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醫藥大學原名成都中醫學院,位于國家四大科教城市之一的成都市,是一所以中醫藥學科為主體,兼有理、工、管、文、農、教等多學科相關專業交叉滲透、協調發展的四川省屬重點高等學校,四川省人民政府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 小編精心為大家整理了成都中醫藥大學教務處,希望對你有幫助。
成都中醫藥大學教務處
成都中醫藥大學教務處官網:http://jwc.cdutcm.edu.cn/
(點擊下圖可直接進行訪問)
成都中醫藥大學簡介
成都中醫藥大學原名成都中醫學院,創建于1956年,是在周恩來等黨和國家第一代領導集體的親切關懷下,經國務院批準建立的我國最早的四所中醫藥高等院校之一,1995年經國家教委批準更為現名,2006年原四川省衛生管理干部學院、四川生殖衛生學院并入。歷經60年的發展,學校已經成為一所以中醫藥學科為主體,兼有理、工、管、文、農、教等多學科相關專業交叉滲透、協調發展的四川省屬重點高等學校,四川省人民政府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
學校占地面積1800畝,有19個學院、36個本科專業,全日制在校學生2.3萬人,其中研究生2400余人。
學校是全國首批中醫藥學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首批臨床醫學(碩士、博士)專業學位試點單位。現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1個,有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7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9個,有博士后流動站3個。
學校有國家級重點學科4個(中藥學、中醫五官科學、針灸推拿學、中醫婦科學),省部級重點學科44個;有國家級特色專業6個、省級特色專業7個,國家級精品課程5門、省級精品課程31門,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3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5個;有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等。
學校現有專業技術人員中,具有高級職稱者600余人,博士、碩士生導師500 余人。其中“國醫大師”2人,“973”項目首席科學家1人,國家“*”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短期項目專家1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2人,“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1人,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2人,首屆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首屆“中醫藥高等學校教學名師”3人,全國優秀教師3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81人,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27 人,四川省教學名師8人,首屆“四川省醫療衛生成就獎”獲得者10人,首屆四川省十大名中醫4人,第二屆四川省十大名中醫6人。
學校一貫重視人才培養工作,堅持“讓學生明確發展方向、讓學生得到發展機會、讓學生增強發展動力”的素質教育理念,不斷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科技文化素養、創新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建校以來,學校已為國家培養了大量高級中醫藥人才,其中有新中國第一批中醫學、中藥學本科畢業生和中醫藥碩士研究生、新中國第一位中藥學博士、第一位中藥學博士后和第一位五官科學博士。多年來,學校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和公益服務活動,形成了具有中醫藥傳統文化特色的校園文化品牌。由學生主辦的學術性刊物《中醫學與辯證法》已出刊30余年。
現有各級各類實驗室68個,其中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國家中醫藥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中藥飲片炮制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國家中藥材種質資源庫(四川),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科研實驗室(三級)、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等。
學校有直屬附屬醫院5所,非直屬附屬醫院15所,教學醫院23所,實習醫院38所,其中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四川省中醫院是國家發改委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確定的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糖尿病基地)建設單位。
“十二五”以來,新上各類科研項目2491項,其中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社會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295項;獲得各級各類獎勵106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省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一等獎11項,二等獎15項,四川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5項;有四川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3個,四川省省級大學科技園1個。學校不斷推進國際交流與合作,與26個國家和地區的大學、醫療單位、科研機構及學術團體建立了交流、合作關系。學校是接受中國政府獎學金高校之一,接收和培養了來自韓、日、新加坡、以、德、法、英、美、加及港、澳、臺等35個國家和地區的學歷教育學生(含本、碩、博)及多種類型的短期進修培訓學員,開展了與英國、澳大利亞、美國的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臺灣義守大學等學校的學歷教育和互換學生等項目。經教育部批準同意,我校在葡萄牙舉辦的分校中實施中醫針灸本科學歷教育。學校是國家外交部、教育部“中國-東盟教育培訓中心”、國家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國際合作(教育、醫療)基地”及世界衛生組織(WHO)“人類生殖研究合作中心”,聯合國人口基金“南南合作培訓中心”等。
學校正奮力推進“雙一流”建設,為中醫藥事業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