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招生網和湖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錄取數據,湖南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績在541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37551名左右,才可以考上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不過每年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在湖南招生人數不同、試卷難度也不同,所以錄取的分數也不會相同。
一、湖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1、湖南高考2022年考生上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的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57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353名;
2、湖南高考2021年考生上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的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56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437名;
3、湖南高考2021年考生上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的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58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725名;
4、湖南高考2022年考生上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的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54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7551名;
5、湖南高考2022年考生上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的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58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5581名;
6、湖南高考2021年考生上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的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56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9281名;
7、湖南高考2021年考生上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的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59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780名;
8、湖南高考2020年考生上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的理科最低分需要60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811名;
二、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在湖南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在湖南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湖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551 | 7281 | 市政府 |
2022 | 湖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573 | 3353 | 市政府 |
2022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41 | 37551 | 市政府 |
2022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80 | 15581 | 市政府 |
2、2021年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在湖南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湖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562 | 7437 | 市政府 |
2021 | 湖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589 | 2725 | 市政府 |
2021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65 | 29281 | 市政府 |
2021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98 | 12780 | 市政府 |
3、2020年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在湖南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湖南 | 理科 | - | 本一 | 608 | 12811 | 市政府 |
2020 | 湖南 | 文科 | - | 本一 | 612 | 2392 | 市政府 |
如何查詢自己大學學的專業代碼
高考填報志愿時,專業代碼都會刊登在學校發放的高考招生計劃里面。考生填報高考志愿必須按照高考當年的招生計劃選擇報考的院校及專業,必須填報招生計劃里面公布的專業代碼,不能填報往年的代碼。
以下幾種方法都能查到學校代碼和專業代碼:
1、去你所在省的招生考試院網站訪問一個招生考試報,上面各個省的學校在你們省的招生計劃、代碼都有的,你可以查查看。
2、招生專業目錄包括當年在本省市所有招生高校的名稱、院校代碼、招生計劃、專業名稱、專業代碼、各專業招生計劃數等。
3、每個學校里的招生簡章里就會有所有專業的代碼。因為想要獲得高考填志愿專業代碼可以從自己感興趣的大學的招生簡章里來看到。
4、有關教育部門的官網也會有高考填志愿專業代碼的有信息。
專科提前批有哪些類型院校
第一類:軍事院校、軍事院校無軍籍學員計劃、國防生計劃(專科);比如∶解放軍電子工程大學、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等。
第二類:公安、政法院校或專業(專科);比如:鐵道警官高等專科學校、中央司法警官學院等。
第三類:航海院校或專業(專科);比如:青島遠洋船員學院、武漢理工大學航海學院等。
第四類:師范院校或專業(專科);比如:東北師范大學、西南師范大學等。
第五類:體育類提前錄取公辦專科院校、體育類提前錄取民辦及獨立學院專科院校;比如:武漢體育學院、上海體育學院等。
第六類:藝術類提前錄取公辦專科院校、藝術類提前錄取民辦及獨立學院專科院校;比如:西安美術學院、西安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等。
第七類:其他院校(專科),包括國際關系學院(北京)、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北京電子科技學院、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行技術)、外交學院、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上海海關學院等。
三、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校介紹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創建于1956年,是由原北京經濟學院和原北京財貿學院于1995年3月合并、組建的北京市屬重點大學。建校60余年來,秉承“崇德尚能,經世濟民”的校訓精神,首經貿人將思想和行動凝聚為“博納敏行,知行合一”的駱駝精神,堅持“立足北京、服務首都、面向全國、走向世界”,首經貿校友遍布海內外,成為服務國家和北京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首經貿校本部位于豐臺區花鄉,以全日制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為主,紅廟校區位于朝陽區紅廟,以留學生和非全日制教育為主。 60余年來,學校已發展為一所以經濟學、管理學為重要特色和突出優勢,并擁有法學、文學、理學和工學等六大學科,各學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北京市屬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學校共設城市經濟與公共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學院、經濟學院、會計學院、勞動經濟學院、文化與傳播學院、管理工程學院、財政稅務學院、法學院、金融學院、統計學院、外國語學院、華僑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國際經濟管理學院、體育部、國際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商務學院等19個教學單位。擁有4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及相應的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7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領域)。 學校現有在籍學生16408人,其中本科生10611人,碩士研究生3665人,博士研究生540人,學歷教育留學生383人,成人教育學生1209人。本科生高考錄取分數線、畢業生就業率、畢業生起始年薪、與專業相關度、職業發展空間等指標評分都遠高于北京地區高校平均水平。 學校現有教職工1580人,專職教師1003人,其中,教授等正高職專業技術人員192人,副教授等副高職專業技術人員433人。博士生導師142人,碩士生導師579人。一批教師獲得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個人、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等榮譽稱號,獲評國家及北京市教學名師,入選“*”特聘教授、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劃、北京市“高創計劃”等人才計劃。學校從2006年起開展教師職業生涯規劃工作,并在國內高校中率先成立了教師促進中心(OTA),是北京市最早開展教師職業生涯規劃與教師職業促進的教師自治組織。 學校一級學科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統計學獲批北京市高精尖學科。應用經濟學下屬二級學科勞動經濟學獲批國家級重點學科,并入選教育部“特色重點學科項目”。應用經濟學、統計學獲批一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企業管理、會計學獲批二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管理科學與工程獲批一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政治經濟學等7個學科獲批二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 經濟學、勞動與社會保障、統計學、人力資源管理等專業獲批國家級特色專業;經濟學、統計學、勞動與社會保障獲批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經濟學、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統計學、工商管理、會計學、資產評估、勞動與社會保障等專業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法學、傳播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商務英語、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安全工程、行政管理、稅收學、廣告學等專業獲批北京市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其中,會計學、金融學、經濟學、工商管理獲批北京高校“重點建設專業”。 政治經濟學、勞動經濟學、社會保障學獲批國家級精品課程,政治經濟學、社會保障學獲批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財務會計、國際經濟學、國際商務獲批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群教學團隊、經濟學核心課程教學團隊被評為國家級教學團隊。經濟與管理實驗教學中心被評為國家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經濟學國際化人才培養實驗區被評為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會計學院德勤華永會計師事務所獲批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走進管理的世界》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創業團隊建設與管理》被評為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財政學、金融學、財務管理學被評為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學校獲評 “國家生態文明教育基地”,并成為首批“國際組織人才培養創新實踐基地”建設高校。 近年來,學校承擔國家級項目的能力大幅提升,標志性研究成果不斷涌現,服務國家和首都北京的輻射力日益增強。學校特大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入選首批首都高端智庫建設試點單位。學校擁有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CBD發展研究基地、北京市經濟社會發展政策研究基地、城市群系統演化與可持續發展的決策模擬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北京哲學社會科學國家稅收法律研究基地等省部級研究機構,以及人口經濟研究所、首都經濟研究所等30個校級研究機構。學校主辦的《經濟與管理研究》是CSSCI來源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核心期刊、RCCSE核心期刊、人大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中國工業經濟學會會刊;《人口與經濟》是我國最早創刊的人口學類期刊之一,是CSSCI來源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期刊、全國高校精品社科期刊、北京市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名刊。 學校與38個國家和地區的170所大學及研究機構簽署校際合作協議。學校自1986年開始招收留學生,現已發展形成以經濟學和管理學為突出特色的多層次、多科性的國際人才培養體系,學生類別包含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本科生、高級進修生、普通進修生、語言生和各類短期生等。學校于2007年開辦全英文授課碩士班,2011年開辦全英文授課博士班。目前有來自92個國家和地區的留學生在校就讀,各類留學生規模達512人。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將堅持以****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樹立新理念、構建新格局,全面開啟高質量內涵式發展新征程。首經貿人將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牢牢把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創新型人才,朝著全面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多科性、有特色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財經大學”的目標開拓奮進。 (相關數據更新至202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