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戶籍改革落戶最新政策,陜西戶口戶籍改革新政策及新方案【全文】政策解讀
昨日上午,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就陜西省戶籍制度改革的相關措施進行介紹。全省在今年6月底前,實現統一的城鄉戶口登記,這意味著“農業”與“非農業”的二元戶籍制度將成為歷史,今后陜西省每一位公民的戶口均統一登記為居民戶口。
3月19日,省政府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陜政發〔2015〕12號),這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陜西省戶籍制度改革的指導性文件,標志著陜西省戶籍制度改革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意見》的主要內容包括:總體要求、調整戶口遷移政策、創新人口管理、提升城鎮化發展質量、切實保障農業轉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合法權益和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等6個部分。
根據陜西省城鎮化建設規劃目標,進一步調整戶口遷移政策,2015年,實現全省統一城鄉戶口登記管理,完成陜西省實有人口服務管理信息系統建設,為國家人口基礎信息庫提供支撐。到2020年,實現累計1000萬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全省城鎮化水平達到62%,基本建立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有效支撐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依法保障公民權利的新型戶籍制度。
陜西省公安廳副廳長雷鳴放介紹,這次《意見》是對戶籍政策的一次總體調整。與以往相比,過去的歷次改革一般都是局部的、部分的、條文的調整。這次在全省實施差別化的落戶政策,是在國家及陜西省對新型城鎮化建設作出全面規劃的基礎上統籌考慮的結果,這對合理布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合理引導人口有序流動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這次戶籍制度改革不僅是戶籍制度本身的改革,而且是涉及多部門、多層面、多內容的綜合性的改革。
此外,這次《意見》是對新型戶籍制度的一次整體構建。這次戶籍制度改革不僅是落戶政策的調整,還包括要建立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全面實施居住證制度、健全人口信息管理制度等多個方面。陜西省居住證制度實施兩年來,已累計制發居住證270萬張,下一步,陜西省的工作重點將放在逐步拓展居住證持有人在居住地享受基本公共服務的領域和范圍上來,確保居住證持有人享有與當地戶籍人口同等的勞動就業、基本公共教育、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計劃生育服務、公共文化服務、證照辦理服務等權利。
社保
逐步實現社會保障“一卡通”
此次戶籍制度改革的目標是到2020年實現1000萬人的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落戶城鎮,而外來務工人員作為農業轉移人口的主體,如何穩定就業和增加社保覆蓋是一大問題。
省人社廳農民工處處長陳曉東介紹,為了穩定和擴大務工人員就業,從去年7月份開始,政府部門開始啟動實施“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綜合計劃”,要通過培訓力爭使每一個初次進入到人力資源市場的農村務工者,得到一次技能培訓或創業培訓。到2020年以前,確保每一個農民工能夠得到一次政府提供的免費職業技能培訓機會。同時,啟動實施新一輪的就業創業政策,發展適合農民工就業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中小型產業。以新進城農民為重點,進一步完善各類就業創業扶持政策。
此次戶籍制度改革還擴大了農業轉移人口城鎮社會保障覆蓋面,加快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參加城鎮社會保險,合理確定社會保險最低繳費基數,鼓勵農業轉移人口及早在城鎮參保并持續按規定繳費,實現與城鎮職工平等參加工傷、失業、生育等保險并享受相應待遇,建立健全政府、企業、個人合理分擔的可持續籌資機制。建立并完善新農合與城鎮居民醫保關系接續辦法,允許農業轉移人口自由選擇新農合或城鎮居民醫療保險,保證其按照統籌地區政策自愿選擇參保,并在當地享受醫保待遇。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制度,逐步實現社會保障“一卡通”。到2020年,建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功能完善、規模適度、覆蓋城鄉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
教育
隨遷子女可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
此次陜西省戶籍制度改革,對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隨遷子女的受教育權利,也有了保障。
省教育廳學生處副處長唐澍說,根據2013年又出臺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陜參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試的實施方案》實施細則,細則中明確規定,從起,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的父母持陜西省居住證3年以上,按照國家規定在陜繳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3年以上,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本人高中階段在陜西省連續就讀并且具有學籍三年,參加陜西省普通高中的學業水平考試、持有陜西省高中階段學校頒發的畢業證書,以及在符合陜西省高考報名其他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在其高中學校所在縣區報名參加高考及錄取。戶籍制度改革中很重要的一項政策就是完善居住證制度,以居住證為載體健全、完善與居住年限等條件相適應的基本公共服務制度,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陜西省參加高考,居住證將作為一個重要資格證件。陜西省從開始,已經逐步對高考報名制度進行細化和調整,將首次實施,在實施過程中,對隨遷子女在陜參加高考,將根據當地的實際制定報名政策,確保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在陜參加高考不受阻擋,充分保障隨遷子女升學考試的正當權益。
西安將建立
積分落戶制度
此次陜西省戶籍制度改革包括4方面11條具體政策措施,其中不少內容和以前相比,都有了明顯的創新和變化。
亮點
1、城鄉二元戶籍制度成為歷史
全省在6月底以前實現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這意味著以“農業”和“非農業”區分戶口性質的城鄉二元戶籍制度在陜西省將成為歷史,今后陜西省每一位公民的戶口均統一登記為居民戶口,體現戶籍制度的人口登記管理功能。
西安交通大學社會學教授悅中山認為,取消“農業”和“非農業”戶口區分后,以前是農業戶口的居民在人身意外死亡賠償問題以及社會福利保障方面都將與城鎮居民享受同樣的待遇。
這次戶籍制度改革,就是要努力實現1000萬農業轉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讓在城鎮就業居住的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能夠逐步享受當地的基本公共服務,這是一個重要的目標。另一個重要目標,是到2020年基本建立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有效支撐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依法保障公民權利,以人為本、科學高效、規范有序的新型戶籍制度。
2015年陜西省計劃建成覆蓋全省人口、以公民身份號碼為唯一標識、以人口基礎信息為基準的陜西省實有人口服務管理信息系統。分類完善勞動就業、教育、收入、社保、房產、信用、衛生計生、稅務、婚姻、民族等信息系統,逐步實現跨部門、跨地區信息整合和共享。
亮點
2、實現跨部門跨地區信息共享
全面放開了建制鎮和小城市的落戶限制:凡是在縣級市市區、縣政府駐地鎮及其他建制鎮有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的人員,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家庭成員可在當地申請登記常住戶口。
同時放寬市轄區落戶條件:在陜西省市轄區(西安市市轄區除外),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人員,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家庭成員可在當地申請登記常住戶口。1. 有合法產權住所;2. 有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租借、寄住)并連續居住1年以上;3. 有合法穩定就業并交納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對西安市的戶籍制度改革,還將合理設置落戶積分分值,建立積分落戶制度。
建立和完善居住證制度,以居住證為載體,健全完善與居住年限等條件相適應的基本公共服務提供機制。這就意味著,以后不再以戶口論身份,持有居住證即可享有與當地戶籍人口同等的就業、基本公共教育、醫衛服務、社會福利等權利。
亮點
3、為農業轉移人口建集體戶口
將進城落戶農業轉移人口納入社區服務管理,在社區、居民小區設立集體戶,解決符合落戶條件,戶口愿意遷往城鎮,但在城鎮無自主產權住房、無法在實際居住地址落戶人員的落戶地址問題。
把進城落戶農民完全納入城鎮住房保障體系,采取多種方式保障農業轉移人口基本住房需求。推進進城落戶農民與城鎮居民同等享有保障性住房,使租賃型保障房、購置型保障房、租賃補貼等惠及農業轉移人口。鼓勵城市政府根據自身財力和常住人口需要,有效擴大保障房供給規模,優化供給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