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月13日從河南省教育廳獲悉,針對高等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結合不緊、服務能力不足問題,河南省通過“一增一減”提升高等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融合度。
“一增”是進一步優化學科專業結構,新增本專科專業點345個,其中社會急需緊缺的占到80%。“一減”是指實行招生計劃與高校前三年畢業生就業率掛鉤,壓縮了就業率偏低專業的招生計劃,減少了19所高校的招生規模。
去年河南省積極推動高校協同創新中心建設,提高社會服務能力,洛陽大學科技園成為我省第二個國家大學科技園,15所高校與企業共建26個產業集聚區工程研發創新平臺,舉行產學研合作對接活動120余次,合作項目協議資金30多億元。
此外,我省高校通過校地、校企合作,實現多項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部分本科高校通過轉型,將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融入高校辦學,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去年啟動了第二批10所高校轉型發展試點工作,目前我省共有15所高等院校“試水”本科轉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