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北京化工大學招生網和江西招生考試院公布的錄取數據,江西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績在556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26528名左右,才可以考上北京化工大學,不過每年北京化工大學在江西招生人數不同、試卷難度也不同,所以錄取的分數也不會相同。
一、江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北京化工大學
1、江西高考2022年考生上北京化工大學(中外合作)的理科最低分需要55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9518名;
2、江西高考2022年考生上北京化工大學的理科最低分需要57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518名;
3、江西高考2021年考生上北京化工大學的理科最低分需要59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812名;
4、江西高考2020年考生上北京化工大學(中外合作)的理科最低分需要56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6528名;
5、江西高考2020年考生上北京化工大學的理科最低分需要60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963名;
6、江西高考2022年考生上北京化工大學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7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510名;
7、江西高考2021年考生上北京化工大學的文科最低分需要61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052名;
8、江西高考2020年考生上北京化工大學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8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022名;
二、北京化工大學在江西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北京化工大學在江西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江西 | 理科 | 本一 | 556 | 19518 | 教育部 |
2022 | 江西 | 理科 | 本一 | 578 | 10518 | 教育部 |
2022 | 江西 | 文科 | 本一 | 575 | 2510 | 教育部 |
2、2021年北京化工大學在江西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江西 | 理科 | 本一 | 568 | 19991 | 教育部 |
2021 | 江西 | 理科 | 本一 | 595 | 9812 | 教育部 |
2021 | 江西 | 文科 | 本一 | 611 | 2052 | 教育部 |
3、2020年北京化工大學在江西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江西 | 理科 | 本一 | 564 | 26528 | 教育部 |
2020 | 江西 | 理科 | 本一 | 609 | 8963 | 教育部 |
2020 | 江西 | 文科 | 本一 | 589 | 2022 | 教育部 |
首次志愿和征集志愿的區別
首次志愿投檔錄取結束后,可能會有一些招夠人數的院校,考試院就會公布缺額院校及專業名單,這時候沒有被錄取的考生就可以網上填報征集志愿了。也就是說,征集志愿填報的都是首次志愿錄取結束后的缺額院校及專業。
在填報時應注意對比一下高校的補錄計劃數和該批次的考生人數,以減少競爭性;對要報讀的學校須慎重研究,雖然很多優質的外地院校由于生源嚴重不足而參加補錄,但也有不少是外地高校通過新辦、合辦、調整等方式擴大辦學規模,個別存在名過其實的現象;不要相信招生中介而去花錢買分,更不要因此錯過補錄機會,誤了學業。
什么是征集志愿“征集志愿”是指對于第一批至第四批第一志愿錄不滿額的院校,在每批次第一志愿錄取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試院向社會公布院校招生缺額計劃,考生再根據缺額計劃在當地招生辦填報“征集志愿”,這樣使得第一志愿錄取時落選的考生有第二次重新填報志愿的機會。
征集志愿是在統一招生完之后就進行的,時間一般在統招之后補錄之前。征集志愿表是根據各個省各個地方的具體情況而定。征集志愿是給掉檔同學的又一次機會,凡是參加高考的同學應該時刻關注這些信息。
征集志愿也要認真對待,填報第一志愿也應慎重考慮,有的省份的征集志愿都是平行志愿,同樣也應該把最好的選擇填在第一個。
定向招生的利弊
定向招生的好處:
1.由中央財政負責安排免費師范生在校期間的學費、住宿費,并發放生活補貼;
2.到中小學任教的每一位免費師范生都有編有崗;
3.免費師范生在協議規定的服務期內可以在學校之間進行流動,有到教育管理崗位工作的機會。
定向招生的壞處:
1.不履行協議須交違約金;
2.畢業前不得考脫產研究生。
三、北京化工大學學校介紹
北京化工大學創辦于1958年,原名北京化工學院,是新中國為“培養尖端科學發展所需的高級化工技術人才”而創建的一所高水平大學。作為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國家“211工程”和“‘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院校,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北京化工大學肩負著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和基礎性、前瞻性科學研究以及原創性高新技術開發的使命。 北京化工大學經過60余年的建設,已經發展成為理科基礎堅實,工科實力雄厚,管理學、經濟學、法學、文學、教育學、哲學、醫學等學科富有特色的多科性重點大學,形成了從本科生教育到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流動站以及留學生教育等多層次人才培養格局。目前,學校共設有15個學院,在校全日制本科生約15300人,研究生約8100人(其中博士約1100人),函授、夜大等繼續教育學生約2700人,留學生約460人。 學校師資隊伍實力雄厚。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現有教職工2600余人,其中兩院院士11人(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名、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1名、雙聘院士4人),其他國家院士6人,教育部“*獎勵計劃”特聘教授14人、青年學者3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4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獎者24人,“973”首席科學家8人次,國家“*”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0人、教學名師3人、青年拔尖人才5人,“國家級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獲得者5人,全國優秀教師9人,全國模范教師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30人(其中在崗30人),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1人,“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獲得者2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9人,“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8人,“首都科技領軍人才”獲得者5人,“北京市級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獲得者32人,北京高校優秀本科教學管理人員1人,北京高校優秀本科育人團隊1個,教育部跨(新)世紀優秀人才69人。 學校學科實力穩步增強;瘜W、材料科學2個學科位列ESI排名前1‰,工程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2個學科位列ESI排名前1%!熬G色化學化工及材料”學科群入選國家一流學科建設行列。學,F有8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個二級學科碩士點,10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涵蓋5個二級重點學科),2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3個一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涵蓋14個二級重點學科),2個北京市交叉重點學科,3個二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51個本科專業,8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1個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4個北京市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北京高!爸攸c建設一流專業”,3個北京市一流專業建設點,13個教育部綜合改革試點專業,6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8個教育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專業;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4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15個省、部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社科類省部級基地。8個博士后流動站。 學校教學改革成果不斷涌現。現有2個國家級教學基地,1個國家級素質教育基地,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國家級虛擬仿真教學實驗中心,12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1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5個北京市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7個北京市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北京市級示范性校內創新實踐基地,1個北京市級素質教育基地;15門國家級精品課程,15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國家級虛擬仿真“金課”,4門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6門國家級線下一流課程,2門國家級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37門北京市級精品課程,8門北京市優質本科課程,1門北京市級虛擬仿真“金課”,5門教育部雙語示范課程;1部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14部“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10部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4部北京高等教育優質本科教材課件;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項,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9項,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37項,北京市教學成果二等獎47項;國家級教學團隊5個,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11個。 學?蒲泄ぷ靼l展迅速。承擔重大項目、解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的能力進一步增強。2001年以來,學校有32個科研項目獲得國家科技三大獎,擁有3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創新研究群體,6個教育部*創新團隊,位居全國高校前列。一大批科研成果在Nature、Science等國際頂尖學術期刊上發表,各類科研成果應用于國家尖端科技領域。2020年學校科技經費到款8.6億元,獲國內專利授權757項,國外專利11項。 學?萍汲晒D化能力不斷加強。學校把產學融合等作為重要發展戰略機遇,不斷增強“四個服務”能力,引領企業轉型升級,更好地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首都“四個中心”建設做貢獻。學?萍紙@被認定為“國家大學科技園”“北京市中小企業創業基地”和第四批“國家技術轉移示范機構”?萍籍a業擁有近20個與教學、科研緊密結合的科技產業實體,依托學?萍己腿瞬艃瀯,以科技成果產業化為經營宗旨,形成了具有北化特色的高科技產業,在生物化工、日用化工、精細化工、化工新材料等領域已形成系列技術和多種產品。近年來,結合校內優勢學科、地方經濟發展戰略和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提升的需求,學校還重點在珠三角、長三角和環渤海等地區,相繼成立先進材料、工業生物技術等5個校地合作地方研究院、5個技術轉移中心和246個校企聯合研發機構。 學校國際交流合作日益廣泛。堅持“全球化發展”戰略,著力健全國際交流合作體制機制,不斷優化全球合作網絡體系,重點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學校與美、英、法、俄、德、澳、韓、日、意等48個國家(地區)的156所大學和機構建立合作伙伴關系。2020年新(續)簽校際合作協議33份,新增合作伙伴14個。建有3個北京市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研究中心)和3個北京市國際科技合作基地,5個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111計劃”);堅持以“高精尖缺”人才引進為重點,14項引智項目獲得科技部國家級“高端外國專家引進計劃”立項;在校長期任職的外籍專家共18人;積極推進學生國際化交流,與18個國家(地區)的61所高校和機構開展86項學生赴海外學習項目。繼續推進“北化-世界百強高校本碩博精英計劃”,30名優秀學生由國家留學基金委等資助赴境外進行攻讀博士學位或博士聯合培養。 學校高度重視學生就業工作。舉全校之力推進就業工作,建立了完善的就業指導和服務體系,重視對學生的全過程就業指導,積極發揮學校在畢業生與用人單位供需見面、雙向選擇過程中的主導作用。25位老師入選教育部“全國萬名優秀創新創業導師人才庫”。多年來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一直名列全國高校前茅。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本科畢業生就業率為85.34%,畢業研究生就業率為94.09%。 今天的北京化工大學,堅持以****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繼續秉承“宏德博學、化育天工”的校訓和“團結奉獻、艱苦奮斗、務實力行、博學創新”的化大精神,以“雙一流”建設為契機,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步伐,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北化力量。 (相關數據統計日期截至2020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