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九運動歷史背景
一二?九運動又稱為一二?九抗日救亡運動,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學生數千人舉行了抗日救國示威游行,反對華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國主義,要求保全中國領土的完整,掀起全國抗日救國新高潮。
“九一八”事變之后,日本帝國主義加緊侵略中國。他們在東北地區推行殖民地化統治的同時,利用南京國民政府的不抵抗主義,把侵略魔爪一步步伸向華北,民族危機日益嚴重。
1935年五六月間,日本侵略者密謀策劃,在天津和河北等地制造事端,并以武力相威脅,先后迫使南京國民政府接受達成了“何梅協定”和“秦土協定”,把包括平津在內的河北、察哈爾兩省的大部分主權奉送給日本。之后,日本帝國主義積極策動所謂華北五省“防共自治運動”,策劃成立由其直接控制的傀儡政權,全面在華北進行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侵略,“華北之大,已經安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了”,激起北平各階層人民的極大憤慨。[3]
當日本帝國主義的魔爪伸向華北大地之時,中國共產黨人向勞動大眾發出抵御侵略、保衛華北的號召。1935年,中共河北省委多次發出通知、宣言,要求華北地區各級黨組織,在群眾中廣泛宣傳,開展抗日救亡斗爭,并對北平市領導機構進行改組,從政治上和組織上加強了對抗日救亡運動的領導。11月,在彭濤、周小舟、谷景生、姚依林等人的領導下,北平大中學校學生成立了“北平市學生聯合會”,女一中學生郭明秋為主席,姚依林為秘書長。中共北平市工作委員會在學聯建立了黨團,彭濤為書記。
1935年12月6日,北平學聯召開代表會,通過并發表了《北平市學生聯合會成立宣言》。隨即,平津15所大中學校聯合發出通電,反對“防共自治”,要求政府討伐漢奸殷汝耕,動員全國人民抵抗日本的侵略。就在這天,傳來了在日本侵略者逼迫下將于12月9日成立“冀察政務委員會”的消息,廣大同學和各界進步人士極為震驚。12月7日,在中共北平臨時工委的領導下,北平學聯決定于9日舉行學生大請愿,反對“華北自治”。8日,彭濤、姚依林、郭明秋、黃敬、孫敬文等人開會研究,決定由黃敬任游行隊伍總指揮,姚依林、郭明秋進行隊外指揮。
一二九運動的口號
一二九運動近來被人們反復提及,比如校園合唱節就會借用合唱比賽的形式來紀念一二九運動。這項學生發起的愛國運動在當時造成了極大轟動,有著深刻的歷史意義,接下來看看這次運動中都出現了哪些口號。
“打倒日本狗!”
“全國武裝起來,保衛華北!”
“反對防共自治運動!”
“反對賣國的對外政策!”
“立即停止內戰!”
“立即向日本宣戰!”
“人民!武裝你們自己!”
“用武力保護華北!”
“打倒賣國賊!”
“打倒賣國賊殷汝耕!”
“中華民族萬歲!”
“為祖國自由而奮斗!”
“沒收賣國賊的財產,救濟受災人民!”
“反對軍隊南調!”
“反對苛捐雜稅!”
“反對抓捕中國人民的日本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