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在垂柳新枝的搖曳中如期而至。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作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篇一:過個綠色的清明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初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的第一句話沒說錯,今年清明節就是雨紛紛。
盡管是雨紛紛,可是,在我眼中綠色!清明。
說起清明節,我的第一個感受就是綠,清明確實是處處綠色。
“來,來,來。來吃清明團子嘍!”媽媽在餐廳里招呼我們吃清明團子。一盤子端出來,一個又一個的清明團子疊層似的你蓋我,我蓋你。看看這清明團子,整一個就是綠色,但又花得很,深的,淺的,明的,暗的……綠的難以形容。我夾起一塊來嘗嘗,嗯,有一股濃濃的清明情調。
“走,走,走。我們上山去祭拜你們的太爺爺了。”媽媽和外婆催促我們上山了。來到山腳,目之所及,滿眼都是綠色:翠竹、蒼松、綠柏,包圍了整座大山。我們向安息堂走去,一路全被綠色的藤蔓、青蔥的修竹、及人高的雜草所遮蔽,我們一邊用力撥開這濃濃的春意,一邊小心地穿行,就好像是在綠色高墻里行走。
“快,快,快,天不下雨了。我們去樓下玩去。”“好!好!”在樓下,那逼你眼睛的小草兒,簡直就要翠色欲滴。放眼四顧,遍野是綠,遍地是花。那黃如金的油菜花,白如云的蘿卜花,紫如霞的草籽花,都肆意鋪展在綠茵茵的樓下。望向遠方,還是滿眼的綠,間或閃著星星似的花兒。
清明,是綠色的海洋。綠色,是希望,是開始;綠色,是生命,是活力……清明時節的雨啊,滋養了綠意,蓬勃了生命。
篇二:過個綠色的清明節
冬去春來,今年的清明節已經到了,清明節是我國人民追憶親人,緬懷故人,寄托哀思的傳統節日,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因清明掃墓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也日益凸顯。關于文明祭祀的呼聲愈來愈高,也更加重要。這不,老師也要求我們寫一篇關于文明祭祀,綠色清明的作文呢。
我聽長輩說起,過去在這一天,要請和尚念經布道,超度亡靈,燒冥幣,獻祭品,放鞭炮。包括現在在街頭都能看到路邊還有焚香,燒紙錢的祭祀行為,這些傳統祭祀行為,雖然傳承了近千年,然而,仔細想想,也有很多不文明的地方。
比如,焚香、燒紙、放鞭炮等容易引發大火,燒毀房屋、森林,造成的經濟損失可達百萬、千萬,甚至上億元,更有嚴重的,還會導致人員的死亡。從其它角度說:“像街頭的焚香、燒紙等還會導致人員的死亡。從其它角度來說:像街頭的焚香、燒紙還會影響市容,造成環境污染,對人民的身體造成危害。我想,先人們泉下有知,也會不贊成今人的做法,也會提出反對意見的。祭奠先人沒有錯,但需要指出的是:“清明習俗承載著厚重的中華文明,也積淀了許多陳規陋習。”隨著時代的進步,在崇尚科學、反對迷信的今天,現代文明要求人們革除陋習,改變祭祀的舊方式、舊習慣。
弘揚倡導新禮儀,新風尚,提倡祭奠習俗的文明。新近出現的許多文明祭奠形式,用植樹,種花以及在祖先墓前獻一束鮮花,放一曲音樂等方式都不失為很好的祭祀方式,還有蕩秋千、踏青、放風箏等一系列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
倡導文明祭祀,改變舊習,讓更多的人了解文明祭祀;讓更多的人選擇文明祭奠,需要我們共同參與,尤其是我們這一代。
篇三:過個綠色的清明節
春,是鮮花的笑臉,把姹紫嫣紅涂抹在大地的面頰;春,是草兒睜開的笑眼,將素綠行裝披在大地的身軀上;春,是陽光溫暖的懷抱,驅散烏云,把光芒普灑向大地上的萬物。綠色充實著人間,也預示著清明節的到來。
自古就有不少詩人以清明為題大作文賦,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春。”宋之問的<<途中寒食>>“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韓?的”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各路詩人為清明寫下了千古名作,其中不乏有對清明預示春的喜,但更多的是對緬懷先人的悲。
談起清明節,我們不能不提起祭祀,各種習俗至今流傳,各種弊端也赤裸裸的暴露,我們發現了它的弊端卻一直無動于衷。
我自以為現在是真正的男女平等,但是祭祀的男尊女卑思想比法輪功還要根深蒂固。農村的祭祀和城市中的有很大的區別,紙錢,各種冥版花樣祭祀品如雨后春筍。伴隨著清明節的到來,各路商家變著花樣將財斂入自己腰包,時尚的大千世界也隨著人們各種奇異的思想進入陰間“冥版無線漏油器,豪車別墅應有盡有。墓前的灰塵漫天飛舞,春的跡象消失了。那一片剛剛含苞的花骨朵還未等待春雨的滋補已經凋零,幼嫩的小草還沒等待陽光的洗禮已經枯萎,藍天綠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灰蒙蒙的天,黝黑的水。陽光被烏云遮擋,換來一片陰暗。我們的呼喊無人問津“綠色清明節”的標志顯得那么蒼白無力。
“生的容易,養的不易,且行且珍惜。”看著各種假慈悲的祭祀,這句話閃出腦海,苦笑一下,無奈的搖搖頭,面對死去的人我們不惜花金錢買各種奢侈品,卻不愿意在人還健在的時候盡孝。長輩們辛苦的將我們養育成人難道就是為了沒有享受人生就痛苦的死去,然后在陰間注視兒女的孝道嗎?且行且珍惜,與其這樣痛苦還不如在老人還健在的時候盡一些孝道,讓他們含笑而去。綠色清明節,綠在人心。春暖花開,讓每一絲溫暖的陽光,讓每一絲綠意充實老人的心間,讓人們在以后的清明節不再假慈悲,真正懷一顆感恩的心,懷念的心緬懷先人。
看著這些我們突然想起一首歌“門前老樹長新芽,院里枯木又開花,半生存了多少話,藏進了滿頭白發……時間都去哪了,還沒感受年輕就老了,養兒育女一輩子,只為了那一聲爸媽……”
心懷感恩,讓心靈綠色,讓老人安康。
綠色清明節,不僅綠在環境,更重要的是綠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