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前推出的、被業內人士稱之為“排浪式”系列中高考新政,劍指擇校熱等頑疾,在贏得贊揚的同時,也讓人們有了更多的期待。從以往其他省份的教改實踐看,改革是否成功,不能僅以動機、規模和力度來論,作為教育“消費對象”的學生和家長們能否“實際獲得”,才是判斷各項改革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
從歷史上看,教育改革多數初衷不能說不好,不少改革力度也不能說不大,但真正落實到學生和家長身上,其真實獲得感如何卻值得考問。以減負為例,僅是出臺的各級各類條例,如果全國各個省份都羅列起來,估計用“多如牛毛”來形容也不算太過分,這其中,有不少條例和規定甚至極其嚴苛。但政策是一碼事,學生和家長的實際感受又是一碼事。
今年清明節前夕,有媒體報道了一位媽媽的糾結:“我是一個三年級小學生的媽媽。在孩子度過了不適期后,我欣喜地發現,現在的學校與自己上學時已經完全不同了:孩子們寫生字,很少再抄十遍二十遍了;寒暑假作業也只需學生上交結合學過的知識手繪的‘小報’了。但是,隨著欣喜越來越多,我的煩惱也隨之增多。我發現,那些讓我欣喜的改變必須建立在我越俎代庖、全身心幫助孩子上面。相比之下,我要操的心比我父母多了幾十倍!弊詈,這位家長發出感慨說:“現在的學校教育是在逼著其中一個家長辭職回家。”
其實,有這種感慨的家長恐怕不在少數。筆者不久前曾聽一位出租車司機感慨,說他的孩子考取了北京一所著名的高中,孩子才上高一,已經不得不每天熬夜做作業到10點甚至更晚,這位司機師傅在擔憂自己孩子健康的同時,對教育甚至質疑:“我們的教育是否出現了問題?”
是的!當教育改革的口號一再響起,看著學校教育不再聚焦于搶生源,并逐漸摒棄落后的教育教學方式,越來越注重減負、注重體質健康。應該說,沒有幾個教師、家長不贊成的。但問題是,教育變革的美好初衷如果要以教師、家長犧牲其額外的工作和休息時間為代價時,人們就有理由質疑:這樣的改革是否走偏了方向?
好的改革應該既重過程也重結果,應是過程和結果的統一。但現實是,我們教育領域的不少改革是以“犧牲”乃至“逼迫”學生或者家長就范為前提的。再以減負為例,實際上,減負新政帶給家長的糾結還不算大問題,真正的問題在于:學生雖然在學校的課業負擔減輕了,但由于競爭壓力仍在、合理分流的渠道不健全,于是,各類輔導班、特長班就填充了學生的課外時間,造成學生的負擔實際上不降反增。學校教育這一方在不斷促進教育公平,而家庭教育那一面卻因投入不均衡而帶來學生受教育機會和結果不均衡的新問題。
讓學生和家長們真正有實際的獲得感,這不僅應成為所有教育改革的出發點,也應該是歸宿處,并在改革實踐中成為判斷改革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當然,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我們的教育改革,實施前必須進行深入的田野調查和周密論證,廣開言路,征求多方意見。不能僅憑一片好心,就期望贏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