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是我們中國非常重要的節日,人們都注重中秋的那天一家團圓賞月。在家鄉看到的月亮跟在沒有親人陪伴的地方看到的月亮又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呢?下面是關于家鄉月亮的作文,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第一篇:
人們常常說家鄉的月亮最美,又圓又亮。這是真的嗎?我雖然不太敢保證全部人都這么想,但我肯定自己是這么想的。
小時候常和兄弟姐妹在中秋節那天到樓頂或者是到岸邊去賞月,爺爺和奶奶,還有父母、叔叔們一起吃東西,一起賞月,爺爺常常說起“嫦娥”與“年郎”這對戀人,他們是因犯了罪而被迫分開的,每縫八月十五這一天他們會相聚在一起的。
看著這個又圓又亮的“家鄉”月,當然這個月亮不是我自己獨占的,而是全世界人們的。人類一次又一次地踏上月球探索,使人們知道更多關于月球的知識,當人們第一次踏上了月球,這條“路”是多么的壯觀,多么的驕傲。
月亮在哪里看都是一樣的美,用贊美的眼光去看月亮就會覺得月亮是那么純潔和美麗,就像天使一樣的純潔和美麗!
第二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取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笔前!我多么思戀家鄉那明亮的月光。
這天,天黑洞洞的,我獨自一人在綠油油的草地上散步。我閑著無料,就仰望著天空。忽然看見,天空上那一輪一輪的明月正一步一步的升上山頭,它不像常日那樣輕微的,而是像釣魚鉤一樣彎。我越看越有勁,眼睛一眨也不眨的望著天空,恨不得飛到宇宙里去看月亮。
隨著月亮的緩緩的升高,旁邊的云朵也從暗藍色變成了紫色。半個月亮掛在一棵桂樹尖兒上,好像一半橘子,黃澄澄的。皎潔的月光透過桂樹密密麻麻的枝葉,落進桂樹旁的池塘里,平靜的水面脆銀般閃著光波,閃閃爍爍的,很刺眼。
終于,月亮奮力一躍,沖破了云朵的阻擋,現出又白又圓的“臉”。剎那間,我歡呼起來:“月亮出來了!月亮出來了!”忽然,只見一片云飛來,擋住了月亮的小半“臉”,好似給她蒙上了美麗的面紗。
月亮是一個漂亮的!
第三篇:家鄉的月亮
天依舊很藍,海依舊很寬;陽光依舊刺眼,那一輪明月下的家鄉,依舊在我心間。
??題記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首連我弟弟都朗朗上口的古詩,簡單易記,但每每念起,總勾起我思鄉的無限情緒。我的家鄉并不是什么著名的旅游景點,但是我還是很愛很愛我的家鄉。每逢佳節倍思親,除了春節或者是什么比較重要的節日,否則我會老家的機會少得可以忽略不計,每年我回去的次數也就兩三次;厝ヒ矝]有多長時間,我們就馬上回來了。每當我坐在車里,看著我的家愈來愈遠,愈來愈小,直到房子變得沙粒般大小,看不清了,才肯回頭。
我從小跟著父母來到廈門念書,那個時候還覺得離開家鄉沒什么不好的,可以到城市里面念書,多好啊。但是漸漸長大了,開始懊悔那個時候我的這些想法。我怎么可以嫌棄生我養我的家鄉?
記得小時候,我和家人們回老家時,每個晚上我和姐姐們都會坐在三樓的陽臺,聊著天,別提多興奮了。我們一抬頭,就可以看見一輪明月掛在天上,很美很美。那個時候,我們總會在陽臺那,聊上整個黑夜,不開燈。我喜歡這種感覺。
我有時候會在想,如果我不是降生在這片土地,我就不會對這一片厚土有這么一份特殊的熱忱。如果我的親戚們中的一部分不是農民,也許我也不會將“粒粒皆辛苦”詮釋。如果…
感謝這些如果,沒有這些如果。
很多人都覺得農村不發達,生活條件不好,甚至有的人會嫌棄那里。不過,別人怎么想,我并不在乎。我只知道,我熱愛那片土地。有誰曾想過,如果沒有你們所說的這些“土農民”抑或是“鄉巴佬”或者更多更多不好聽的詞匯,沒有這些你們口中的社會階層的人民,你們吃什么喝什么。沒錯,他們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們,也正因為他們處于底層,所以他們撐起了這個社會。甚至有人罵粗口的時候會有意無意的說別人是“鄉巴佬”,但是你們所說的“鄉巴佬”真的是那些為人民服務而默默不問的人們么?他們不是“鄉巴佬”,他們是這個社會上最最無私,最最高尚的人!他們的心如同月光般純潔、無暇,而不像是那些所謂的“高階層人民”,他們在社會上久了,已經在潛移默化中被世俗一點一點的磨去高尚,只剩下一顆骯臟的心。
一輪明月,照亮我的家鄉,照亮他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