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報名系統zs.gzeducms.cn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辦法昨日出爐。今年小升初招錄主要有三個方面的變化:民辦學校首次統一網上報名;初中特長生招生比例由區統籌,控制在5%以內;以及小升初招生“先公后民”。
廣州小升初招生“先公后民” 民校首次網上報名
小升初政策歷來備受關注。圖為去年某校面談現場。(資料圖片)記者駱昌威 攝
市教育局公布2016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辦法 民校首次納入網上報名錄取
2016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辦法昨日出爐。今年小升初招錄主要有三個方面的變化:民辦學校首次統一網上報名;初中特長生招生比例由區統籌,控制在5%以內;以及小升初招生“先公后民”,在公辦初中招生結束后,再開始民辦初中的統一網上報名。
文/廣州日報記者劉曉星 實習生秦靜怡 通訊員穗教宣
昨日,市教育局公布了2016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辦法。由于2015年2月印發的《廣州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工作指導意見》有效期為3年,與去年相比,今年義務教育招生工作保持總體穩定。各區于4月15日公布義務教育階段公民辦學校招生工作細則(含學校招生計劃)。公辦學校招生堅持免試就近入學。
具體來說,公辦小學按劃定的地段招生,并在網上進行報名。公辦初中采取多校劃片或單校劃片的方式進行招生,多校劃片的學校采用電腦派位的方式進行招生,單校劃片的學校采用對口直升或劃分地段的方式進行招生。民辦學校招生堅持免試入學的原則,可以自主確定招生標準。在招錄取束后,學生隨機編班,教師均衡配置,嚴禁以各種名義變相舉辦重點班。
招生“先公后民”家長點贊
對于今年小升初招生“先公后民”這一變化,大部分家長都認為對學生更加有利了。“這樣我們心里更加有數了,學生先參與派位,如果能派到滿意的公辦初中,就不用再去考慮民校了,能省不少錢。”家長張女士說,如果按照往年的7月份進行電腦派位,家長們擔心派不上好學校,只能選擇去民校,而放棄了通過派位入讀優質公辦初中的機會。如今順序倒過來,孩子們的選擇就更多了。記者采訪了數位家長,他們的觀點都與張女士一致。但家長黃女士也擔心,往年很多人直接去民校,放棄派位,參與派位的人少,派上好學校的幾率就會大些,而今年,預計大家都會先參加派位,中簽好學校的幾率可能會有所降低。市教育局提醒,在公辦初中派位后,學生確定在公辦學校入讀,就在該校取得學籍。如果學生選擇報讀民辦學校并被確認錄取,學生也在民辦學校注冊,則會失去此前公辦學校的學位,希望學生能慎重選擇報讀的學校。
三大變化
1 民辦學校首次統一網上報名
去年實現公辦小學網上報名之后,今年網上報名擴大到民辦學校。家長報讀民辦學校可以登錄“廣州市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報名系統”填報1至4個平行志愿,系統還設置了2次補錄機會。
公辦小學和民辦學校采取網上報名和錄取,全市使用統一的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服務平臺,入學平臺與學籍系統全面對接,招生計劃與學籍結合管理,未經入學平臺確認一律不予建立學籍,嚴控違規二次流動。
市教育局副局長江東表示,民校納入網上統一招錄,今后家長只在一個平臺就能獲知所有學校的招生信息,不用到處搜集信息,而且整個招生過程更加陽光透明。
2 各區招收特長生比例不超5%
此前,教育部發布通知,對做好2016年城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提出要求,提出各區(縣)獲批招收特長生的初中,招收特長生的比例要降到區(縣)初中總招生人數的5%以內。廣州市今年規定,各區統籌招收體育、藝術特長生不得超過這一比例。
市教育局體衛藝處處長丘毅清解釋,往年是有特長生招收資格的學校,招收特長生比例在本校的10%以內,今年5%的比例則由區統籌。事實上,今年招生學校的數量和類別都沒有調整。通過區統籌,各校招收特長生的數量不會有很大下降,對于學生來說考取的門檻和難度也不會有很大的提高。根據往年情況,相當一部分區的特長生招生計劃都沒完成,這一政策微調對特長生招生不會有太大影響。
3 公辦初中招生完畢民辦初中開始報名
今年另一個比較重要的變化,是公辦初中招生結束,錄取結果公布后,民辦初中的網上報名才開始。根據招生時間表,6月22日上午,市屬公辦外國語學校初中招生進行電腦派位或抽簽。同日下午,區屬公辦外國語學校初中進行招錄。6月24日,公辦初中完成招生,公布錄取結果。6月27日至28日,民辦初中網上報名。去年的政策是,報名人數多于招生計劃數的民辦學校在公辦初中電腦派位之前完成招錄,與公辦學校同步完成學籍建立工作。今年,公辦學校小學畢業考結束后第三天進行電腦派位等形式的招生錄取,使學生能夠知道錄取結果,再有兩天的時間考慮是否報讀民校。這樣“先公辦后民辦”,使得公辦免費優質學位不被浪費。
焦點問答
問:2016年入讀小學如何報名?
答:報讀公辦小學,家長于5月5日至15日,登錄“廣州市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報名系統”報名并預約紙質材料送審時間。報讀民辦小學,家長于5月10日至5月20日登錄該系統報名填寫1至4個平行志愿。4月15日后,家長可上各區教育部門網站查看招生工作細則。
問:2016年入讀中學如何報名?
答:本市戶籍、屬政策性照顧的非本市戶籍、滿足積分入學條件的非本市戶籍適齡兒童,可申請入讀公辦初中。請關注各區教育行政部門網站招生工作細則。報讀民辦初中學校,家長于6月27日至28日登錄“廣州市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報名系統”填寫報名信息。請關注各區教育行政部門網站招生工作細則以及網上報名指引。
問:民辦初中學校網上報名時,是否一定要上傳資料?
答:小學六年級畢業生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在民辦初中學校網上報名時,可以不上傳資料。如果要上傳資料,廣州本地小學畢業生可以上傳小學五、六年級《學生成長記錄冊》中的4頁內容掃描件;外地小學畢業生可以上傳五年級下學期、六年級上學期的班主任評語2頁掃描件。學生家長要確保上傳材料的真實性。
問:報名后沒有民辦學校錄取如何補報名?
答:在第一次錄取環節未被錄取的適齡兒童或小學六年級畢業生,可補報讀錄取人數少于招生計劃的民辦學校。補報名分兩次,民辦小學招生第一次補報名和補錄時間為7月4日至7月8日,民辦初中學校第一次補報名和補錄時間為7月5日至7日;民辦小學和民辦初中學校第二次補報名和補錄的時間為8月25日至31日。補錄的報名程序、錄取方式與正式錄取的要求相同。
問:民辦學校預錄取后,家長如何進行網上“確認”?
答:民辦學校通過“廣州市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報名系統” 和短信息向擬錄取的新生發出“預錄取”通知,擬錄取的新生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收到“預錄取”通知后應按學校要求及時完成網上“確認”程序。如未及時完成網上“確認”程序,學校可撤銷“預錄取”,空余招生計劃重新預錄取其他學生。
問:沒法上網怎么報名?
答:報讀公辦小學的適齡兒童家庭不具備網上報名條件的,可在報名時段內前往地段小學現場申請。
報讀民辦小學的適齡兒童的家庭不具備網上報名條件的,可在報名時段內前往擬報名的民辦小學現場申請。
不具備網上報名條件的小學畢業生家庭,可向就讀的畢業小學提出申請,由學校提供網上報名服務。
招生時間表
4月
(1)15日,各區教育行政部門公布轄區義務教育階段公民辦學校招生工作細則(含學校招生計劃)。市屬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工作納入所在區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管理。
(2)15日,各公辦外國語學校公布初中招生計劃。
(3)15日之后,民辦初中學校公布招生方案。
5月
(1)5日至15日,公辦小學招生網上報名。
(2)5日至23日(工作日),廣東華僑中學受理越秀、海珠、荔灣區戶籍“三僑生”入讀申請。
(3)6日,各區教育行政部門辦理小學升初中跨區生、外地返穗生的審核手續。
(4)10日至20日,民辦小學招生網上報名。
(5)20日,各區教育行政部門公布市屬公辦外國語學校初中招生指標分配細則。
(6)5月21日至23日,公辦小學現場審核資料。
(7)5月25日至6月30日,民辦小學錄取學生。具體時間由各區安排。
6月
(1)10日前,各區完成小升初公辦學校電腦派位志愿填報和對口直升資料等核對工作。
(2)15日,各區教育行政部門完成市屬公辦外國語學校初中招生指標分配工作。
(3)19日,公辦小學派發錄取通知。
(4)6月20日至21日,小學畢業考試。
(5)22日上午,市屬公辦外國語學校初中招生進行電腦派位或抽簽。
(6)22日下午,區屬公辦外國語學校初中進行招生錄取。
(7)24日,公辦初中學校開始并完成招生,當天將錄取結果通知學生及其家長。
(8)25日,公辦小學新生注冊。
(9)6月27日至28日,民辦初中學校網上報名。
(10)29日,民辦初中學校開始招生,3天內完成。
(11)30日起,學生及其家長可登錄網上報名系統查詢公辦小學錄取結果。
7月
(1)4日至8日,錄取人數少于招生計劃的民辦小學進行第1次補錄。
(2)9日至10日,民辦小學接受新生注冊報到,并將名單上報區教育行政部門。
(3)7月5日至7日,錄取人數少于招生計劃的民辦初中第1次補錄。
(4)18日前,民辦初中學校與公辦學校同步完成學籍建立工作。
(5)下旬,公辦初中電腦派位后由于部分學生被民辦初中錄取所剩余的學位,各區可招收符合來穗人員隨遷子女積分入學條件的學生,具體由各區結合本區實際實施。
8月
(1)25日至31日,錄取人數少于招生計劃的民辦小學和民辦初中進行第2次補錄。
(2)29日,因特殊原因逾期未參加小學招生報名的戶籍適齡兒童,按規定遞交補報名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