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上海外國語大學招生網和黑龍江招生考試院公布的錄取數據,黑龍江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績在571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4145名左右,才可以考上上海外國語大學,不過每年上海外國語大學在黑龍江招生人數不同、試卷難度也不同,所以錄取的分數也不會相同。
一、黑龍江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上海外國語大學
1、黑龍江高考2022年考生上上海外國語大學的理科最低分需要57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417名;
2、黑龍江高考2021年考生上上海外國語大學的理科最低分需要58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145名;
3、黑龍江高考2020年考生上上海外國語大學的理科最低分需要63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179名;
4、黑龍江高考2022年考生上上海外國語大學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7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61名;
5、黑龍江高考2021年考生上上海外國語大學的文科最低分需要60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71名;
6、黑龍江高考2020年考生上上海外國語大學的文科最低分需要60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23名;
二、上海外國語大學在黑龍江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上海外國語大學在黑龍江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黑龍江 | 理科 | 本一A | 574 | 3417 | 教育部 |
2022 | 黑龍江 | 文科 | 本一A | 571 | 461 | 教育部 |
2、2021年上海外國語大學在黑龍江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黑龍江 | 理科 | 本一A | 581 | 4145 | 教育部 |
2021 | 黑龍江 | 文科 | 本一A | 601 | 471 | 教育部 |
3、2020年上海外國語大學在黑龍江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黑龍江 | 理科 | 本一A | 639 | 2179 | 教育部 |
2020 | 黑龍江 | 文科 | 本一A | 606 | 423 | 教育部 |
哪些二本適合壓線生撿漏
學校名 | 辦學性質 | 學校類型 | 批次 | 最低分數 |
寶雞文理學院 | 公辦 | 師范 | 二本 | 443 |
渤海大學(中外合作) | 公辦 | 綜合 | 二本 | 446 |
巢湖學院(中外合作) | 公辦 | 綜合 | 二本 | 440 |
贛南師范大學 | 公辦 | 師范 | 二本 | 439 |
廣西醫科大學 | 公辦 | 醫藥 | 二本 | 443 |
河北科技師范學院 | 公辦 | 師范 | 二本 | 436 |
河北中醫學院 | 公辦 | 醫藥 | 二本 | 435 |
衡水學院(中外合作) | 公辦 | 綜合 | 二本 | 439 |
湖北醫藥學院 | 公辦 | 醫藥 | 二本 | 438 |
吉林化工學院(中外合作) | 公辦 | 理工 | 二本 | 445 |
錦州醫科大學(中外合作) | 公辦 | 醫藥 | 二本 | 443 |
廊坊師范學院 | 公辦 | 師范 | 二本 | 435 |
莆田學院(中外合作) | 公辦 | 綜合 | 二本 | 440 |
青海民族大學(中外合作) | 公辦 | 民族 | 二本 | 443 |
新疆農業大學(較高收費) | 公辦 | 農林 | 二本 | 439 |
藝術生有哪些低分二本
學校名 | 學校類型 | 批次 | 2022分數 |
武漢傳媒學院 | 藝術 | 二本 | 458 |
安徽藝術學院 | 藝術 | 二本 | 459 |
上海視覺藝術學院 | 藝術 | 二本 | 474 |
沈陽音樂學院 | 藝術 | 二本 | 479 |
南京傳媒學院 | 藝術 | 二本 | 483 |
天津美術學院 | 藝術 | 二本 | 488 |
北京服裝學院 | 藝術 | 二本 | 489 |
四川美術學院 | 藝術 | 二本 | 504 |
江西服裝學院 | 藝術 | 二本 | 480 |
遼寧傳媒學院 | 藝術 | 二本 | 480 |
武漢設計工程學院 | 藝術 | 二本 | 480 |
大連藝術學院 | 藝術 | 二本 | 481 |
遼寧傳媒學院(中外合作) | 藝術 | 二本 | 481 |
武漢傳媒學院 | 藝術 | 二本 | 482 |
吉林動畫學院 | 藝術 | 二本 | 482 |
天津傳媒學院 | 藝術 | 二本 | 489 |
北海藝術設計學院 | 藝術 | 二本 | 492 |
三、上海外國語大學學校介紹
上海外國語大學(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SISU)創建于1949年12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興辦的第一所高等外語學府,是新中國外語教育的發祥地之一,是教育部直屬并與上海市共建、進入國家“211工程”和“雙一流”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 上外秉承“格高志遠、學貫中外”的校訓精神和“詮釋世界、成就未來”的辦學理念,以“服務國家發展、服務人的全面成長、服務社會進步、服務中外人文交流”為辦學使命,致力于建成國別區域全球知識領域特色鮮明的世界一流外國語大學。 歷史承傳 上海外國語大學與新中國同齡,其前身為華東人民革命大學附設上海俄文學校,首任校長是著名俄語翻譯家、出版家、中國百科全書事業的奠基者姜椿芳。后歷經華東人民革命大學附設外文專修學校、上海俄文專(修)科學校、上海外國語學院等傳承變革,于1963年列入教育部全國重點大學。1985年經教育部批準,學校英文校名確定為“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縮寫為“SISU”),并于1994年正式更名為“上海外國語大學”。 書香翰墨、桃李芬芳,顧杏卿、凌達揚、厲家祥、夏仲毅、方重、徐仲年、王燕生、王季愚、許天福、林鼎生、嚴慶禧、顏棣生、楊壽林、岳揚烈、姚枏、周退密、漆竹生、錢維藩、陸佩弦、浦允南、章振邦、徐百康、楊小石、薛蕃康、李觀儀、王宏、戚雨村、胡孟浩、顧柏林、王德春、許賢緒、余匡復、侯維瑞、謝天振等眾多杰出的名家大師,都薈萃于此,執教治學,開創并豐富著上外的人文傳統。 辦學優勢 自建校以來,上海外國語大學始終保持著領先的學科優勢和高水平的教學質量,是全國同類院校中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數量最多(外國語言文學、政治學、工商管理)的高校,在QS世界大學排名等國際指標中位居中國前列,在教育部學科評估中獲評 A+(外國語言文學),并列全國第一。 上外著力推進“戰略語言”建設,為國家和地方發展、推動文明交流互鑒提供最急需的關鍵人才儲備。上外現有授課語種數量已達 49 種,包括俄語、英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日語、希臘語、意大利語、葡萄牙語、韓語-朝鮮語、波斯語、泰語、越南語、印度尼西亞語、瑞典語、荷蘭語、希伯來語、烏克蘭語、土耳其語、印地語、匈牙利語、烏茲別克語、哈薩克語、波蘭語、捷克語、斯瓦希里語、塞爾維亞語、羅馬尼亞語、塔吉克語、白俄羅斯語、烏爾都語、普什圖語、馬來語、爪哇語、巽他語、漢語等 37 種現代語言,并開設拉丁語、古希臘語、世界語、梵語、古英語、古典敘利亞語、巴列維語、古典納瓦特語、阿卡德語、蘇美爾語、古典希伯來語、奧斯曼土耳其語等 12 種古典語言和國際輔助語課程。 目前,上外已充分形成以語言文學類學科見長,文學、教育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工學等 6 大門類協調發展的學科格局,多元并舉,特色鮮明。上外現有 3 個國家級重點學科(英語語言文學、俄語語言文學、阿拉伯語語言文學[培育])、1 個國家級非通用語種本科人才培養基地(西歐語種群)、10 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和 21 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外國語言文學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外國語言文學、政治學、應用經濟學、教育學、新聞傳播學、工商管理等 6 個學科列入上海高校一流學科(其中外國語言文學為 A 類)。 上外是聯合國合作備忘錄簽約高校和歐盟委員會口譯總司合作單位,也是國際高校翻譯學院聯合會(CIUTI)成員,擁有全亞洲首屈一指的高級翻譯學院,已開設全部聯合國6種官方語文語對組合,獲得國際會議口譯員協會(AIIC)全球最高評級。 人才培養 上外的人才培養體系層次齊備,現有 53 個本科專業,涵蓋 12 個本科專業類,包括34 個語言類專業和 19 個非語言類專業;8 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外國語言文學、政治學、應用經濟學、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工商管理、馬克思主義理論,下設 42 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8 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工商管理碩士、翻譯碩士、漢語國際教育碩士、金融碩士、法律碩士、國際商務碩士、新聞與傳播碩士、公共管理碩士;3 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外國語言文學、政治學、工商管理,下設 22 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 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外國語言文學、政治學、工商管理。 上外主動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文化“走出去”重大戰略,率先提出“多語種+”卓越國際化人才培養戰略,創新育人模式,以內涵建設提升辦學水平,全力造就能夠參與全球事務的通才和通曉國別區域與領域的專才,推動卓越外語人才、多語種高端翻譯人才、多語種國際新聞傳播人才、無國界工商管理創新人才、應用經濟學國際創新人才、涉外法律人才、國際組織人才的培養。 上外已陸續與新華通訊社、《中國日報》社(China Daily)、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ACCA)、第一財經傳媒(CBN)、上海外語頻道(ICS)等建立聯合辦學體系,并實施長三角高校學分互認計劃。上外與英國FutureLearn平臺合作開展“慕課”(MOOC)探索與實踐,推進信息技術與教學實踐的深度融合,推動教育理念的創新。 卓越研究 上外立足多語種、跨學科、跨文化綜合優勢,主動對接國家和地方戰略,不斷傳承和彰顯外國語言文學的傳統特色,依托政治學全新的學術增長點,匯聚中外高端研究團隊,協同創新打造高校學術智庫群,在語言文學、國際關系、全球傳播和區域國別研究等領域享有崇高的學術地位。 上外現有1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 上海高校智庫(中東研究所)、1個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科研基地 / 國家語言文字智庫(中國外語戰略研究中心)、1個上海市級重點研究基地(全球治理與區域國別研究院)、2個外交部共建研究基地(中阿改革發展研究中心、中日韓合作研究中心)、3個教育部區域與國別研究基地(歐盟研究中心、俄羅斯研究中心、英國研究中心)和20個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備案)、2個教育部國際司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中英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中德人文交流研究基地)、1個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共建基地(教育信息化國際比較研究中心)、2個上海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二十國集團研究中心、上海市英語教育教學研究基地)、2個上海市社會科學創新研究基地(中外文化軟實力比較研究基地、語言文化圈視角下的區域國別研究基地),并與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共建外國文化政策研究基地,為上海市社會調查研究中心分中心單位。 上外的100余個研究機構和學術團體,以全球治理和區域國別研究為核心,構建政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成果應用渠道,為國家部委和地方政府制訂和實施相關政策提供智力支持,并涌現出一批具有標志性意義的科研成果。其中,**親自倡議成立的中阿改革發展研究中心已成為中國和阿拉伯國家交流改革開放、治國理政經驗的重要思想平臺。上外中東研究所、中國國際輿情研究中心、中國外語戰略研究中心、英國研究中心、絲路戰略研究所等5家機構入選“CTTI來源智庫”單位。上外已逐步建成眼動、腦電和語料庫技術等研究場館,與科大訊飛建立口筆譯跨學科聯合實驗室,促進語言學、管理學、計算機科學與認知神經科學的交叉研究,推動人工智能與自然語言處理研究的前沿探索。 上外編輯出版《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外語界》《外語電化教學》《中國比較文學》《國際觀察》《英美文學研究論叢》《阿拉伯世界研究》《亞洲中東與伊斯蘭研究(英文)》《中國國際評論(英文)》《東方翻譯》《口筆譯研究(英文)》《外語測試與教學》《語言政策與語言教育》《中國法語專業教學研究》《新絲路學刊》《語料庫研究前沿》《英語教育與教學研究》《Language Teaching for Young Learners(英文)》等18種學術期刊,其中有7種入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和收錄集刊,4種英文期刊在海外發行,在學界享有盛譽。上外不斷推進中文學術期刊的海外出版和中華學術精品的對外譯介和傳播,努力提升學術影響力和國際話語權,推動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 國際視野 上海外國語大學是新中國最早開展對外交流的高校之一,建校之初就有外國專家在校工作。上外將國際化辦學視為核心發展戰略,已先后與62個國家和地區的近440所大學、文教科研機構和國際組織建立了合作關系,是全球首批與聯合國總部及各分支機構、歐盟委員會、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