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師范學院(HUZHOU UNIVERSITY),簡稱湖師院,位于浙江省湖州市,是一所綜合性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辦學歷史可追溯至1916年的錢塘道第思而學教育合縣立師范講習所,1958年開始高等教育,1994年開始招收本科生。下面是思而學教育網 為大家整理的湖州師范學院教務處 湖州師范學院教務處登錄入口 湖師院教務處,供大家參考。
湖州師范學院教務處 湖州師范學院教務處登錄入口 湖師院教務處
湖州師范學院教務處:http://jwc.hutc.zj.cn/
(點擊下圖可直接進行訪問)
湖州師范學院教務處簡介
湖州師范學院教務處是負責全校本、專科生教學業務管理的職能部門。多年來,教務處一直 根據“科學管理、規范高效、構建特色、提高質量”的工作指導思想,以人才培養質量為中心,以教學基本建設為基礎,以教學管理為手段,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推動學校教學工作的深層次改革與發展。
教務處主要工作職責:
1.擬定學校教學工作計劃,制訂有關規章制度,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并提出學校教育事業的發展規劃、專業設置及調整意見。
2.組織各學院制定和實施本、專科人才培養方案和指導性教學計劃,課程教學大綱及各有關教學文件。
3.組織實施各項教學基本建設:
(1)專業建設:專業建設規劃、新專業申報、重點專業建設、品牌專業、特色專業建設;
(2)課程建設:精品課程建設、重點課程建設、雙語教學課程建設等;
(3)教材建設:教材基金申報、制定教材建設規劃、審核教材編寫計劃,組織申報國家級、省部級重點建設教材編寫項目,審核全校教材的征訂等;
(4)實驗室建設:實驗室建設規劃與管理、項目申報與評審、經費預算與分配、制定教學設備購置方案、實驗隊伍建設、實驗室安全等;
(5) 實踐基地建設: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緊密合作型基地建設。
4.組織實施教師課堂教學質量測評、教師教學工作業績考核、期中教學檢查、二級評估等各類檢查與評估,教學信息員隊伍建設與信息反饋。
5.組織各類教師教學競賽和技能培訓,開展主講教師的申報、認定。
6.組織學生參加專業技能訓練和科研訓練,畢業設計(論文)的管理。
7.組織學生參加師范生教學技能競賽、數學建模、電子設計、電子商務、多媒體作品設計競賽等各類學科競賽。
8.負責實施日常教學管理:
(1)全校課表編排和教室調度與管理,教學任務落實,排課,選課,日常教學運行管理,校歷制定、教學工作量測算等;
(2)學分制管理,全校本、專科生的學籍管理、成績管理、轉學與轉專業、畢業和學位管理,教師資格審核與管理;
(3)課程重修、全校公共選修課和輔修制的管理;
(4)組織實施各類實踐教學。包括教育實習、頂崗實習、專業實習,暑期專業實踐;
(5)負責實驗教學管理,實驗室開放,推動實驗教學改革。
(6)組織實施各類等級考試、普通話測試和校內考試,學生考研管理、考風建設。
(7)畢業證、學位證、學生證、校徽等管理。
9.組織教學管理人員和實驗室管理人員的培訓。
10.統計教學狀態數據,相關教學檔案的歸檔與管理,定期編印《教學動態》。
11.教學指導委員會、語委相關工作
12.組織實施教學管理現代化工作。
13.會同計財處編制年度本、專科生教學經費的預算,擬定分配方案,監督審核經費使用情況。
14.協助人事處做好教學編制核算工作和擬訂師資隊伍建設規劃。
湖州師范學院簡介
湖州師范學院是一所綜合性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學校辦學歷史可追溯至1916年的錢塘道第思而學教育合縣立師范講習所,1958年開始高等教育,1994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99年3月,經國家教育部批準,原湖州師范專科學校、湖州師范學校和湖州教師進修學院合并成立湖州師范學院。2000年5月,原湖州衛生學校并入湖州師范學院。2005年11月,學校以“良好”成績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學校是全國“文明單位”、全國學雷鋒活動示范點,是具有培養本科和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層次學校、國家“卓越醫生”和“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第一批錄取學校。
學校位于歷史悠久、山水清遠、交通便捷的浙江省湖州市,湖州東鄰上海、南靠杭州、北接南京,與蘇州、無錫隔太湖相望,文化底蘊深厚,生態環境優美,區位優勢明顯。
學校占地1600余畝,校舍總面積57.9萬平方米。有商學院、社會發展與管理學院等14個二級學院,舉辦1所獨立學院??求真學院,有6所附屬醫院、1所附屬中學、2所附屬小學。全日制在校學生18000余人(其中護理專業碩士研究生117人、求真學院學生近7200人),成教在冊函授學生5000余人。圖書館總建筑面積4.4萬平方米,總藏書量340余萬冊(含電子圖書),國內外期刊1500余種。
學校涵蓋教育學、工學、農學、醫學、理學、文學、經濟學、藝術學、法學、管理學、歷史學等11大學科門類,正按照做優教育、做大工學、做強農醫、做精數理、做特人文、做活經管的建設思路,積極扶植和培育服務區域產業發展的新興學科,構建科學合理的學科體系。學校擁有53個本科專業,1個護理碩士專業學位點;1個國際聯合實驗室,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3個省重點(工程)實驗室,2個省2011協同創新分中心;1個省重點科技創新團隊,1個省級院士專家工作站;1個省級重大科技創新服務平臺,8個省級一流學科;2個國家特色專業,1個教育部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0個省級重點專業,3個省級優勢專業,7個省級新興特色專業;2門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4門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6門省級精品課程;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2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7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是浙江省教師教育基地、浙江省農村社區衛生人才培養基地。學校生源充足,畢業生就業質量持續提高。
學校現有教職工1340余人,專任教師900人,其中正高職稱教師106人,副高職稱教師232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330余人。有共享院士2人,國家“*”1人,國家教學名師1人,“*”1人,部級崗位科學家1人,國家“*”入選者2人,省高等學校錢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4人,省“*”入選者3人,省“151”人才工程重點資助人員1人、第一、二層次人選13人,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23人。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9人,全國優秀教師4人,全國百名“兩課”優秀教師1人;獲全國曾憲梓教育基金獎9人,浙江省(高校)優秀教師9人,省級教學名師4人。擁有第35屆南丁格爾獎獲得者1人,另有一名校友獲第42屆南丁格爾獎。
學校曾獲國家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3項,省高等教育優秀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4項、二等獎13項,省高師院校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1項;獲第十屆全國統計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博士論文獎)1項,省科學技術一等獎2項,省(部)級科研成果二等獎7項、三等獎12項、進步獎4項。
近三年,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3項、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1項(其中重大項目1項)、省部級項目148項。與湖州市政府共建湖州發展研究院、湖州市農村發展研究院、湖州馬克思主義講習所等,擁有5個湖州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與省內外300余家企事業單位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系,承接服務地方項目1000余項。
實施開放辦學和高等教育國際化是學校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積極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2015年底在阿塞拜疆設立孔子學院。學校積極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先后與10多個國家和港澳臺地區的40多所院校和機構簽署了交流合作協議,實施中青年教師海外培養計劃和國(境)外校際學生交流項目近30個,每年出國(境)學生數達200人以上。招收美國、俄羅斯、烏克蘭、孟加拉等30多個國家的500多名長短期外國留學生來校學習。學校設立“陸增鏞教師獎”、“陸增鏞勵志獎學金”、“赴港交流項目”、“眾富基金會趙孟?獎學金”等多個專項基金。學校是教育部中美合作平臺“1+2+1培養計劃”浙江省第三家單位。
學校努力構建特色文化,打造人文校園、生態校園。根植湖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土壤,擁有沈行楹聯藝術館、趙紫宸趙蘿蕤父女紀念館、陸增鏞紀念館、湖州歷代狀元館、胡瑗廣場等一批以湖州文化人物為主的場館,開設胡瑗大講堂,舉辦胡瑗文化節,倡導“君子之風”,逐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文化印記;校園環境優美,四季景色宜人,綠化面積達500余畝,興建思源廣場、安吉園、長興廣場、德清湖等一批集聚著地方愛心毓校情懷的文化景觀。
學校以北宋著名教育家胡瑗的“明體達用”教育思想為校訓,堅持“校地共育,共建共享”的道路,努力培養卓越應用型人才。當前,學校正按照2006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來校視察時的指示,朝著建成有特色高水平區域性的大學??“湖州師范大學”的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