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山東海事職業學院招生網和貴州招生考試院公布的錄取數據,貴州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績在213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208444名左右,才可以考上山東海事職業學院,不過每年山東海事職業學院在貴州招生人數不同、試卷難度也不同,所以錄取的分數也不會相同。
一、貴州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山東海事職業學院
1、貴州高考2022年考生上山東海事職業學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21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08444名;
2、貴州高考2021年考生上山東海事職業學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28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88633名;
3、貴州高考2020年考生上山東海事職業學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4、貴州高考2022年考生上山東海事職業學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5、貴州高考2021年考生上山東海事職業學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39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3196名;
6、貴州高考2020年考生上山東海事職業學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二、山東海事職業學院在貴州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山東海事職業學院在貴州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貴州 | 理科 | 專科 | 213 | 208444 | 省教育廳 |
2022 | 貴州 | 文科 | 專科 | - | - | 省教育廳 |
2、2021年山東海事職業學院在貴州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貴州 | 理科 | 專科 | 286 | 188633 | 省教育廳 |
2021 | 貴州 | 文科 | 專科 | 395 | 93196 | 省教育廳 |
3、2020年山東海事職業學院在貴州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貴州 | 理科 | 專科 | - | - | 省教育廳 |
2020 | 貴州 | 文科 | 專科 | - | - | 省教育廳 |
首次志愿和征集志愿的區別
首次志愿投檔錄取結束后,可能會有一些招夠人數的院校,考試院就會公布缺額院校及專業名單,這時候沒有被錄取的考生就可以網上填報征集志愿了。也就是說,征集志愿填報的都是首次志愿錄取結束后的缺額院校及專業。
在填報時應注意對比一下高校的補錄計劃數和該批次的考生人數,以減少競爭性;對要報讀的學校須慎重研究,雖然很多優質的外地院校由于生源嚴重不足而參加補錄,但也有不少是外地高校通過新辦、合辦、調整等方式擴大辦學規模,個別存在名過其實的現象;不要相信招生中介而去花錢買分,更不要因此錯過補錄機會,誤了學業。
什么是征集志愿“征集志愿”是指對于第一批至第四批第一志愿錄不滿額的院校,在每批次第一志愿錄取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試院向社會公布院校招生缺額計劃,考生再根據缺額計劃在當地招生辦填報“征集志愿”,這樣使得第一志愿錄取時落選的考生有第二次重新填報志愿的機會。
征集志愿是在統一招生完之后就進行的,時間一般在統招之后補錄之前。征集志愿表是根據各個省各個地方的具體情況而定。征集志愿是給掉檔同學的又一次機會,凡是參加高考的同學應該時刻關注這些信息。
征集志愿也要認真對待,填報第一志愿也應慎重考慮,有的省份的征集志愿都是平行志愿,同樣也應該把最好的選擇填在第一個。
提前批志愿報考注意事項
1、考生填報了“提前批次”的院校,如果沒有被錄取,不影響考生參加其他志愿批次的錄取。但是,如果考生已被“提前批次”的院校錄取,就不能再參加其他批次院校的錄取。
2、志愿報考前尤其需要了解具體院校(專業)的錄取規則與錄取限制,這在招生計劃冊或招生章程.上均會有注明。
3、一些特定的院校及專業只在提前批次錄取,對相關院校和專業感興趣的考生一定不能錯過提前批次的填報。比如熱門的南科大、國科大,本科師范類院校及專業等等。
4、不要跨類兼報。提前批志愿有文理類、藝術體育類,投檔順序-般是文理類先于藝術體育類,建議只報考一類,不要跨類兼報。否則,無論錄取到哪一類都不能以任何理由退檔。
三、山東海事職業學院學校介紹
學校概況 山東海事職業學院是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由濰坊市政府主導舉辦、社會力量參與舉辦的山東省首所理工類混合所有制普通高職專科院校,坐落于世界風箏之都-濰坊市。主校區位于渤海岸邊、萊州灣畔,毗鄰國家一類開放口岸—濰坊森達美港和白浪河游艇旅游碼頭,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占地822畝,建筑面積22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8300余萬元,實驗實訓室89個,打造青年教學能手、課程主講教師、專業帶頭人、教學名師組成的骨干教師梯隊,專任教師4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8000余人。 學校榮獲2018年山東省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特等獎,2018年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系山東海洋技術大學牽頭籌建單位、山東省職業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辦學實踐試點單位、山東省教育廳公布的第二批信息化教學試點單位、全國職業教育混合所有制辦學研究聯盟理事長和秘書長單位、中國海洋大學合作辦學單位;是山東省高職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教學指導方案、山東省高等職業教育航海技術專業教學指導方案、山東省中職輪機管理專業教學指導方案牽頭開發單位。學校與中國海洋大學合作探索本專科人才聯合培養新路子,采取“2+2”、“1+2”兩種模式,開展2個本科、3個專科專業的合作辦學。受濰坊市政府委托,學校牽頭籌建混合所有制應用型本科院校山東海洋技術大學,大學申報已納入山東省 “十三五”高校設置規劃。 辦學定位與辦學理念 立足山東,面向海洋,“立德樹人”,服務“海洋強省”和“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深化混合所有制辦學改革,打造社會多元辦學格局,激活辦學活力。全面提升資源整合能力,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全面提升高等職業教育服務功能。服務新航運產業建設高水平專業群,育訓并舉培養新航運產業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學校以“積跬步,至千里”為校訓,以“建設知名高校,服務地方發展,培養合格人才,成就個人夢想”為辦學目標,以“以人為本,服務社會,追求發展;讓學生成功,讓家長放心,讓社會滿意”為發展理念,遵循高等職業教育和大學生成長規律,大膽創新,銳意進取,培育了“崇德尚能,教之有道”的教風和“知行合一,學以致用”的學風,努力建設 “體制機制靈活、育人質量優良、服務功能強大”的全國知名高校。 專業設置 學校設有航海學院、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港航管理學院、郵輪游艇學院、航空學院、京東·新邁爾電商學院、人工智能學院7個高職二級學院和五年制大專學院、中職學院。開設航海技術、輪機工程技術、港口與航運管理、健康管理、口腔醫學技術、中醫康復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物流管理、會計、國際郵輪乘務管理、電子商務、空中乘務,高鐵乘務、表演藝術,無人機應用技術、烹調工藝與營養等37個高職專科專業和部分五年制大專專業。 辦學特色及亮點 “以海為本”,聚焦服務新航運產業發展。學校積極履行國家“海洋強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山東省海洋強省建設以及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智慧海洋產業發展賦予的使命與責任,面向新航運產業培養高素質復合型技術技能型航運人才,學校在“一海、二港、三配套”的基礎上,明確了“圍繞產業辦專業”的專業群建設思路,目前開設涉海專業17個。學校是山東省高職國際郵輪乘務管理、航海技術、輪機管理三個專業教學指導方案牽頭開發單位。航海類專業群立項為山東省職業教育品牌專業群,航海技術專業教學團隊評為省級教學團隊;航海技術、港口與航運管理專業評為國家級骨干專業;航海技術專業立項為山東省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海上基本安全》等5門課程立項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國際郵輪乘務專業參加國家級專業資源庫建設。 學校堅持育訓并舉,緊密對接智慧海洋建設,面向船舶駕駛、水上救援、郵輪乘務等地方產業需求,積極拓展社會服務。學校具備交通部海事局認可的16個培訓類別33個培訓項目資質。近五年,航海類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用人單位滿意度96%以上,2020屆涉海類專業學生雙證書比例96.2%;大副大管學員考證通過率100%,涉海類畢業生國際化就業率保持在60%以上,收入達到3000美金以上,得到包括中外運長航、馬士基等知名企業的廣泛認可。近三年,涉海社會化培訓達到每年2萬人次規模,培訓收入1200萬元,年培訓規模占到全國7%、全省26%。各項指標在環渤海地區船員培訓機構中名列前茅,成為我省經略海洋涉海培訓重要力量。 率先開展混合所有制辦學探索,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混合所有制辦學“山海模式”。2016年被省教育廳認定為混合所有制辦學試點單位,教育部、省政府研究室、財政廳、教育廳等主管部門多次到學院實地調研,幫助總結推廣經驗。2016年1月12日,國家(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動態》、2017年7月,山東省政府研究室《決策參閱》刊發推介學院混合所有制辦學經驗。2016年以來,共有26個省市區300余家院校企業政府部門前來交流學習,累計為15所職業院校提供混合所有制辦學改革新政策及新方案【全文】。2018年1月學校牽頭承辦了全國職業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研討會,發起組建了全國職業教育混合所有制辦學研究聯盟,被推選為理事長和秘書長單位。2018年4月,混合所有制辦學項目獲得2018年山東省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特等獎、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院長王敬良憑借“引進山東化工職業學院到山東海洋科技大學園區”榮獲濰坊市第十四屆教學成果個人獎一等獎,憑借“引進山東化工職業學院職教資源”,榮獲濰坊市第十五屆教學成果個人一等獎。 憑借“多元投資主體共建混合所有制海洋技術大學”,榮獲濰坊市第十六屆教學成果個人一等獎。憑借“組建全國職業教育混合制辦學聯盟,引領改革創新”,榮獲濰坊市第十六屆教學成果個人二等獎。2020年4月,校長王敬良在全省高等學校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作題為《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激發辦學活力》專題發言,得到省委書記劉家義的高度認可。在2020年職業教育活動周全國啟動儀式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省委書記劉家義對學校混合所有制辦學成果給予高度評價。學校已成為濰坊國家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試驗區的新亮點、濰坊市實施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山東省職業教育改革的“試驗田”。 發揮混合所有制辦學優勢,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學校混合所有制辦學體制為各種資源進入職業教育搭建了平臺,激發了辦學活力,形成了“大混套小混”的創新發展新局面。2015年以來,已引進社會資金4億余元,提升基礎建設。2016-2018年,引進北京東方通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2700萬元的儀器設備和專業師資團隊,合作共建“航空學院”和“北京通航北方實訓基地”,面向全國年培訓規模4000-6000人。引進京東電商專業師資團隊和1000余萬元儀器設備共建“京東校園實訓中心”和“電商學院”,打造區域電子商務交易、大數據分析挖掘、企業電商進校園和遠程電商教育平臺。引進廣東匯邦智能裝備有限公司1200萬元設備,共建人工智能學院和廣東匯邦工業機器人實訓基地。引進北京梆梆安全科技有限公司1000余萬元儀器設備,共建“新一代信息技術”專業群。與香港瑞思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廣嘉國際船舶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投資1850萬元,引進愛爾蘭國家海事學院師資,共建國際化、股份制的海洋工程(OPITO)公共實訓中心,是全國首家此類社會化培訓機構。學校與特大型央企招商局集團、青島華洋海事服務有限公司、北京鑫裕盛船舶管理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開展校企一體化育人,聯合舉辦航海技術等專業定向委培和現代學徒制試點班,探索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有效模式。 人才培養質量和就業服務 學校實行準軍事化的學生教育管理。牢固樹立學生主體地位,強化“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以“規則框架個性發展,推崇良好習慣養成”為德育理念,本著對學生負責、對家長負責、對教育負責、對社會負責的高度責任感,結合海事類院校和行業特色,全面實施準軍事化管理,鍛造“專業素質過硬,綜合素質良好;特別能服從,特別能堅持,特別能奮斗,特別能創新,特別能奉獻” 的畢業生職業素養品牌。2019年,學校征兵工作任務完成情況位列全省高校第9,榮獲“2019年度全省大學生征兵工作先進單位”,近三年,每年在校學生參軍人數達200人以上,為海軍、海軍陸戰隊提供眾多優質兵源。我校國際郵輪與旅游學院2019屆畢業生張鑫、港航管理學院2016屆畢業生盧長鑫參加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儀式。 學校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個體全面發展。近年來,學生獲得國家級、省級比賽獎項共計83項,學校田徑代表隊自2015年參賽以來四次榮獲2019年山東省大學生田徑錦標賽男子乙組團體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