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招生網和貴州招生考試院公布的錄取數據,貴州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績在333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174802名左右,才可以考上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不過每年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在貴州招生人數不同、試卷難度也不同,所以錄取的分數也不會相同。
一、貴州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1、貴州高考2022年考生上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34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42037名;
2、貴州高考2021年考生上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33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58213名;
3、貴州高考2020年考生上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33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74802名;
4、貴州高考2022年考生上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3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6229名;
5、貴州高考2021年考生上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2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5735名;
6、貴州高考2020年考生上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0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6529名;
二、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在貴州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在貴州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貴州 | 理科 | 專科 | 349 | 142037 | 省政府 |
2022 | 貴州 | 文科 | 專科 | 435 | 66229 | 省政府 |
2、2021年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在貴州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貴州 | 理科 | 專科 | 334 | 158213 | 省政府 |
2021 | 貴州 | 文科 | 專科 | 426 | 75735 | 省政府 |
3、2020年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在貴州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貴州 | 理科 | 專科 | 333 | 174802 | 省政府 |
2020 | 貴州 | 文科 | 專科 | 409 | 86529 | 省政府 |
高考怎么用一分一段表看位次
考生可以找到本省的教育考試院官網,進入到高考成績查詢界面,一般旁邊會有位次排名情況,數字反映的就是高考位次。也可以結合各省教育考試院公布的“一分一段表”的文章,考生可以登錄各省教育考試院官網查看這個表格來確定自己的位次。
詳細的查看方法如下:
1、在電腦的百度上輸入某某省教育考試院,找到其官方網站以后點擊進入。
2、進入到該網站以后輸入成績分檔表,點擊查詢按鈕。
3、在出現的檢索結果中可以看到查找到的不同年度成績分檔表,點擊進入。
4、頁面跳轉以后可以看到該成績分檔表的附件,點擊進入。
5、此時頁面跳轉以后進入到成績分檔表界面,在此即可看到一個分數對應的人數以及排名情況了。
考生位次,則是原高考基于文理分科、分批招生錄取規則而形成,是分文理和分批排名的。新高考,同一個考生在同一類別里只有一個位次,原高考,同一個考生可能有多個名次。
理科哪些二本最好
排名 | 院校名稱 | 批次 |
1 | 廣東財經大學 | 二本 |
2 | 貴州醫科大學 | 二本 |
3 | 重慶醫科大學 | 二本 |
4 | 遵義醫科大學 | 二本 |
5 | 上海海關學院 | 二本 |
6 | 廣東金融學院 | 二本 |
7 | 天津理工大學 | 二本 |
8 | 西安郵電大學 | 二本 |
9 | 四川外國語大學 | 二本 |
10 |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 | 二本 |
11 | 集美大學 | 二本 |
12 | 重慶理工大學 | 二本 |
13 | 北京聯合大學 | 二本 |
14 | 上海商學院 | 二本 |
15 | 蘇州科技大學 | 二本 |
16 | 成都大學 | 二本 |
17 | 福建中醫藥大學 | 二本 |
18 |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 二本 |
19 | 廣東醫科大學 | 二本 |
20 | 重慶工商大學 | 二本 |
21 | 貴州師范大學 | 二本 |
22 | 廈門醫學院 | 二本 |
23 | 云南師范大學 | 二本 |
24 | 天津外國語大學 | 二本 |
25 | 新鄉醫學院 | 二本 |
26 | 湖北醫藥學院 | 二本 |
27 |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 | 二本 |
28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 | 二本 |
29 | 溫州大學 | 二本 |
30 | 廈門理工學院 | 二本 |
三、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校介紹
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肇始于1951年,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為公辦全日制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由成都市人民政府舉辦,四川省教育廳主管。學校坐落于成都天府新區,占地面積730畝,現有教職工612人,其中專任教師486人,高級職稱占專任教師占比39.95%、碩博學位教師占比52.63%、"雙師"素質教師占比76%。在校全日制高職學生11346人。 學校以立德樹人為己任,堅持面向市場、服務發展、促進就業的辦學方向,堅持"以人為本、鑄造未來"的辦學理念,堅持"辦一流高職、育大國工匠"的辦學定位,秉承"以德潤身、技臻至善"的校訓,大力實施"依法治校、改革興校、質量立校、人才強校"四大戰略,堅定"瞄準產業、對接行業、牽手企業、成就學業、創新創業、促進就業的""六業并舉"的發展思路,對標國家"雙高計劃"建設標準,努力建設"全國一流、國際知名"的*高水平工科高職院校,為成都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做強全省"主干",唱好"雙城記"、奪取"雙勝利"提供高質量技術技能人才支撐。 學校緊盯省市重大產業,構建專業集群。立足"中國制造2025",緊貼四川成都"5+5+1"現代產業體系,推進專業鏈與產業鏈融合,構建裝備制造、軌道交通、汽車工程、信息工程等7大專業集群,開設工業機器人、裝備制造、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新能源汽車、信息安全與管理等31個專業,每年為成都市重點產業輸送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3000余人。 學校深入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改革辦學體制。圍繞重大產業功能區,走進園區辦學,把學校建到園區,把課堂搬進廠區,在成都蒲江、龍泉驛、青白江、青羊分別設立裝備制造、汽車工程、跨境電商、財經工貿4個產業分院,采取"政府投入、園區承載、企業參與、高校運營"的模式,零距離為產業園區培養人才。近兩年為所在產業園區輸送人才1300余人。 學校著力創新人才培養,實施多元育人。整合政行企校多方資源,牽頭領辦成都市軌道交通、現代物流、汽車、建筑、財經商貿等5個專業職教集團,吸納區域內62所學校112家企業和行業協會,推進集團內"師資培訓、課程體系、教材開發、學生實訓、考核過程、評價標準"六統一。引企入校,與成都鐵路局、中國中車、中興通訊等知名企業合作共建現代軌道交通應用技術實踐中心、現代裝備制造技術實訓中心、中興通訊ICT人才培養基地等校內實踐實訓中心27個,育訓結合,工學交替,全面推行現代學徒制和企業新型學徒制,實施"訂單式"培養,實現"招生即招工"。 學校堅持國際引領,搭建高端人才培養平臺。與德國工商大會(AHK)深度合作,引入德國巴斯夫(BASF)、戴姆勒-奔馳、西門子等企業,借鑒德國先進職教理念,建設"中德(四川成都)跨企業培訓中心",開展實踐教學、社會培訓、師資培養、鑒定認證和技能競賽。累計600余名師生獲得國際職業資格證書,為一汽大眾、京東方等大型企業培養國際化高端技術技能人才1000余人。 學校對接國家戰略,推動社會服務縱深發展。服務"一帶一路"倡議,為肯尼亞蒙內鐵路培訓當地技術人員;服務"精準扶貧"戰略,突出技術技能扶貧,為甘孜州石渠縣、阿壩州紅原縣、簡陽老龍鄉培訓技術技能人才;服務區域經濟發展,面向成都產業工人、離崗再就業人員、退役軍人、農村轉移勞動力等重點群體提升就業能力,年均培訓、技能鑒定近2萬人、各類認證考試12萬余人。 近年來,畢業生就業率穩定在93%以上,其中,80%在成都地區就業創業。2016年,日本、韓國等7國主流媒體駐華記者團來學校參觀訪問。2017年,學校"基于技術應用理虛實一體的國際高端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入選四川省全面創新改革首批21條經驗成果并向全省推廣,人民日報以《職校里如何走出大國工匠》報道學校改革實踐。2018 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在學校召開"四川省職業院校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現場推進會"。2019年,"學習強國"和《中國教育報》分別以《構建"大思政"一體化育人體系》報到學校育人經驗。學院現為全國職教先進單位、教育部"1+X"證書制度試點單位、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四川省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單位、首批四川省文明校園、四川省工業文化普及基地、成都市天府文化特色學校、成都市國際化示范窗口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