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環保標志的含義 :標志由三部分構成,即下方的太陽,左右的葉片和中心的蓓蕾,象征自然生態;顏色為綠色,象征著生命、農業、環保;圖形為正圓形,意為保護。
保護環境
新中國成立6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在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我國的環境保護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展迅速。經過不懈努力,環境法制建設進一步完善,環境污染治理力度逐步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得到加強,污染治理投入穩步增加,全國環境質量嚴重惡化的趨勢基本得到了控制,環境保護事業快速發展。
環境保護事業穩步發展
我國的環境保護事業始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在艱難中起步,開始走上正確的發展道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環境保護事業穩步發展。1979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使環境保護工作步入法制軌道,加快了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1983年召開的第二次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正式把環境保護確定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制定了“經濟建設、城鄉建設和環境建設要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發展,做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相統一”的指導方針,明確了“預防為主、防治結合”,“誰污染、誰治理”和“強化環境管理”的環境保護三大政策。“八五”期間,特別是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之后,中國在世界上率先提出了《環境與發展十大對策》,第一次明確提出轉變傳統發展模式,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九五”期間,全國人大八屆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國務院發布了《關于環境保護若干問題的決定》,實施《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和《跨世紀綠色工程規劃》。“十五”期間,黨中央提出了樹立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思想。2002年,我國第一部循環經濟立法??《清潔生產促進法》出臺,標志著我國污染治理模式由末端治理開始向全過程控制轉變。“十一五”時期,國家進一步加大環境保護力度,極大地促進了我國環境保護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綠色環保手抄報圖片
儲存“綠色資本”
人們為了安坦地生活,會儲糧存錢;企業為了順利開展生產,會儲存資金和資源;人類為了維護生態安全,則要儲存“綠色資本”。 因為綠色既是生命與健康的象征,也是文明與環保的標志,更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基色。如果沒有了綠色,就會威脅到我們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地球也將面臨物種滅絕。所以,攜手共存“綠色資本”,已成為世界各國應對生態危機的共識和責任。
儲存“綠色資本”,就是植樹護綠,擴展綠化。要儲存更多的“綠色資本”,最有效的直接方法就是植樹造林。植樹造林,不僅能美化生活環境,預防水土流失,而且還能更有效地減少地球臭氧層的二氧化碳,為人類提供清潔、新鮮的空氣,改善生態環境和調節氣候。人類已意識到了儲存“綠色資本“的重要性。世界上很多國家為此設立了植樹節,通過植樹護綠等活動,增強人們的環保和綠化意識,促進人們植樹護綠的激情,以此達到儲存“綠色資本”、保持生態平衡的目的。
但是,儲存“綠色資本”,不可能憑 “植樹節”的一陣風和幾句口號就能做得好,我國仍是一個缺林少綠、生態脆弱的國家,儲存“綠色資本”的工作仍然任重道遠。
儲存“綠色資本”,始于教育和實踐,重在規劃與治理。儲存是一個長期累積的過程,我們必須把植樹護綠的科普知識編寫到中小學生的課本中去,從小教育培養中小學生“熱愛勞動的品德”、“關愛自然的情趣”和“改善環境的意識”,并積極引導他們參加各種綠化實踐活動,扭轉“要我造林”變為“我要造林”的自覺新風。同時,各級綠化和林業部門應根據各地區的氣候和土壤、適合植樹的時間、適宜種植的樹種和生態環境等因素,進行造林綠化的科學規劃,杜絕隨意種植和“做秀”現象,努力構建層次多樣化、結構合理化、功能科學化的綠色地帶。并且同步及時跟進宣傳發動、督促檢查、評比表彰和后期的養護管理等工作,擴展、保護、鞏固綠化成果。
儲存“綠色資本”,貴在傳承文化,遠在創建品牌。一樹一景躍在紙上就是一幅畫,儲存“綠色資本”,就是寓意于生活中的一幅幅動態的畫,是一件件活生生的藝術品,也是一種新興的綠色文化。因此,儲存“綠色資本”,如果要造福子孫、利于千秋,則就得要求各地區創建各地的“綠色”品牌,把本土歷史演進傳承下來的文化內涵有意識地賦予給“綠化造林”,使它擁有自己的價值體系和獨特的個性品質,給我們的后人創造更多的附加值。只有這樣,才會儲存好“綠色資本”,讓地球安下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