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招生網和貴州招生考試院公布的錄取數據,貴州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績在357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136707名左右,才可以考上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不過每年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在貴州招生人數不同、試卷難度也不同,所以錄取的分數也不會相同。
一、貴州高考多少分可以上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1、貴州高考2022年考生上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35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5061名;
2、貴州高考2021年考生上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37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8332名;
3、貴州高考2020年考生上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37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6707名;
4、貴州高考2022年考生上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6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9454名;
5、貴州高考2021年考生上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7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8183名;
6、貴州高考2020年考生上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5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4440名;
二、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在貴州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在貴州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貴州 | 理科 | 專科 | 357 | 135061 | 市政府 |
2022 | 貴州 | 文科 | 專科 | 462 | 49454 | 市政府 |
2、2021年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在貴州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貴州 | 理科 | 專科 | 377 | 118332 | 市政府 |
2021 | 貴州 | 文科 | 專科 | 471 | 48183 | 市政府 |
3、2020年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在貴州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貴州 | 理科 | 專科 | 377 | 136707 | 市政府 |
2020 | 貴州 | 文科 | 專科 | 454 | 54440 | 市政府 |
高考志愿檔案狀態查詢方法有哪些
1、先在百度中搜索:xx省招生辦公室。其它省市地區的可以類比搜索。點擊第一個官網。
2、打開官網后會出現查詢頁面。將頁面向下拉,會看到網上志愿填報的字樣,點擊進入。
3、進入xx省普通高招招生考生服務平臺。頁面向下拉,會看到需要填寫的考生號,登錄密碼以及驗證碼。
4、考生號,登錄密碼以及驗證碼方框后面沒有出現任何字樣,要先刷新頁面等待一會,否則在填寫內容后點擊登錄無效,這應該是系統的小問題。出現后提示后便可以正常進行。
5、在考生號一欄正確填寫14位數字,在登錄密碼一欄正確填寫包含數字和字母的密碼。全部填寫后登錄并選擇“同意”。
6、頁面上顯示人信息和錄取的工作進度。點擊右下角檔案狀態查詢即可。但是可能由于系統問題無法顯示。也可以換用手機查詢。
高考志愿是高考前填還是高考后
高考志愿是高考高考后填。
高考成績公布之后大家需要關注的就是,自己的高考成績在自己所在省份的排名,然后確定自己想要上的專業,根據專業排名選擇一所自己成績符合的大學,高校的招生簡章也是我們需要關注的,通過高校的招生簡章能夠幫助我們了解學校的辦學環境,學費、招生計劃等相關內容。
高考志愿都是考后知分填報,即在高考成績及分數線公布后填報志愿。考生志愿,指考生所選報的院校和專業,是考生的志向、愿望、愛好、個性和能力等因素的綜合反映。
據了解,部分重點高校擔心,如果填報志愿時間改在考試成績出來以后,再統一填報志愿,有可能導致高分考生被外地名校尤其是清華北大等校“一網打盡”,而一般院校也希望能錄到一部分高分考生。但調查顯示,絕大多數考生和家長則表示,考試成績出來后,再填報志愿,能讓考生進入最符合自己理想的高校。
三、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學校介紹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是由重慶市人民政府舉辦、國家民政部與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是*高水平專業群(A檔)建設單位、國家示范性骨干高職院校、全國文明校園、國家優質專科高職院校、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國家技能人才培育工作作出突出貢獻單位、教育部職業院校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試點院校、重慶市首批市級示范性高職院校、重慶市優質高職院校。 學校始建于1984年,原為國家民政部創辦的民政部重慶民政學校,2001年3月升格為重慶社會工作職業學院,2006年3月更名為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學校位于重慶大學城,占地面積為1075.39畝。學校教學、實驗實訓條件一流,建有22個校內實踐教學基地(中心)、187間實驗實訓室,建有重慶市養老產業人才培養公共實訓基地,建成中央財政支持的實訓基地1個、市級財政支持的實訓基地7個。圖書館藏書100萬余冊,報刊800余種。建有重慶一流的數字化校園。 學校現有馬克思主義學院、民政與社會治理學院、商學院、大數據與信息產業學院、智能工程學院、文化與旅游學院、數智財經學院、智慧康養學院、通識教育學院和繼續教育學院等10個二級學院,招生專業45個,面向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在校生17322人。 學校現有教職工863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及其他副高職稱267人,博士、碩士592人,聘請500余名行業專家、企業能工巧匠擔任兼職教師。擁有教育部高校示范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優秀教學科研團隊1個、重慶市市級重點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機構1個、重慶市名師工作室2個、重慶市市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重慶市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重慶市先進工作者1人、重慶市優秀教師3人、重慶市名師1人、重慶市教書育人楷模4人、重慶市中青年骨干教師8人、重慶市優秀技能人才2人。教師教學、科研成果豐碩,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和重慶市教學成果一等獎4項;建有國家級、市級重點建設專業26個,國家級、市級精品開放課程25門,國家級、市級專業教學資源庫3個,國家級產教融合發展項目1個。 學校積極開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教學質量工程,深化政校企合作,成立學校合作發展理事會,與300多家政府機構、行業協會、企事業單位建立深度合作關系,建有企業學院5個。學校大力推進工學結合、訂單培養,積極開展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教學改革,形成以能力本位、素質教育、可持續發展為理念,以工學結合為途徑,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第一課堂學習與第二課堂實踐結合、學校文化與企業文化結合、學業成長與職業成長結合的“三個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著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熟練的職業技能和科學的創新精神,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高,新生報到率、畢業生就業率穩居重慶市高職院校前列。 學校被民政部確定為國家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訓基地、全國社會組織教育培訓基地、民政部西部民政社會工作培訓中心、全國民政政策理論研究基地,被教育部等六部委確定為國家計算機應用與軟件技術緊缺型人才培養基地,近三年學校培訓規模達2萬余人次,社會服務能力明顯提升。學校建立的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國家民政行業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鑒定站、全國計算機信息高新技術考試站、國家職業核心能力培訓認證培訓測評點等考核鑒定機構,可對100余個職業(工種)進行技術等級鑒定。 學校大力推進國際化辦學戰略,與德國、澳大利亞、英國、美國、加拿大、法國、芬蘭、黑山共和國、南非、泰國、柬埔寨、孟加拉等近30個國家的高校和教育機構開展長期合作與交流,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非洲國家和中東歐國家10余個。建有英國威爾士、澳大利亞海外教師工作站、柬埔寨職業教育中心、埃塞俄比亞魯班工坊。接收來自英國、加拿大、法國、新加坡、非洲、韓國、東南亞等國家的學歷留學生、長短期研修生400余人次,對外交流師生人數達500多人次。2016、2017、2018連續三年被全國高職高專校長聯席會議發布的《中國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評為“國際影響力50強”高職院校。 學校堅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突出加強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在全國高職院校中具有廣泛影響,2016年作為重慶市屬高校的唯一代表(全國9所高職院校之一)參加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2017年當選為全國高職高專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聯盟副會長單位,2018年作為全國高職院校的唯一代表參加教育部高校黨建質量提升攻堅行動新聞發布會并交流發言,2019年作為全國高職院校唯一代表參加第26次全國高校黨的建設工作會議并交流發言。學校是全國文明校園、重慶市文明校園、重慶市文明單位、重慶市“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 面對高職教育千帆競發、百舸爭流之勢,學校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自覺地深入學習貫徹****思想,堅持面向產業的開放意識、密切企業的合作意識、工學結合的培養意識、對接區域的服務意識、促進就業的民生意識、應用研究的學術意識,立足現代城市服務和民政社會工作,積極面向城市發展和公共事業管理、服務一線,培養現代服務業和社會公共服務需要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努力建設特色鮮明、全國一流、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應用型高校。(數據截止2021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