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江西高考試卷難度點評
2015年高考數學試題(全國新課標1卷 ×理)的難度,總體來說較()穩中求變,難度略有下降,沒有偏題怪題。試題突出了對數學思想方法和能力的考查,考查的知識點綜合性較強,對于題型來說,大多是常見題型,求解方法也是靈活多樣。
一、 試卷總體評價:總體穩定,局部創新
2015年高考數學新課標全國1卷是以《課程標準》、《考試大綱》為依據,試卷的結構保持了新課程高考數學試卷的一貫風格,試題設計體現了“大穩定、小創新”穩健、成熟的設計理念。2015年試卷仍然注重基礎,貼近中學教學實際,在堅持對高中數學五大能力(空間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論證能力、運算求解能力、數據處理能力)、兩個意識(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考查的同時,也注重對數學思想與方法的考查,體現了數學的基礎性、應用性和工具性的學科特色。以支撐學科知識體系的重點內容為考點來挑選合理背景,善于應用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進行融合構建試卷的主體結構,在新課程新增內容和傳統內容的結合處尋找創新點,考查更加科學。
二、 試卷結構
2014?2015年考點與分值統計如下表:
模塊 | 考點 | 分值 | 2015年分值 |
代數 | 集合與函數 | 20 | 22 |
排列組合及二項式 | 5 | 5 | |
統計與概率 | 17 | 17 | |
算法 | 5 | 5 | |
導數及應用 | 12 | 10 | |
數列推理 | 17 | 12 | |
不等式 | 5 | 5 | |
復數 | 5 | 5 | |
常用邏輯用語 | 0 | 5 | |
幾何 | 解析幾何 | 22 | 17 |
立體幾何 | 17 | 22 | |
三角與向量 | 三角函數與解三角形 | 10 | 10 |
向量 | 5 | 5 | |
選做題 | 幾何證明選講 | 10 | 10 |
坐標系與參數方程 | 10 | 10 | |
不等式選講 | 10 | 10 |
三、 試題分析:結構穩定、計算量稍有下降
1、試題的數量和題型沒有發生變化,仍然以12道選擇題、4道填空題、5道解答題、3道選考題的形式出現,保持穩定。從考試的內容上和一樣仍然以函數、 三角函數、數列、概率、幾何、導數等重點知識為主,在分值上占有較大比例。這集中體現了重要內容重點考查,主干知識反復考查的原則,例如:17題(數列)、18題(立體幾何),19題(概率)、20題(解析幾何)、21題(函數)以及22?24(選考題)這些沒有發生變化,只是在排列順序上,從難易程度上作了適當的調整,體現了考點不變、考法變化的思想,既符合考生的學情,也符合考試說明和大綱的要求。
2、相對于而言,2015年考察了邏輯用語這一知識點,立體幾何知識相比略有增加而解析幾何的考察要求有所降低,總體考點基本不變,計算能力的要求略微降低,體現了穩中有變的原則。
高考首日,考生和老師反映,語文較容易,數學有點難。
“我現在還沒看到試卷,但是聽到孩子們考完語文后比較高興,應該語文全國卷比較容易,但數學全國卷應該有一定難度,一些孩子出來后愁眉苦臉。”江西師大附中高三年級組組長丁玲說。
“語文確實比較簡單,但是數學我粗略看了下,有些題考生都空著,或者寥寥幾筆。”南昌市二中教師許永富告訴記者,當天他在南昌二中考點巡考,粗略了解了全國卷的難度。
據悉,因為12月省教育考試院要求,2015年高考我省首次采用全國卷,部分高三學生已開學3個多月才得到消息,一度有些不適應。多名高三年級組長和任課教師認為,對比全國卷與江西卷,孰難孰易,因人而異,重要的是,教師和學生應針對全國卷進行調整,盡快適應。記者獲悉,當時大部分學校都緊急修改了教學計劃,動員教師比對江西卷和全國卷的區別,針對兩者變化進行了教學思路上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