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去品讀高考滿分作文,可以讓同學們悟出作文寫作的思路和方法,從具有共同高考經歷的伙伴們身上吸取、借鑒成功的得分要點,這樣更貼近高考,還能輕松解決審題立意、構思選材等難點要點,明白面對文題應該寫什么、怎么寫,最終提高作文分數。
2014湖北高考滿分作文:墨守規則亦為大道
孔子所言,七十則隨心所欲不逾矩。此乃是閱盡世事千般,才達到的境界。在規則框架內,亦是自由隨心。事實上,墨守規則,亦為人所遵循的大道。
獨木橋上的打破常規,看似合作共贏,實則后患無窮。倘所有選手都做如是選擇,皆成功渡過,要如何評定最終勝負結果,這樣的比賽,又何以稱之為競技? 規則,不可或缺。十八世紀啟蒙思想家所提出的“社會契約論”,正是格外強調了這種規則意識。人民依照所立契約,將權力賦予政府。一旦政府違背契約,人民便有權更換乃至暴力推翻它。規則,是世界運行的準則。
文有定法,律有常規。規則構成世界。在自然界,草木本無意,榮枯自有時,遵循四時更替的規則;大江東去,星漢西流,亦遵循物理的規則;在人類社會,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亦遵循社會發展規則。生活中的有形法律與無形道德亦是支撐社會運行的規則。規則讓萬物并行不悖,井然有序,格外安然。 而規則一旦被違背,世界必將混亂不堪。康德言,世上有兩樣東西越想便越覺令人敬畏:我們頭頂的燦爛星空,人們心中的道德準則。將道德準則與光輝燦爛的星子并列,足見規則的永恒價值。
當今社會,不遵規則之事正在啃噬和挑戰著良好的公共秩序。劉青山、張子善、文強、王寶軍等諸多貪富污吏,哪個將法律置于心間?瘦肉精、毒膠囊、地溝油,又有哪個商家將道德懸于頭頂?誠如泰戈爾所言,那些把燈背在背上的人,他們的陰影投射在自己面前。貪官污吏、黑心商家選擇背對規則競爭,那么,鋪在其利行之路上的,必然有自己造就的陰影,前途一片黯淡。如果這樣的人多了起來,那么整個社會都將籠于暗夜之中。 不得不說,如今的國人缺乏一定的規則意識。“中國式”過馬路,前些日子引起了熱烈討論,也側面折射出規則的“尷尬”境地。這是人情社會的遺存。在倡導建立法制國家的大背景下,必然是不合時宜的。唯有國人皆遵循規則,社會才能安定,良好的公共秩序或競爭秩序才能健全。雖然規則不能壓抑個性,然而我們生活在不同的領域,“公共”二字確應始終盤桓心間。因為正是規則保護了公共利益,也使個人從中受益。 大道至簡。墨守規則,亦為大道、善道。
2013年湖北高考滿分作文:方圓之間寫人生
古人喜歡把大智慧融進瑣碎生活里。小小一枚銅錢,外圓內方,剛柔并濟,說盡人生哲理。為人處世,應當有方的棱角,也該有圓的柔和。這樣才能盡展才華,書寫精彩人生。
方是人的節操與個性,圓是人的豁達與包容。沒有方,圓便流于媚俗;失去圓,方則顯得張牙舞爪,正如沒有方孔和圓邊的銅錢無法存世。
這外圓內方的銅錢該在子瞻的手中呆過。“信而見疑,忠而被謗”,是文士無法擺脫的宿命。蘇軾的一身傲骨在烏臺詩案中被折斷打碎,卻又在黃州圓融的月光下愈合重生。此時的蘇軾依然不羈,依然清高,但他的個性已然抽枝吐芽,在名為豁達與包容的綠蔭中堅定地佇立。“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淡泊,“此心安處是吾鄉”的灑脫,他成長的溫厚包容,內心卻仍堅守那一份方的執著,這樣的蘇軾才得以真正不朽。
個性之方與包容之圓本就該融為一體,這樣才能成就大寫的“人”。
方是追夢的堅定不移,圓是方法的變通。圓成就了方的堅持與執著,方是圓的動力與方向。
羅崇敏的心中也有這么一枚樸素的銅錢。它是他改革之路最好的見證。“寧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機”,他銳意改革,將“改革”二字寫成夢想,揮灑間盡顯“方”的棱角。但面對改革“深水期”的現實,又是“圓”的謹慎與變通引領他走得更遠。大膽假設,小心下刀,他一點點切開城鄉二元體制的弊病。而改革的理念也以溫和而堅定的姿態,和小小的銅錢一樣在社會中傳遞,在人心中成長,成為社會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處世之道也應當方圓共濟,如此方可成就真實的“夢”。
個人需要方圓的相輔相成,一個民族亦如是。
縱觀中華歷史長河,有魏征大膽直諫的方,便有長孫無忌深謀慎思的圓;有張居正銳意改革的方,便有申時行調和中正的圓;有法家嚴冷不阿的方,便有道家清凈自然的圓;有顧準“拆下肋骨作大炮”般悲壯的方,便有鄧小平“三進三出中南海”般理性的圓……盛世也好,亂世也罷,方與圓的對立統一是開創輝煌的大神,是驅散黑暗的星辰。銅錢的圓與方可以是貧寒者溫飽的來源,富貴者家財萬貫的根基,更是民族智慧的傳遞,在機遇與挑戰共存的今天,這是我們應當深思的。
“上善若水任方圓”,方與圓缺一不可,殊途同歸。它們是人格的兩個方面,追夢的兩個條件,民族生存的一種哲思。心懷光明,把握分寸,方圓之間,大可天地任我遨游,書我精彩人生!
2012年湖北高考滿分作文:那一抹憂傷的底色
自古以來,書信都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素有鴻雁傳書之說。在歷史長河里,它不單是一種聯系方式,更是一種古老的文化,這在文學作品中都有深刻的體現。面對著破碎的山河,想起遠方的家人,杜甫寫下“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思念之情躍然紙上;岑參在西征的途中寫下“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這一封信,彌足珍貴,滿紙都是對親人的牽掛;面對君王,諸葛孔明寫下了可歌可泣的《出師表》、李密的《陳情表》,也感人肺腑,一番忠義之情,令人欽佩!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可見,書信在中國古代的地位,是何等重要!面對這一種古老而悠久的文明,我們是滿心歡喜地接受!
但是今天,它卻遭受著一種嚴峻的挑戰。
在二十一世紀信息高度發達的時代,聯系方式也日趨多樣化。手機聊天,電子郵件,漂流瓶……可以說是五花八門,無論那個階層的人,都在頻繁地使用。當然這種方式是好的,給我們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我們對其是抱著一種認可的態度。而且,每天都在大量地使用,這已經融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成為我們生活的必需品。
如果讓我選擇,我無法說出那一種方式更好,因為它們都曾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改變。也許,你認為,郵件省錢,效率高;寫信貴,速度慢。但是,面對著整齊劃一的電腦打印的文字,我們已經有一種視覺上的疲勞。而,書信,可以很好地抒發我們的情感,它給我們的意義早已超出了字面的范疇!
當投身軍營的士兵,每一次收到家里的來信,都會壓在枕下,反反復復地閱讀,也許,你認為這只是一封信,但你可曾想過,這里面包含了多少的期盼與等候;
當留守在家的孤寡老人,他無法使用現代先進的溝通工具,收到遠方子女的來信時,內心是怎樣的一種激動;
當身處逆境之時,收到朋友的一封來信,縱然是簡簡單單的關心的話語,也足以讓你感動得淚流滿面。
我們在電視上,也看見過許多貧困山區的兒童,他們和許多城市的孩子交朋友,都是靠書信來往。就是這小小的書信,讓愛心之路得以延續。當鏡頭給到那群可愛的孩子,坐在綠油油的草坪上,帶著笑容,認真地閱讀著來信的場景時,我想,在那一刻,他們一定是幸福快樂的!
而如今,這種文明已經漸行漸遠,很難再去尋覓它的蹤跡,但是它并不會退出我們的生活!不管現代文明如何發達,作為一種古老的傳統,它不會消失!在我們的腦海深處,它已是一行不滅的印記!我想說:朋友,當你面對電腦、手機的印刷體,出現審美疲勞時,不妨拿起紙和筆,寫一封信,給親人,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