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強
“行政權力運行到哪里,監督就要落實到哪里;財政資金運用到哪里,審計就要跟進到哪里。”教育部財務司有關負責人3月20日對記者說。為充分發揮直屬高校內部審計的“免疫系統”作用,教育部印發了《關于加強直屬高等學校內部審計工作的意見》,要求直屬高校健全內部審計工作領導機制,學校主要負責人直接領導內部審計工作,設置獨立內部審計部門,不受其他機構和個人的干涉。
近年來直屬高校內部審計制度實施得怎么樣?和以往關于直屬高校內部審計的規范性文件相比,《意見》提出了哪些新要求?有什么新的特點?對社會高度關注的直屬高校一些重點領域,《意見》提出了哪些審計要求?
原有“免疫系統”存在幾大缺陷
教育部財務司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同2009年相比,,教育部75所直屬高校審計機構共完成審計項目3萬多項,增長42%;審計資金總額3000多億元,增長80%;促進增收節支13000元,增長33%;提出審計建議近9000條,增長83%;制定內部審計制度200多項,增長36%。
該負責人表示,自2004年教育部修訂頒布新的《教育系統內部審計規定》以來,教育部各直屬高校相繼建立了內部審計制度,在提高資金資產使用效益、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等方面都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當然,當前直屬高校內部審計工作與國家對內部審計工作的要求、與高校對內部審計工作的需求都還不能完全相適應,‘免疫系統’作用發揮得還不夠充分。”該負責人對記者說,這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一是審計力量不足,業務能力不強,審計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二是審計業務范圍較窄,審計領域有待進一步拓寬;三是審計站位不高,審計結果運用有待進一步加強。
隨著4%目標的實現,直屬高校財政投入力度不斷加大,加強監管的任務越來越重。隨著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深化,直屬高校辦學自主權不斷擴大,必須進一步規范和加強內部審計工作,使其成為直屬高校健康發展的自身“免疫系統”,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