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師范學院坐落于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三商之源、華商之都??河南省商丘市,北依風景優美的黃河故道國家森林公園;南望歷史上人文薈萃的歸德古城和應天書院;地處京九鐵路、隴海鐵路,310、105國道、濟廣和連霍高速公路交匯的黃金交通樞紐之地。商丘師范學院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05年創辦的“歸德府中學堂”,幾經分合,歷經商丘師范專科學校、商丘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等階段,2000年經教育部批準升格為商丘師范學院。
學校現有平原路、文化路兩個校區,占地面積2000余畝,建筑面積近60萬平方米。現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25000余人。生源遍布全國28個省、市(區)。學校教學設施完備,建有現代化的實驗室、語音室、多媒體教室、微格教室、演播廳和體育場館。圖書館館藏豐富,館藏紙質圖書170萬冊, 電子資源數據庫17個。教學儀器設備總價值約1.6億元。學校環境優美,校園內有春明湖、夏夢湖、秋韻湖、冬泰湖和文秀山,亭臺水榭、荷花垂柳、碧波蕩漾、湖光山色。
學校設有20個院系,3個教學部,現有64個本科專業,26個專科專業,涵蓋10大學科門類,逐步形成了以文、理學科為主干,以工學、藝術學為新的增長點,基礎學科力量強、應用學科前景好、新興學科生長快的學科專業結構體系。目前擁有省級重點學科4個,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省級特色專業7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1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4個,省高校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專業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5個,省級教學團隊5個。學校堅持高層次人才強校戰略,努力營造一流師資隊伍,大力引進“應天學者”、“特聘教授”等學術領軍人物、學科和學術技術帶頭人,學校現有教職工1622人,其中專任教師1150人,教授、副教授390人,博士197人,碩士649人。20名教師被聘為其它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的博士和碩士研究生導師。學校堅持以各種技能競賽為抓手,鼓勵學生開展科研活動。與英國伍斯特大學、美國卡普蘭大學等國外大學開展了合作辦學,從俄羅斯、韓國、尼日利亞等國招收留學生,逐步形成了“開放式、國際化”的辦學模式。
學校加強科研與學科平臺建設,已建、在建各級各類科研平臺31個,其中已建成“生物分子識別與傳感河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生物質降解與氣化河南省高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功能材料合成河南省高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省廳級科研平臺。
學校堅持科研服務社會的理念,走本土化、特色化的科研發展之路,實施重大科研項目帶動戰略,高層次科研項目立項逐年遞增。截至,我校已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3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5項,其中國家重點項目1項。
學校以服務中原經濟區建設為己任,建有本科教學工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開展了產學研合作教育的探索和實踐,走出了一條“產學研結合、多形式合作”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的新路子。
春風化雨潛入夜,潤物育人細無聲。學校始終不渝地堅持校園文化建設,積極營造和諧的育人環境,著力培養博大、厚重、睿智的大學精神,傳承“應天歸德,智圓行方”的校訓,弘揚“學以求真,行尚篤信”的校風,深入開展師德師風建設和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不斷加強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干部隊伍建設、黨風廉政建設,大力加強和改善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為學校持續、健康、快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和思想保證。
學校高度重視地域文化的研究工作,自覺承擔起文化傳承的時代重任。學校現有河南省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漢梁文化研究中心、河南省文化產業研究基地和省、市兩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取得了一大批卓有影響的研究成果,形成了獨具地域文化特色的社科研究基地群。
學校榮獲河南省文明單位、河南省高校“五好”黨委等40多項省級以上榮譽稱號,被公眾媒體評為123所“中國發展最快的大學”之一、“河南省公眾最滿意的十佳本科院校”、“河南省最具影響力的十大教育品牌(本科)”、“河南省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校”、“河南省本科院校綜合實力20強”、 在第六屆河南省高等教育就業公信力調查評選活動中獲得“河南高等教育就業質量最佳示范院校”、“河南應用技術類型十佳示范高校”兩項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