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師范大學教務網登錄入口https://jwc.synu.edu.cn/。教務處是負責學校本科教育教學改革、教學基本建設、教學計劃管理、教學日常運行及教育教學質量監控等工作的職能部門。現設有綜合辦公室、教務管理科、實踐教學管理科、教學研究科、考試管理科等業務科室。
一、沈陽師范大學教務網登錄入口
沈陽師范大學教務網:https://jwc.synu.edu.cn/
二、沈陽師范大學王牌專業名單
1、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國家級+省級)
2019-2021年度沈陽師范大學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國家級)
序號 | 專業名稱 | 時間 |
1 | 學前教育 | 2019年 |
2 | 教育學 | 2019年 |
3 | 表演 | 2019年 |
4 | 思想政治教育 | 2019年 |
5 | 社會工作 | 2019年 |
6 | 英語 | 2019年 |
7 | 漢語言文學 | 2019年 |
8 | 法學 | 2019年 |
9 | 物理學 | 2020年 |
10 | 化學 | 2020年 |
11 | 生物科學 | 2020年 |
12 | 音樂學 | 2020年 |
13 | 新聞學 | 2020年 |
14 | 應用心理學 | 2020年 |
15 | 軟件工程 | 2020年 |
16 | 旅游管理 | 2021年 |
17 | 漢語國際教育 | 2021年 |
18 | 教育技術學 | 2021年 |
19 | 行政管理 | 2021年 |
20 | 體育教育 | 2021年 |
2019-2021年度沈陽師范大學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省級)
序號 | 專業名稱 | 時間 |
1 | 小學教育 | 2019年度 |
2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2019年度 |
3 | 金融學 | 2019年度 |
4 | 糧食工程 | 2019年度 |
5 | 音樂表演 | 2019年度 |
6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2019年度 |
7 | 古生物學 | 2020年度 |
8 | 社會學 | 2020年度 |
9 | 美術學 | 2020年度 |
10 | 市場營銷 | 2020年度 |
11 | 日語 | 2020年度 |
12 | 電子信息工程 | 2021年度 |
13 | 勞動與社會保障 | 2021年度 |
14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2021年度 |
15 | 物流管理 | 2021年度 |
16 | 翻譯 | 2021年度 |
17 | 網絡工程 | 2021年度 |
2、國家特色專業:旅游管理、英語、學前教育、漢語言文學
3、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學前教育
4、省級示范性專業:漢語言文學、英語、學前教育、旅游管理、 教育技術學、物理學、教育學、糧食工程
5、省級重點支持專業:教育學、教育技術學
6、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軟件工程、金融學、法學 、學前教育 、教育技術學
7、省級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專業:電子信息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8、省級特色優勢專業:英語、漢語國際教育、旅游管理、音樂表演、表演
三、沈陽師范大學怎么樣
沈陽師范大學隸屬遼寧省人民政府,始建于1951年,前身為東北教育學院,1953年更名為沈陽師范學院,是當時東北地區創辦最早的兩所本科師范院校之一。1965年更名為遼寧第一師范學院,1978年恢復沈陽師范學院校名。2000年,學校成功換建新校園,為學校事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2002年,遼寧省政府決定并經教育部批準,沈陽師范學院與遼寧教育學院合并組建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2021年,學校黨委先后兩次榮獲遼寧省委“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
學校學科門類齊全,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9大學科。
學校始終堅持科技創新理念,不斷提高科研工作核心競爭力。學校現有省級及以上科技類創新平臺24個,其中國際科技組織合作平臺1個、省高校重大科技平臺1個、重點實驗室10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個、協同創新中心2個、校地校企研究院2個、技術轉移示范機構1個、科技成果(知識產權)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1個、星創天地1個;省級及以上人文社科類創新平臺38個,其中研究基地33個、校地校企研究院2個、新型智庫3個;省級科研團隊24個,其中創新團隊13個、教育決策咨詢研究團隊2個、科技特派團8個、農村科技特派員工作團1個。
學校秉承開放辦學和合作共贏的理念,創新機制、提質增效,拓展與世界高水平大學的深度合作。是中國政府獎學金和孔子學院獎學金接受單位、商務部援外培訓承辦單位、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外派漢語師資崗前培訓單位、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外國留學生管理分會副理事長單位、遼寧省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副會長單位和來華分會會長單位、遼寧省來華留學示范建設高校、遼寧省孔子學院合作大學聯盟副理事長單位、遼寧省政府外事交流員接收和派出單位、遼寧省“兩岸大學生交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