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
甲親愛的的老師,同學們,大家好!又到了紅領巾廣播站開始播音的時候了,我是xx
乙我xx
合歡迎大家收聽由我們主持的節目。
甲從今天開始,我們迎來了一年中的冬至。
乙關于我國的這個傳統節日,同學們又了解多少呢?下面就走進今天的《知識天地》,為大家介紹介紹——“冬至”吧。
甲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現代天文科學測定,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陽光對北半球最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這天之后,太陽又逐漸北移。
乙作為我國二十四節氣的一個重要節點,冬至在我國古代是一個較大的節日,由于冬至這天正值陰極而陽始,因此在古代農耕社會備受重視,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還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于正旦。”也說明了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
甲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冬至一過,各地氣候便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進入常言說的“三九”寒天。
乙關于冬至,還有一首《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四九五九冰開口,七九八九仰臉看柳,九九楊落地,十九杏花開。
甲 一個“九”指九天時間,在漫長的冬季開始的時候,人們唱著《九九歌》,九天九天地數著日子
乙“一九二九不出手”的日子就是寒冷開始的時候,手伸出來就會感覺到寒冷;
甲 “三九四九冰上走”的日子是天寒地凍最冷的時候,那凍實了的水塘的冰層夠厚,男孩子在上面嬉戲打鬧,女孩子則是帶了一分或者二分的硬幣,帶著體溫放在冰上,看誰印出的硬幣最逼真,保存時間最長;
乙“四九五九冰開口”的日子氣溫有所回升,給所有人都帶來春的希望;
甲 “七九八九仰臉看柳”才正是開心的日子,沿河柳枝最先發出春的信息,給經過冬日蕭條的原野抹上第一筆綠色,柳笛、柳哨便整個地吹開了去,寒冷的冬天退去了;
乙 “九九楊落地”是白楊樹的花穗已成熟開始飄落;
甲 “十九杏花開”就更不用說了,是漫山遍野開滿了杏花的日子,還會有人再想到冬天的寒冷嗎?
乙 而冬至一過,春天就快到了。正如一位詩人所說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停頓 音樂)
甲 ~~~,本周還有一個西方節日嗎?你知道是什么節嗎?
乙我可是萬事通,我當然知道啦,是圣誕節嘛。
甲 對!真聰明。那下面就讓我們再為大家介紹介紹這個圣誕節吧。
乙每年的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稱為圣誕節。從12月24日于翌年1月6日為圣誕節節期。節日期間,各國基督教徒都舉行隆重的紀念儀式。圣誕節本來是基督教徒的節日,由于人們格外重視,它便成為一個全民性的節日,國家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可以和新年相提并論,類似我國過春節。
甲圣誕節是指12月25日,平安夜是指12月24日,是圣誕前夕,稱為圣誕夜,也稱為平安夜。屆時,千千萬萬的歐美人風塵仆仆地趕回家中團聚。圣誕之夜必不可少的節目是party或聚會。大多數歐美家庭成員團聚在家中,共進豐盛的晚餐,然后圍坐在熊熊燃燒的火爐旁,彈琴唱歌,共敘天倫之樂;或者舉辦一個別開生面的化妝舞會,通宵達旦地慶祝圣誕夜是一個幸福、祥和、狂歡的平安夜、團圓夜。
乙西方人以紅、綠、白三色為圣誕色,圣誕節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用圣誕色來裝飾。紅色的有圣誕花和圣誕蠟燭。綠色的是圣誕樹。它是圣誕節的主要裝飾品,用砍伐來的杉、柏一類呈塔形的常青樹裝飾而成。上面懸掛著五顏六色的彩燈、禮物和紙花,還點燃著圣誕蠟燭。
甲紅色與白色相映成趣的是圣誕老人,他是圣誕節活動中最受歡迎的人物。傳說每年圣誕日,圣誕老人騎在白羊星座上,圣童手持圣誕樹降臨人間。在平安夜里,孩子總會把一條條色彩繽紛的襪子掛在床頭,等候圣誕老人送份大禮給自己
(停頓 音樂)
甲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今天的播音也接近了尾聲,最后,讓我們一起在優美的音樂中和大家說再見吧!
乙 讓我們下周同一時間再見!
甲再見!
篇2:
男: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女: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男:同學們,老師們,你們還記得這首《二十四節氣歌》嗎?
女:相信大家一定記得,本期紅領巾廣播,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中國的傳統節日——冬至。
男:我是主持人XXX
女:我是主持人 XXX
。本次廣播,由我們兩位共同為大家主持,希望您能喜歡。
冬至的來歷
女:喲,這羽絨服、圍巾、帽子,(嘖嘖嘖)裝備很齊全嘛,冬至過得怎么樣啊?
男:你試著閉上眼睛,想象下遼闊的大地上,岸柳青青,鶯飛草長,小麥拔節,油菜花香,
桃紅李白迎春黃。“冬至到了,春天還會遠嗎?”
女:別的沒看到,我知道如果你現在跑出去的話,你的耳朵要被凍掉了(嘿嘿嘿)
~~~
男:春節放鞭炮、清明去踏青、七夕祭牛郎、中秋吃月餅,知道冬至又有什么習俗呢?
女:額,這可難倒我了。
男:那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冬至節吧。
女:好啊
我先來問問你,你知道冬至節的來歷嗎?
男:以前不是很清楚,這次準備紅領巾廣播稿時,
我和老師一起查閱了資料,終于有些了解
了。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介紹一下吧!
冬至為二十四節氣之一,
并且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
冬至是按天文劃分的節
氣,古稱“日短”“日短至”。冬至這天,太陽位于黃經
270
度,陽光幾乎直射南回歸線,
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相應的,而南半球在冬至日,白天時間全年最長,冬至過
后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
也就是人們常說的
“進九,
”
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
女:哦,冬至節原來是這樣來的,謝謝你的介紹
男:不客氣!
據我了解,我國的這些傳統節日里,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
女:是啊,那你現在能不能就給大家講講這冬至節又有哪些風俗習慣呢
男:好啊,下面,我就給大家講講冬至節的一些風俗習慣。
冬至節與眾多的節日一樣,也有很多食俗的,俗語說“冬令進補,明年打虎”,由于正
值隆冬時節,冬至吃的食品,以進補為主,有順陽助陽的象征意義。以食治病,逐漸形成了
獨特的節令美食,如冬至要吃餃子、餛飩、吃湯圓、年糕、赤豆粥、吃冬至肉,如羊肉、狗
肉、臘肉,吃冬至團等。
女:對對對,在我國北方,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可是你知道為什么要在冬至的時
候要吃餃子嗎?
男:呵呵,問我你就問對了,我可是非常了解餃子的歷史啊!餃子啊,原名“嬌耳”。
女:“嬌耳”?是不是跟大喬小喬有一定的淵源啊?
男:去去去,又在這兒胡扯。相傳,
“嬌耳”是我國醫圣張仲景發明的,至今已有一千八百
年的歷史了。東漢末年,
名醫張仲景見很多窮苦百姓忍饑受寒,耳朵都凍爛了,于是發明了
“祛寒嬌耳湯”,把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藥材在鍋里煮熬,煮好后撈出來切碎,用面皮包
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后分給病人,每人兩只嬌耳,一碗湯吃下后渾身發熱,血液
通暢,兩耳變暖,一段時間后,爛耳朵就好了。
女:哦~,原來還有這樣溫馨的故事啊。那我請你去吃“嬌耳”吧,保護、保護你這嬌嫩的
耳朵哈。
男:恩,“冬至吃嬌耳一冬不會凍耳朵”啊!
女:聽你介紹了這么多,下面我給大家講講冬至吃狗肉的習俗吧。
冬至吃狗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狗肉, 得味道特別鮮美,贊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習俗。現在的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男:你真了不起,我該對你刮目相看啦。
女:那當然,可不能被你小瞧了。我還了解到了一些跟冬至節有著密切關系的內容。那就是
在北京流傳了幾百年的《九九歌》,下面和大家一起來分享。
(慢點讀)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看河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