年,黃岡中學從位于市區的老校區搬入了位于開發區的新校區,新校區比老校區的占地面積大好幾倍。擴建與擴招的壓力下,師資與生源“雙流失”,在這樣的基礎上,要續寫奇跡,回天乏力。第二,一輪輪教育改革消弭了傳統話語權。如分省自主命題后,黃岡中學的領軍地位被動搖,舊的格局被打破,洗牌重組之后,還要保持遙遙領先的位置,實在成了不可能完成之任務。
“內憂外患”,是黃岡中學沒落的客觀原因。我們更得看到,這種“沒落”在中國的超級中學方陣中,實在屬于小概率事件。黃岡中學走下神壇,跟教育均衡關系不大。道理很簡單,這些年,被稱為“高考夢工廠”的多所超級中學,不僅日子扶搖直上,甚至還開起了“分店”。如最近云南衡水實驗中學呈貢校區在昆明成立,這標志著有“超級中學”之稱的衡水中學走出河北省,正式進駐云南。凡此種種,你能說黃岡中學改變了什么呢?
下面這些追問,同樣無可規避:一則,如果黃岡中學的沒落真是契合公共利益的美事一樁,為何在黃岡上上下下,都將這所中學走下神壇視為“丟臉”?二則,如果這種沒落是教育均衡的結果,那么,為什么流出的優質師資與生源,扎堆集中去了省會重點中學,且這種“向上集中”的趨勢,形成了新的惡性循環?
更要命的是下面這個問題:如果縣市級重點中學的“坍塌”,換來的是經濟發達區域中學的“異軍突起”,這對于向上流動能力有限的窮孩子來說,對于打破貧困代際傳遞的社會愿景而言,究竟是幸運、抑或更大的不幸?有研究稱,中國重點大學里的農村學生比例自1990年代開始不斷滑落,重點研究型大學里農村生源比例一路走低。能佐證這一結論的,還有北大清華等名校農村生源的具體比率。
這是我們不得不正視的現實:黃岡中學沒落了,但“超級中學”集團并未走弱,少數地方部門對教育政績的態度更未有絲毫改觀。教育均衡,不是打破舊的“神!、建立新“神校”的均衡;教育公平,也不是要拿舊有的教育模式風水輪流轉的公平。從這個意義上說,請別急著為黃岡中學走下神壇叫好。對于中國基礎教育走勢的研判,既要樂觀,更要理智。 (作者系媒體評論員)
▶▶網友觀點
@luckyzero0O:一個優秀的學校不是有幾個“狀元”就能概括的,前幾年的新聞還在嫌棄“狀元”進入社會都沒能找上好工作,現在又在這里嫌棄學校不出“狀元”。一個學校是不是神話,請不要僅僅拿出了幾個高考“狀元”來說話。高中教育不是精英教育,出高考“狀元”固然好事,但最好就是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
@山涯望月:這是中國教育的一個縮影,學校以“狀元”、升學率為目標,以應試為主,偏離了教育的初衷;政府以投資理念看待教育,看不到投資回報,對教育的投入少。什么時候所有的孩子才能享受平等的、以人為本的真正教育呢?
@明foreverItachi:黃岡中學和你所想的真的是完全不同的教育模式。作為一個從黃岡中學畢業的學生,我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你,我們學校很注重素質教育,我在那里學習生活都很快樂,請給它多一點的包容和時間,讓它變得更好。
@行者-無疆??:看到這個話題有點悲哀,中國并不缺高考“狀元”,黃岡也不稀罕應試教育帶來的“黃岡神話”,黃岡中學雖然在外人眼里沒落了,但是依然在培養很多未來的優異人才。黃岡中學是中國教育從應試教育轉型為素質教育的模范,這才是真正值得稱道的。
@中華古建筑文化:真正的教育是讓學生認識自己,認識社會,讓他們懂得如何擁有正確的價值觀,讓他們獨立思考,學會做出選擇。沒有“狀元”也不見得失敗吧,教育是否成功,不是一個“狀元”就能說明問題的。
@NICOANAN:中國的教育也是時候轉轉型了,經濟都在轉型,之前那種教育模式真的“荼毒”了不少孩子,想知道曾經的“狀元”現在還好嗎,在做什么。讀書的好壞,學生所謂的等級層次早已不是衡量一個人成功、出息的標準了。
@最愛涼爽的秋:黃岡中學從未以神話自居,曾經的王冠也是你們加上去的。如今全國開始搞素質教育,“有錢便有素質”的現象并不少見,可是黃岡呢,這個曾經的革命老區的教育依然處于相對落后的狀態,為什么落后?沒錢導致了優質師資力量以及生源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