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招生網和黑龍江招生考試院公布的錄取數據,黑龍江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績在406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43385名左右,才可以考上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不過每年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在黑龍江招生人數不同、試卷難度也不同,所以錄取的分數也不會相同。
一、黑龍江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
1、黑龍江高考2022年考生上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1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2615名;
2、黑龍江高考2021年考生上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0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1527名;
3、黑龍江高考2020年考生上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4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3385名;
4、黑龍江高考2022年考生上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5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357名;
5、黑龍江高考2021年考生上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6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687名;
6、黑龍江高考2020年考生上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8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572名;
二、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在黑龍江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在黑龍江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黑龍江 | 理科 | 本二A | 416 | 42615 | 市政府 |
2022 | 黑龍江 | 文科 | 本二A | 452 | 9357 | 市政府 |
2、2021年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在黑龍江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黑龍江 | 理科 | 本二A | 406 | 41527 | 市政府 |
2021 | 黑龍江 | 文科 | 本二A | 466 | 8687 | 市政府 |
3、2020年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在黑龍江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黑龍江 | 理科 | 本二A | 442 | 43385 | 市政府 |
2020 | 黑龍江 | 文科 | 本二A | 481 | 8572 | 市政府 |
讀鐵路二本大學好不好
讀鐵路二本大學很好,原因如下:
1.因為鐵路行業是社會需要的,我們現在社會發展非常快,運輸行業當然是起著非常重要作用的。
2.二本鐵路學校有著非常好的管理體制,他們的教育質量非常高家長們非常放心,孩子們在這里可以學到專業素質的知識,培養扎實的專業技巧就業當然是非常順利的。
3.一般鐵路二本學校都是有著很強大的就業處和國家支持的,所以在這樣的完備體制幫助下我們的就業是非常有保障的。
專科提前批值得報考嗎
可以看出并不是所有的提前批都是好學校好專業,在這個批次中,里面蘊藏著各種機會,也隱藏著風險。機會指的是部分專業有低分錄取的機會,風險指的是專業有限,一旦被錄取就失去了后面的普通批次選擇。
但是,畢竟提前批次是多了一次的報考機會,就算沒有被錄取也不影響后面的普通批次的正常投檔和錄取。所以有適合的提前批,也是值得報考的。
有很多人認為提前批不報白不報。這個其實是一個誤區,總覺得反正提前批是在第一批次錄取之前進行,錄取不上還可以進行一批次錄取,然后就會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本著不錯過任何志愿填報的機會,然后將提前批視作一個“不報白不報”的好機會。
這個認識其實錯的就比較離譜了。我們要是在報考前沒有考慮清楚或者真的抱著“不報白不報”的心態去填報了以后,要么是沒被錄取還好,要么是錄取了多半會后悔,所以在志愿選擇時,一定要慎重。
三、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學校介紹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是教育部與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天津市高水平特色大學建設高校。學校的發展始終得到了黨和國家*的親切關懷和大力支持。2017年9月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來校考察,對學校辦學特色和辦學成效給予充分肯定,希望學校不僅培養高素質“工匠之師”,也要培養大批“中國制造卓越雕塑師”。2018年5月7日,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來校考察,勉勵學校弘揚工匠精神,深化產教融合。40多年來,學校肩負“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秉承“愛國、敬業、團結、創新”校訓,堅持“動手動腦、全面發展”辦學理念,培養了7萬余名高素質職教師資和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一、歷史沿革。學校成立于1979年,是我國最早建立的以培養職業教育師資為主要任務的普通本科師范院校,隸屬于原國家勞動部;2000年,轉制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天津市管理為主。2010年,更名為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近年來,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文明單位”,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 二、辦學條件。學校坐落在天津市城市副中心——柳林風景區。校園占地面積54萬平米,建筑面積46萬余平米,館藏圖書520萬余冊,中外文數據庫90個,擁有5.6億余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資產。現有教職員工1410人,其中專任教師950人,具有碩士及以上占93.3%,博士占45%以上,具有高級職稱占48.5%。全日制本碩博在校生1.8萬余人。設有10個二級學院、6個教學機構,擁有全國高校面積最大、設備最先進的工程實訓中心,5個天津市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擁有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0個、專業學位碩士點4個,本科專業51個。 三、學科專業。設有教育學、工學、理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藝術學、法學等8個學科門類,天津市一流學科2個、特色學科群4個,省部級重點學科5個、重點培育學科2個。創立“雙導師、雙基地、雙證書”研究生培養新模式,獲得第三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特別獎。設有國家級、天津市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5個,國家級、天津市優勢特色專業12個,天津市應用型專業12個。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4門,國家級、天津市一流本科課程14門。 四、科學研究。建有“智能車路協同與安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汽車模具智能制造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2個國家級研究平臺。省部級重點實驗室4個、技術工程中心5個、“2011”計劃協同創新中心1個、科技成果轉化服務中心1個、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近年來,獲天津市科技進步獎20項(其中一等獎2項)、社科優秀成果獎9項(其中一等獎2項)、專利金獎1項。設有地方高校轉型發展研究中心等38個學術研究機構。《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學報》《職業教育研究》為天津市一級期刊,連續多年榮獲全國職教期刊評比一等獎。 五、師資隊伍。學校現有國家級教學團隊建設點1個,國家“*”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國家級教學名師3人;天津市特聘教授、青年拔尖人才、“131”創新型第一層次人選、“五個一批”等人才18人;天津市教學名師9人。國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專家、世賽專家組組長、津門工匠等30余人,國家級、天津市技能大師工作室各1個。 六、人才培養。打造一流本科生教育,兩次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首創“實行‘雙證書’制,培養‘一體化’職教師資”和“本科+技師——一種應用型人才培養新模式”。深化改革,創新模式,形成本碩博全層次職教師資培養體系,培養出我國首批“雙師型”本科、碩士和博士。現有三個天津市學生工作平臺:市少數民族學生管理服務工作室、市大中專學校就業信息服務中心,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基地。榮獲天津市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優秀單位、“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實效獎”,獲批國家備案眾創空間。推進大類招生,突出厚基礎、個性化、小班化培養,設立卓越師資班、工程實踐教育實驗班。與華為、海爾、中航聯盟等合作,深化產教融合。與新疆、云南、寧夏等省市開展中職師范生公費教育,與愛爾蘭斯萊戈理工學院開展“雙學位”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與英國、加拿大、韓國等合作院校開展學生互換交流項目。來自20余個國家的國際學生在校攻讀本、碩、博專業學位。近5年,3651人次在各類科技競賽中獲國家級、省部級獎項1200余項。2017年,在中國高校創新人才培養暨學科競賽評估中排名第66位。2020年,學生參加全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獲得一項金牌、四項優勝獎。8000余名優秀畢業生成為職業院校專業帶頭人,全國和省市模范教師、優秀教師、教學名師、技能大師,為國家職業教育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天職師大貢獻。部分畢業生在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河北工業大學等院校工程實訓中心任教。教育部授予“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七、社會服務。學校是全國師德師風建設專委職業學校專委主任單位,教育部高等學校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培養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單位,中國高教學會教師教育分會副理事長單位,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副會長、師資專業委員會主任單位。建有職業教育教師研究院、世界技能大賽中國(天津)研究中心和非盟研究中心3個CTTI收錄智庫。成立“京津冀職業教育教師協同發展研究中心”,制定國家職業技術師范專業認證標準,編纂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助力中國代表團在第44、45屆世界技能大賽中榮獲團體總分第一名,作為突出貢獻單位受到國務院表彰。學校獲批全國高職高專教育、全國技工院校師資培訓基地,獲批全國青年高技能人才、國家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為全國中高等職業學校、國有大中型企業培訓各類人才數萬人。人社部授予“國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 八、國際交流。作為教育部首家“教育援外基地”,在埃塞俄比亞獨立援建“埃塞-中國職業技術學院”、魯班工坊,牽頭指導巴基斯坦建設“旁遮普天津技術大學”。作為教育部和外交部培訓基地,為60多個國家1200余名學員開展職業教育培訓;派遣教師250余人次赴亞非國家援教,培養培訓當地師生2萬余人。在海外設有3所孔子學院、7個孔子課堂和3個漢語教學點,促進文化交融。 面向未來,學校堅持以****思想為指導,堅持*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進一步深化改革,突出特色,奮力建設世界一流職業技術師范大學。 (數據截至202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