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不卡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亚洲一本色道 AV,免费观看的AV在线播放

南昌航空大學入學指南學費及報名時間宿舍分配入學考試科目

思而思學網

南昌航空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工理文管經法教藝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學校始終堅持“育人為本,質量立校,人才強校,開放興校,特色發展”的辦學理念,扎實推進內涵建設,穩步提高教學質量,是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高校。2009年被確立為博士學位立項建設預測單位。

1.辦學歷史:南昌航空大學創建于1952年,是全國首批具有學士學位授予權單位。1985年開始培養碩士研究生,1990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先后隸屬于航空工業部、航空航天工業部、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1999年開始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政府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是江西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的高等學校。

2.辦學特色:學校秉承“日新自強、知行合一”的校訓、“勤奮、文明、求實、創新”的校風和“團結自強、拼搏向上”的昌航精神,堅持“立足江西、面向全國,服務地方、服務國防”的服務面向,以航空國防需求為導向,積極服務國家航空工業和江西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擁有航空、國防類及相關專業25個,占學校所有專業的39.7%,擁有飛行器設計與工程、飛行器動力工程、飛行器制造工程(航空維修工程與技術方向)、飛行技術、表演專業空乘方向等航空特色專業。目前,學校已經初步建成工科優勢明顯、航空特色鮮明的本科高校。

3.辦學條件:學校位于“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的英雄城??南昌。校園環境優美,擁有前湖校區、上海路校區、共青城校區等3個校區,占地面積3000余畝。校舍建筑面積近100萬平米。擁有教學、科研設備3.4萬多臺套,儀器設備總值約4.4億元。圖書資料188多萬冊,數字資源總量3.3萬GB,中外文期刊2146種。體育活動場地面積達12.4萬平米。

4.機構設置:學校設有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航空制造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飛行器工程學院、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測試與光電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體育學院、土木建筑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文法學院、音樂學院、軟件學院等16個專業學院,有國際教育學院(國際合作與交流處)、繼續教育學院、國防生教育學院等3個管理型學院,以及1個獨立學院科技學院。學校擁有“江西省測試技術與控制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西省航空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1個國家級工程實驗室,21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研究中心)和省級重點基地,其中2個江西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擁有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9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5.學科專業:具有1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覆蓋了67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并具有14個工程碩士領域和3個(公共管理碩士、藝術碩士、翻譯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現有63個本科專業,其中5個國家級特色專業,8個省級特色專業,1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6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5個國防特色學科。學校入選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獲批6個國家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6個江西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

6.人才培養:學校具有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資格,被列為江西省博士學位授權立項建設預測單位。與西北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湖南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聯合培養博士生。學校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精品課程1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1門;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4項,省級教學成果獎67項;獲國家級規劃教材8部,省、部級優秀教材40部。擁有3個校企共建的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擁有校外實踐(實習)基地217個,其中與中國南方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聯合申報的工程實踐教育中心獲批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學校為海軍培養國防生,國防生培養的“昌航模式”成功獲批為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教育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聯合發文向全國推廣我校培育國防生工作經驗。2012年,學校飛機制造技術專業被列入首批定向培養直招士官生專業。

學生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近五年,共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競賽獎1644項,大學生受理專利581件、授權390件,大學生發表論文760余篇,累計獲得“國家級、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230項。榮獲第十三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決賽一等獎、國際2015CORE可再生能源技術頂尖設計大賽特等獎、“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銀獎2項、第五屆中國教育機器人大賽一等獎、第30屆美國匹茲堡國際發明展金獎等榮譽。大學生科技創新團隊“環境光催化及資源循環利用團隊”榮膺“小平科技創新團隊"稱號。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命名為第三批江西省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創建單位。

7.科學研究:“十二五”以來,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近7000篇,其中SCI、EI、ISTP檢索2300余篇,CSSCI檢索260余篇;獲國家專利授權973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420件;出版論著97部、教材171部。獲批國家杰出青年基金1項,國家優秀青年基金2項,其他類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91項,國家社科基金20項。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項目2項、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招標項目、教育部人文一般項目、教育科技項目和優秀人才項目等20余項,承擔和參與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子項目、“973”、“863”計劃子項等近20項。承擔國防科研計劃項目100余項,江西省重大科技專項等各類省部級項目500余項。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1項(參與),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1項。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66項。羅勝聯教授榮獲2012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8.師資隊伍:學校現有教職工20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1279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401人、碩士學位教師752人,約占專任教師總數的90%;博士生導師25人,碩士生導師590余人;有雙職雙聘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5人; 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國家“*”1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人,中國科學院“*”1人,全國優秀教師5人;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34人;省(部)級學科帶頭人48人,省(部)級中青年骨干教師74人;“井岡學者特聘教授”2人,江西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層次人選39人,江西省“贛鄱英才555工程”人選23人,江西省教學名師17人,江西省杰出青年培養計劃22人,江西省文化名家1人。

9.招生就業工作:學校面向全國28個省、直轄市、自治區招生,其中在14個省份一本招生,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3萬余人,其中本科生2萬余人,研究生1798人。建校以來共培養各類畢業生12萬余名。學校與航空、航天、民航等大型企事業單位和20余個城市人力資源部門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近年來,有30%以上畢業生服務于國防軍工企事業單位和各大民航公司。學校連續獲江西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評估優秀等級”等榮譽。

10.國際合作:學校大力推進國際合作與交流工作。與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烏克蘭等17個國家的60多所高校建立了穩定的校際合作關系。近年來,有800余名學生分赴英、美、法、澳、日等國高校交換或交流學習。學校先后與英國、澳大利亞、美國等國大學合作舉辦本科層次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在校項目生突破1000人。積極發展來華留學工作,于2011年獲得“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培養單位資格,目前中國政府獎學金留學生27人。同時我校可接收“中國政府專項獎學金-支持地方政府學歷生獎學金”、“中東歐學分生獎學金”、“江西省政府外國留學生獎學金”等多項獎學金資助來華留學生。,獲全國來華留學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學校開設了航空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文化、工商管理和土木工程四個本科、研究生層次的全英文授課專業。現有來自非洲、南亞、東南亞34個國家的學歷留學生165名,中法人文交流短期交換生16人。

11.民生工作:學校注重民生工作,推行教職工“健康工程”,建立了以“獎、勤、助、貸、補”為基礎的“他助、自助和助他”資助工作體系。愛心人士和企業設立社會獎助學金近20項。學校榮獲“2015年全省共青團工作優秀單位”稱號,先后榮膺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和全省“五四紅旗團委”稱號,校學生會獲評全省“五星級學生會”。

12.社會聲譽:學校曾榮獲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全國軍訓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進集體、江西省文明單位、江西省先進基層黨組織、江西省校園建設先進單位、江西省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全省國防科技工業新聞宣傳工作先進單位、國防科技工業全國軍工文化教育基地等榮譽稱號。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