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唐山豐南區進行了精心的制度設計和摸索,把農村學校充滿活力的中青年教師、比較成熟的骨干教師留住,提升他們職業認同感,穩定而強勁的師資讓農村學校充滿活力。
■本報記者 王友文
如今,不少縣區的教育行政部門都面臨著這樣的難題:城區學校教師處于超編狀態,而且一波又一波教師進城的壓力每年都會襲來;而另一方面,農村學校的中青年教師特別是好不容易成長起來的骨干教師留不住,均衡發展被卡在城鄉師資失衡上,動彈不得。
難題何日能破解?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用實踐給出了答案。如今在該區,農村教師隊伍相當穩定。“去年我們面向全區為城區學校招聘15名小學語文教師,報名的只有14人。很多時候只能勉強開考,教師對進城這事都很冷靜、很理性。”該區教育局紀委書記王樹齡說。
不僅僅是農村教師不再熱衷進城,近年來當地在農村教師隊伍建設上做了一番文章,穩定而強勁的師資讓農村學校充滿活力。
留住骨干 補足新鮮血液
農村教師隊伍齊整起來
豐南地處唐山主城區南部,雖說是區,但是縣域特性明顯。全區16個鎮街當中,街道只有一個,80%的人口居住在農村,農村教育占了絕對大頭。
在邁向優質均衡的道路上,最關鍵的環節在哪里?“是師資,只有建設一支整齊、穩定并充滿活力的師資隊伍,才能實現每所農村校都發展,均衡才能做得更真。”該區教育局局長董國才說。
怎么才能充實農村教師隊伍?“一個靠補充,另一個很關鍵的手段是留住。”王樹齡說,必須要把那些充滿活力的中青年教師、比較成熟的骨干教師留住,農村學校才能真正解決好老的偏老、少的偏少的現實。為此,豐南區進行了精心的制度設計和摸索。
通常而言,一線任教教師的收入由崗位工資、課時費和獎勵性績效工資組成,豐南區首先在待遇上動起了腦筋,全區所有教師如果離開一線,在本校或區內其他學校尋個相對清閑的位置,工資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