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不卡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亚洲一本色道 AV,免费观看的AV在线播放

湘南學院教務處官網登錄入口:http://zq.xnu.edu.cn:90/

思而思學網

湘南學院教務處網站(http://zq.xnu.edu.cn:90/ )湘南學院教務網是由湘南學院教務處主辦,湘南學院教務處首頁和湘南學院教務系統登錄入口。

新的學期、新的學年即將開始,根據學校黨委的工作安排,受黨雄書記的委托,我代表學校黨委對2018年下學期的工作進行部署。為深入學習貫徹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以及湖南省2018年高校主要領導干部培訓班的工作要求,進一步更新教育觀念,統一思想認識,我主要講三部分內容,其一是對照全年的工作部署,對上學期的工作作簡要總結,其二是分析研判目前我們面臨的高等教育發展態勢,其三結合學校實際,科學謀劃下半年的工作,明確我們應該做什么,怎么做。

一、上學期工作簡要回顧

(一)以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提升黨建工作水平

1.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和黨的組織建設。黨委中心組開展集體學習6次,組織了處級干部和支部書記培訓,積極推進“五化”建設,對優秀黨組織、優秀黨務工作者和優秀共產黨員進行了表彰。

2.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強化“一崗雙責”。并按上級要求全面清理調整了辦公用房。

3.選派工作隊進駐安仁縣永樂江鎮九妹仙村開展駐村扶貧工作,全校125個教工黨支部與貧困戶結成了幫扶對子。

(二)以推進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迎評工作為契機,不斷完善并有效實施校內質量保障體系建設

1.學校召開了迎接審核評估動員大會,制定并印發了《迎評工作實施方案》,正式啟動審核評估工作。

2.邀請了教育部資深評估專家張德江、吳平、嚴欣平、蔣新華教授等來校分別就審核評估指標釋義、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內容對我校教學及管理骨干進行了專題培訓。還由相關校領導帶隊赴吉首大學、合肥學院、湖北科技學院等高校進行學習考察。各二級學院分別赴兄弟高校進行了對口學習和交流。我們還邀請了15位校外專家對全校21個二級學院就畢業論文與設計、人才培養方案等方面進行了專項評估。

3.通過“請進來”和“走出去”,使我們增強了對審核評估工作的認識,更新了教育觀念,學習了外校先進的辦學經驗,看到了自身的差距。學校黨委召開2次專題會議推進審核評估工作,由主要領導牽頭,對7個審核評估工作小組進行了階段性督查和指導。各工作小組、二級學院形成了評估整改臺賬,積極進行整改。

(三)在學科競賽中獲國家級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獲省級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5項。

(四)據最新文件,我校獲三項創新創業教育中心省級項目,分別是:藥學、臨床醫學、計算機應用技術。還獲三項校企合作創新創業基地省級項目,分別是:應用化學專業、電子電器類專業、信息類專業校企合作創新創業基地。

(五)播音與主持藝術、物流管理和財務管理3個專業順利通過新增學士學位授權評估和新辦專業合格評估。

(六)穩步推進學科建設和科研工作

1.按照省教育廳“雙一流”高校建設目標和省教育廳應用特色學科申報要求,經過各學科申報,校學術委員會評審,遴選出7個校級應用特色學科,并推薦參評省級應用特色學科。這7個學科分別是化學工程與技術、數學、臨床醫學、藥學、電子科學與技術、設計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同時還評選出10個校級應用特色培育學科。

2.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有新進展。新增簽訂校企合作合同27份,并有效實施。

3.新增授權專利21項,其中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14項、外觀設計專利6項。立項2019年國家教育部項目2項,獲省自然科學獎三等獎1項,獲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1項。

4.學術交流活動更加頻繁,學術氛圍更加濃厚。如由袁亞湘、周向宇、張平文等湘籍院士和郴籍優秀青年數學家范輝軍教授發起的湖南郴州數學學術研討會,市委副書記、市長劉志仁親臨會場致辭,有來自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山大學、南開大學、華中科大等高校的長江、杰青等著名專家教授50余人做了精彩的學術報告,受到了業內強烈的反響和高度的評價。

(七)優化人才隊伍

擬錄用新進人員54人,其中專任教師38人,包含博士22人,碩士28人。首次分教學型、教學科研型、雙師雙能型進行職稱評審分類評價,通過教授4人、副教授10人、講師13人。另外高守平同志通過省級二級教授評審,至此我校在職二級教授達3人。

(八)招生和就業工作成績喜人

1、招生錄取學生的數量、質量均有較大幅度提升。

(1)招生計劃和招生人數創歷史新高

經學校積極協調和大力爭取,我校新增本科計劃100個且100%完成,今年共錄取本科新生4339人、專升本新生861人、專科新生183人,合計新生5383人,招生人數創歷史新高。較上半年在校人數預計將新增 366人

(2)生源質量大幅提高

在科學合理編制招生計劃的同時,狠抓了二級學院網站內容的更新、優化,做到了招生信息查詢渠道暢通,專業優勢特色宣傳到位,宣傳形式多樣。當然招生工作人員積極主動高效專業的溝通協調,也是值得點贊的。

事實證明學校“高考分數清”擬錄規則,吸引高分、優質考生填報志愿的激勵措施都是科學有效的。今年我校在27個省(市、區)的投檔分數線普遍很高,在全國46個類別的投檔分數線平均分高出最低控制分數線達49分,其中河北理工等4個科類高出100分以上,河北文史等19個類別高出50分以上。湖南省本科平行一志愿報考我校考生中,理工類最高分為557分,高出一本控制分數線44分。今年我校錄取的考生超過一本控制分數線的考生有40多人,一本線下15分內的考生有364人,比2017年的96人多了268人,增幅279%,生源素質得到大幅提升。

(3)省內錄取分數線排名更加靠前

今年我校文史、理工投檔分數線分別高出省內二本控制分數線28分、15分,在湖南21所二本院校中排名第9,十二個類別招生分數線位居省內地州市同類院校前列。

2、就業措施得力,效果明顯

(1)總體情況

今年我校共有畢業生5017人,截至昨天,就業人數為4698人。初次就業率為93.64%,略高于去年0.47個百分點。

從二級學院情況來看,公衛學院和軟通學院就業率已經達到100%,外國語學院和旅管學院低于90%,其他十四個學院就業率介于90%至100%之間。

從專業情況來看,播音與主持藝術、數學與應用數學、通信工程、網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護理、國際經濟與貿易、預防醫學共8個專業就業率達到100%,但是語文教育、旅游管理、經濟統計學就業率不到85%。

從就業質量來看,協議就業畢業生超過15%的專業有護理學、醫學影像技術、藥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康復治療學等5個專業,占協議就業總人數的48.95%;繼續深造最高的三個專業分別是預防醫學28.57%,生物技術27.03%,數學與應用數學14.81%;參加國家地方基層項目最多的三個專業分別是語文教育27.27%,英語(師范)11.11%,數學與應用數學(師范)7.69%。

(2)工作舉措:

一是加大了就業工作專項經費的投入和經費的績效考核。2018年學校新增就業經費預算100萬元。

二是強化制度保障,今年新修訂出臺《湘南學院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管理規程》等3個專項工作制度。堅持初次就業率與就業工作過程雙控,實行就業工作“一票否決”,對初次就業率未達到全省平均水平或就業工作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二級學院,在學校年度綜合考核中不能獲評先進單位,學院黨政主要責任人、分管領導、就業專干以及畢業班輔導員不能評為先進個人。

三是建立就業預警機制。對初次就業率排名為當年最后5名的專業,提出就業預警;對連續兩年排名為后5位的專業,公布為黃牌專業;對連續三年排名為后5位的專業,公布為紅牌專業。對進入就業預警的專業,按有關規定核減次年招生計劃直至停止招生。

四是開展就業市場建設和用人單位走訪調研工作,整個暑假期間,招生就業處及各二級學院相關人員共走訪用人單位200余家,與50余家單位簽訂了就業基地協議書。

五是認真做好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就業幫扶工作。繼續穩妥做好后續招聘信息發布,整個暑期共發布招聘信息200余條。

六是加強初次就業率統計核查工作,實現全覆蓋。經過核查,對248名畢業生的就業情況給與否定,確保就業數據統計的真實準確。

(九)狠抓工作落實,回應師生訴求,簡化辦事流程

一是出臺了《落實重點工作實施方案》,建立了各部門單位的重點工作臺賬,實行銷號管理。二是醫教協同有突破,出臺了《湘南學院醫學部工作規程》,《附屬醫院與臨床學院人員融合實施方案》在附屬醫院教職工代表大會上順利通過。三是二級管理基本落地,完成了對部門和二級學院的評價考核,分配方案已經通過黨委會審定,將于近期發放。四是出臺了《湘南學院關于進一步簡化工作流程規范管理優化服務的若干規定》,對師生普遍反映的零星維修、報賬審批、用章用印和科研管理等熱點問題進行了改進。五是建立了校友網絡系統,并有效運行。六是OA系統逐步推行。

(十)關心關愛學生成長

1.扎實開展社會實踐和志愿活動。以“青春大學習?奮斗*”為主題,組織了34支團隊近500人,深入安仁、宜章等地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志愿服務活動20余次,參與志愿者超過4500人次。

2.學生思想政治活動形式多樣。組織3場“身邊人,身邊事”先進事跡報告會,開展黨情國情主題教育教育實踐活動60余場。通過微博微信推送大學生政治思想活動消息100余次,閱讀量近10萬人次。1.6萬余名學生通過注冊易班平臺進行思想政治課程學習。

3.校園文化豐富多彩。組織學生參加省“創青春”大學生創業大賽和校園好聲音大賽,獲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7項。選拔61組作品參加省第五屆青年文化藝術節。開展高雅藝術進校園、湘南學院青年論壇、“走出寢室,走下網絡,走向操場”等系列品牌活動。

4.為學生辦實事,踐行“教育要為學生健康成長服務”理念,扎實開展“校長面對面”活動。對學生提出的64條意見和建議,學校召開校長辦公會進行專題研究,分解到相關職能部門,拿出了具體可行的整改措施予以落實,得到學生點贊。

(十一)后勤保障持續改善,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

1.提質校園環境。對校門門樓進行了亮化,在郴州大道校門位置設立“湘南學院”指示牌。對圖書館洗手間等進行了維修和更換,對化環學院、醫學實驗樓等樓內墻體刷漆美化,對田徑場、學生公寓和醫學實驗樓等處的鐵欄桿進行了維修和防銹處理,對北湖校區醫學綜合實驗樓外墻瓷片進行了全面檢查及修補。

2.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在北湖校區建立了40多平方米的單車棚,改造了配電房,裝修了報告廳。新建學生服務中心,將于近期新生使用。投入190多萬元提質升級足球場,即將竣工投入使用。

3.全力推進數字校園提質改造。目前統一出口改造已完成,學生宿舍新寬帶與無線網絡正在調試,開學后即將啟用,中心機房網絡安全得到加強,新的安全措施將滿足校外教職工訪問學校內網資源的需求。

4.教學儀器設備已完成招標采購3573.87萬元,將于近期貨到安裝調試使用。

5.圖書館環境更加凈化、美化。資源建設完成了100萬元紙質圖書、20萬元報刊的采購和260萬元數字圖書的招標。

(十二)繼續教育工作有亮點

2018級成教新生報到注冊人數7346人,報到注冊率為97%,創歷史新高。獲批“國培”“市培”計劃項目28項,比年初計劃增加14項。截止7月1日,繼續教育、成人教育與培訓創收1089.32萬元。

(十三)附屬醫院工作有新突破

深入推進醫療衛生改革,牽頭與郴州市三醫院及北湖城區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了北湖城區醫療聯合體。醫院通過控藥降耗調整收入結構,利潤大幅增加。6S精益管理經驗在全市推廣。獲批湖南省健康教育科普基地,獲得“湖南省優質護理服務表現突出醫院”及“改善醫療服務行動全國示范醫院”等榮譽。

(十四)加強了安全防范

校園二期監控工程,監控探頭數量較一期增加了342個,加強了對學生宿舍、體育館、食堂等重點樓棟館所的安全防范,基本實現了監控全覆蓋。還投入34萬元對化環學院和醫學部的危化品進行科學管理及無害化處理。

(十五)推進民主管理,持續改善民生

1.充分發揮教代會作用。組織召開了三屆三次“雙代會”,三屆四次教代會,通過了《湘南學院教職工醫療互助金管理辦法》等重要文件。

2.積極為教職工謀福利。辦理觀影卡800余張,公園卡400余張。完成了1718名教職工重大病傷醫療互助基金的報名繳費工作,組織1211名職工參加省總職工醫療互助,為全體教職工購買了人身意外傷害險。暑期教職工修養活動安全有序開展。

3.組織274名離退休老同志赴桂東、汝城紅色基地開展教育活動。在慶祝建黨97周年之際慰問了28名60年黨齡的老黨員。

二、分析研判我校目前面臨的形勢、困難和機遇

(一)面臨的形勢和困難

1.辦學治校理念亟待更新。教職工中安于現狀、享受小城安逸生活的思想依然存在,關門辦學的現狀仍未徹底打破,社會需求導向尚未有效樹立,課程教材教學內容陳舊重復,專業設置仍不能完全有效對接社會需求,辦學治校的理念思路跟不上日新月異的科技和產業革命形勢以及國際國內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潮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辦學實質推進仍有困難。

2.本科教育改革仍不到位。改革的內生動力不足,信息化技術對各行各業的沖擊國人都能體驗,但是從本科教育的思想理念、課程教材、方式方法、培養模式和育人機制仍未發生明顯改變。信息化對教育改革的支撐推進甚難,學生詬病的“水課”較多,“滿堂灌”現象比較普遍,課堂教學質量堪憂。

3.本科教育教學投入不足。首先是教育經費投入不足,政府撥款未真正達到生年均1.2萬;其次領導精力投入不足,學校領導進課堂聽課不多,深入教學一線主動解決問題不夠;再次教師的教學精力投入不足,大多教學任務偏重,疲于應付;第四學生的學習精力投入不足,刻苦求學的氛圍不濃;第五行業企業參與不足,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缺乏支撐。

4.我校處于邊遠山區,遠離省會中心城市,縱然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引進高層次人才,效果仍不理想,高級別的項目成果相比同層次省會城市兄弟院校差距越來越大。

5.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學校整體上干事創業的氛圍不濃,甘于奉獻、積極進取、勇于擔當、主動作為的價值觀尚未形成共鳴。如:近年來省級、國家級平臺項目申報積極性不高,成功率更低。

6.招生形勢專業發展不平衡。一志愿專業考生分布不均勻,“熱門專業過熱、冷門專業很冷”,文史、理工類專業一志愿報考率高的6個專業依次為臨床醫學383%、漢語言文學(師范類)215.38%、計算機科學與技術170.91%、法學170.91%、英語(師范類)156.67%和醫學影像學150.63%;一志愿報考率低的6個專業依次為旅游管理38.95%、物流管理35%、環境生態工程31.67%、社會工作25.45%、衛生檢驗與檢疫18.18%和預防醫學16.3%。

7.就業質量不高。協議簽約就業率及國家基層項目就業率較往年沒有明顯增多,畢業生高質量就業任重道遠。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