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湖南城市學院招生網和廣東招生考試院公布的錄取數據,廣東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績在491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129639名左右,才可以考上湖南城市學院,不過每年湖南城市學院在廣東招生人數不同、試卷難度也不同,所以錄取的分數也不會相同。
一、廣東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湖南城市學院
1、廣東高考2022年考生上湖南城市學院的歷史(歷史+地理)最低分需要50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9134名;
2、廣東高考2022年考生上湖南城市學院的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50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7834名;
3、廣東高考2022年考生上湖南城市學院的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50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4508名;
4、廣東高考2021年考生上湖南城市學院的歷史(歷史+地理)最低分需要50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4505名;
5、廣東高考2021年考生上湖南城市學院的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51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9813名;
6、廣東高考2022年考生上湖南城市學院的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52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1164名;
7、廣東高考2021年考生上湖南城市學院的物理(物理+化學)最低分需要50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4652名;
8、廣東高考2021年考生上湖南城市學院的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51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8669名;
二、湖南城市學院在廣東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湖南城市學院在廣東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廣東 | 歷史 | 歷史+地理 | 本科 | 503 | 39134 | 省政府 |
2022 | 廣東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504 | 37834 | 省政府 |
2022 | 廣東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509 | 34508 | 省政府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化學 | 本科 | 508 | 129639 | 省政府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17 | 116366 | 省政府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21 | 111164 | 省政府 |
2、2021年湖南城市學院在廣東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廣東 | 歷史 | 歷史+地理 | 本科 | 508 | 44505 | 省政府 |
2021 | 廣東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514 | 39718 | 省政府 |
2021 | 廣東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514 | 39813 | 省政府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化學 | 本科 | 507 | 124652 | 省政府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11 | 118669 | 省政府 |
3、2020年湖南城市學院在廣東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廣東 | 理科 | - | 本科 | 491 | 117817 | 省政府 |
2020 | 廣東 | 文科 | - | 本科 | 505 | 38807 | 省政府 |
學校代碼及專業代碼查詢網
考生進入所在省市官方志愿填報系統,輸入院校及專業名稱,即可顯示院校及專業代碼,僅供參考!
省市 | 官網名稱 |
安徽 | 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試院 |
北京 | 北京教育考試院 |
福建 | 福建省教育考試院 |
甘肅 | 甘肅省教育考試院 |
廣東 | 廣東省教育考試院 |
廣西 | 廣西招生考試院 |
貴州 | 貴州省招生考試院 |
海南 | 海南省考試局 |
河北 | 河北省教育考試院 |
河南 | 河南教育廳 |
黑龍江 | 黑龍江省招生考試信息港 |
湖北 | 湖北省教育考試院 |
湖南 | 湖南省教育考試院 |
吉林 | 吉林省教育考試院 |
江蘇 | 江蘇省教育考試院 |
江西 | 江西省教育考試院 |
遼寧 | 遼寧招生考試之窗 |
內蒙古 | 內蒙古招生考試信息網 |
寧夏 | 寧夏教育考試院 |
青海 | 青海省教育考試網 |
山東 | 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 |
山西 | 山西招生考試網 |
陜西 | 陜西省教育考試院 |
上海 | 上海教育考試院 |
四川 | 四川省教育考試院 |
天津 | 天津招考資訊網 |
西藏 | 西藏自治區教育考試院 |
新疆 | 新疆招生網 |
云南 | 云南省招生考試院 |
浙江 | 浙江省教育考試院 |
重慶 | 重慶教育考試院 |
智能志愿填報網站-高考助手網志愿
高考助手網志愿擁有自己的開發團隊,實時為數據更新和技術做工作,區別于市面上其他的產品外包式的開發,一旦有數據更新或者網站使用問題不能及時進行處理。高考助手網志愿網站包含教育部公布的所有大學的信息和1800多種本專科專業信息,以及我國職業分類大典內1838種職業信息。
高考助手網志愿除提供各類報考功能外,還可以在輸入高考分數后,自動測算在本省的位次,通過極差函數圖標的方式展示給用戶,同時標注了該分數在本省的排名百分比,便于同學和家長更清晰的認知自己的所屬排名。
高考助手網志愿符合考生所在省份填報規則的模擬填報系統,讓預熱填報更加方便和精準。高考助手網志愿防撞車功能實時監控各院校備選情況,讓填報更放心,讓考生與喜愛的大學更近一步。
高考志愿填報注意事項
選擇高考志愿時,需要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要想學有所成,最好是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不然學起都沒有意思,也容易荒廢學習。
很多學子在選擇高考志愿時,還必須要考慮這個專業的未來前景,是否好就業,是否是熱門,未來是否有市場等等,只有把這些問題進行綜合考慮后,才有可能選出最合適的專業。
考生在選擇高考志愿時,也必須要考慮畢業后的就業問題哦,畢竟大家都希望在學成后,能有一份好的工作,所有填報高考志愿時還是要綜合考慮未來的就業意愿。
三、湖南城市學院學校介紹
湖南城市學院是一所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主辦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從2020年起,學校調入湖南省本科一批錄取。學校位于長江中下游平原、洞庭湖南岸環湖生態經濟圈核心城市——湖南省益陽市,學校人文底蘊深厚,自然環境優美,交通便捷,距省會長沙中心城區僅55公里。 學校前身為1970年創辦的益陽地區師范專科學校和1978年創辦的益陽基礎大學。2002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當時的湖南城建高等專科學校和益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合并為湖南城市學院。學校遵循“品學兼修,知行統一”的校訓精神,努力辦人民滿意的大學,2012年獲評“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成為“教育部信息化建設試點單位”,2018年高水平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躋身湖南省“高水平應用特色學院”行列,2021年獲批新增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學校現有校園面積1415畝,建筑面積58萬平方米。擁有固定資產15.14億元。紙質圖書藏書227萬冊,電子圖書260萬冊。教職工1526人,其中專任教師1201人,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128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363人。有教育部本科教指委委員、新世紀優秀人才、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等國家級和省級以上高層次人才124人(次)。“雙師雙能”型教師占比達56%。學校設有14個二級學院,55個本科專業,以工為主,涵蓋理、工、文、管、教、藝、經等多個學科。學校面向31個省、市、自治區招生,現有全日制本科生22369人。 學校堅持立德樹人,重視教育教學改革,推進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以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構建了“1234”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即:以學生能力培養為主線,將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通過基礎能力課程、專業能力課程、發展能力課程三大課程模塊,達到“實基礎、重應用、有特色、高素質”四個方面的培養要求。與企業合作建立了艾華學院、奧士康班、五礦二十三冶“訂單式”班、遠大住工學院等,采用校企“3+1”或“3+0.5+0.5”等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學校堅持人才培養中心地位,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高級應用型人才。學校畢業生就業率連續15年超過95%。在湖南省高校畢業生畢業五年薪酬排行榜上近年一直穩居省屬本科高校第一,先后被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湖南省就業創業示范校”。學校被譽為“城建人才的搖籃”,優秀畢業生參與了國家體育場(鳥巢)、秦山核電站、滬昆高鐵、杭州灣大橋等國家重點建設項目。 學校立足行業,服務區域,不斷優化專業結構,加強專業內涵建設。城鄉規劃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和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電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3個專業認定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土木工程、城鄉規劃等27個專業認定為湖南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擁有以土木工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為代表的34個省級以上實踐教學、創新創業教育教學平臺,獲教育部產學協同育人項目109項。學校累計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3項,省級教學成果獎32項。 學校堅持產學研用結合。擁有土木工程、城鄉規劃學、信息與通信工程等6個湖南省“雙一流”應用特色學科。擁有國家級眾創空間、數字化城鄉空間規劃關鍵技術湖南省重點實驗室、黑茶金花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湖南省城鄉生態規劃與修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南省新型城鎮化研究院、湖南省**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協作研發中心等28個省級以上科研和創新平臺。近年來,累計獲國家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基金等國家項目56項。近五年橫向科研經費超過7億元,在湖南省同類院校中遙遙領先。獲國家級、省級科學技術獎和社科基金項目優秀成果獎23項;規劃建筑設計成果獲省部以上行業獎勵80多項,是省內高校規劃設計領域獲獎等級最高、獎項最多的單位。學校主持制定的《鎮(鄉)村綠地分類標準》被住建部批準為國家行業標準,編制的“長株潭生態綠心地區空間發展戰略規劃”獲國際招標第一名。牽頭成立了省級學會湖南省城市科學研究會,設立的湖南省新型城鎮化研究院入選湖南省專業特色智庫。《湖南城市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是“全國百強社科學報”,《城市學刊》榮獲“全國高校社科精品期刊”。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國際合作交流成效明顯。先后與加納、新西蘭、馬來西亞、美國、澳門等國家和地區高校開展密切合作。榮獲“馬來西亞高等教育年度優質合作院校”稱號。與新西蘭維特利亞理工學院合作舉辦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本科教育項目評估獲全票通過。與加納海岸角大學合作舉辦孔子學院,是全省同類院校中的第一所。 學校擁有湖南城市學院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城市學院檢測中心有限公司2家校辦企業。其中湖南城市學院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具有城鄉規劃、建筑工程、市政道路等六項甲級資質,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020年合同額1.65億元。學校與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中核)、中國建筑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中建)、中國鐵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中鐵)等400多家知名公司簽署產學研合作協議、實習基地協議等;與益陽市人民政府、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華為)共建湖南新型智慧城市研究院。與南縣人民政府聯合開辦了省內首個“鄉村振興規劃學院”。與益陽市、嘉峪關市、長沙高新區、祁陽縣等10余個政府部門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2021年,學校第四次黨代會謀劃了學校發展新藍圖,確定了“12345”發展戰略。即,明確一個發展思路:學校未來發展要堅持“黨建引領、固本強基、高質量發展”思路。激發兩股發展動力:改革創新力和接續奮斗力。夯實三大發展基礎:一本高校基礎、“雙一流”高校基礎、碩士學位授權單位基礎。轉變四種發展理念:實現從辦學規模擴張到內涵提升的轉變,從教學型到教學研究型的轉變,從以教為中心到以學為中心的轉變,從傳統管理到現代治理的轉變。建設“五個新城院”:卓越新城院、創新新城院、效能新城院、智慧新城院、幸福新城院。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學校將高舉****思想偉大旗幟,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勇于擔當,敢于作為,攻堅克難不停歇,斗志昂揚向前走,為全面建設湖南城市大學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