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識為先,文藝其從,立德立言,無問西東。
影片的開頭是張震演的張果果,一個廣告公司的中層員工。爾虞我詐的職場讓他變成了權利斗爭的替罪羊,被公司開除。盡管他順利成為了另一家公司的經理,這場弱肉強食的戰爭卻并沒有放過他。影片采用了穿插敘事的表現手法,所以時間線是由近及遠,再由遠及近,最后交錯交織。影片中一共給我們描述了四場不同時間節點的故事,2012年的張果果,1962年的陳鵬、王敏佳和李想,1942年的沈光耀,1924年的吳嶺瀾。開始以為是四個毫不相關的故事,后來才發現,正是24年的吳嶺瀾教會了42年的沈光耀要去做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情,42年的沈光耀是62年的陳鵬口里的“晃晃叔叔”,也是陳鵬教會了李想“逝者已逝,生者如斯”,所以最后李想用自己的生命救了張果果的父母。這一來,因果輪回,便是百年。
影片的基調是由泰戈爾1924年訪華時在清華大禮堂的演講奠定的,他說,你明白你自己的心嗎?正式這一次演講,讓吳嶺瀾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吳嶺瀾自入學以來,國文和外語總是滿分,但物理化學卻常常不及格。校長梅貽琦找他談話,問他,你文化課這么好,為什么不學文科卻非得堅持選擇實科?吳嶺瀾的回答沒有讓我意外,因為就算是現在,可能還是有很多人和他是一樣的想法。“老師”,吳嚴肅地回答說,“出色的人都學實科。”所謂實科,就是現在的理工科。
接下來,校長說了本部電影中我最喜歡的一段話。“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當中,有一種麻木的踏實,但喪失了真實,你的青春也不過只有這些日子。什么是真實?你看到什么,聽到什么,做什么,和誰在一起,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最后,校長讓吳自己考慮轉系的事情。在聽完泰戈爾的演講之后,吳便開始遠離人群獨自思考,最后他從思索生命意義的羞恥感中釋放出來,因為像泰戈爾一樣卓越的人物也會花時間思考這些,并且也覺得這些是重要的。
沈光耀出生于一個富人家庭,為了求學,家里送他來昆明的西南聯大念書。鋪天蓋地地日軍轟炸中國城市的新聞讓他萌生了想去當飛行員的念頭。得知此事的沈光耀的母親對他說,“我怕你還沒想好要怎么過好這一生,命就沒了”。親情暫時打消了他的這個念想。但后來,他親眼目睹了日軍飛機的轟炸,那一個賣米線的孩子用嗚咽著說完了人生的最后一句話,“媽,對不起”。在家庭和國家面前,他選擇了去當飛行員。他冒著被敵人追蹤的危險開著飛機將糧食灑向貧困的村莊,飛機在空中晃晃地飛著,所以他被稱為“晃晃叔叔”。如果故事的最后他沒有開著飛機沖向敵人的戰艦,沒有放棄自己的生命只為了戰役的勝利,他的人生估計是另外一番景象。這一段中,我最感動的是那句,“這世間不缺完美的人,缺少的是從心里往外的真心、正義、無畏、同情”,以及,沈光耀犧牲前呢喃地那句,“媽媽,對不起”。
王敏佳的生活本是燦爛的。她長得很漂亮,曾經給毛主席獻過花,所以每年都去天安門廣場和毛主席像合影,在一家中醫院工作。她有兩個很好的朋友,李想和陳鵬。陳鵬很喜歡王敏佳,所以會在看到她的印章壞了之后偷偷刻了一個新的送她,會把敏佳衣服上的花也做成木雕,會在誤會敏佳和李想在一起后賭氣不理敏佳。但敏佳的生活卻因為一個小插曲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敏佳為了幫助被師母欺負的老師而寫了一封譴責的信件,最后被師母識破后到醫院打鬧,最后還被查出和毛主席的合照是假的事情。一心想去支邊援助的李想并沒有幫助敏佳解釋,任由敏佳被審判關押。更諷刺的是,敏佳的批斗會和李想的支邊演講僅一墻之隔,但李想卻不知道敏佳被人大罵最后昏死過去。師母以為敏佳死去之后突然變現出一種無畏和超脫,最后跳井自殺。師母其實是一個被情困了一生的人,她深愛著她的丈夫,以至于跳井前的那一剎那,她看到的是她和丈夫在門前一起拉手風琴的景象。她供丈夫上完了學,無奈丈夫變了心,想要悔婚,她便去學校以死相逼,最后丈夫妥協與她結了婚。但從此以后,丈夫視她如仇人。不知道在目睹她跳井的那瞬間,那個老師是怎樣的一種心情,焦慮還是懊悔。全片的感情在陳鵬從千里之外趕回來卻只看到了死去的敏佳,之后為她挖土做墳的時候敏佳突然醒了過來而完全爆發。之后陳鵬帶敏佳回了自己的家鄉,陳鵬對李想說,“逝者已逝,生者如斯”。陳鵬是個孤兒,但他對敏佳說,“你別怕,如果你往下掉,我會做那個給你托底的人”。之后陳鵬回了研究所去研究核彈,回來后發現村子變了樣,敏佳也不見了,而此刻敏佳卻走在去往研究所的鐵路旁。
回到張果果,生活在現代的他最后堅持了自己的本心,沒有和Robert同流合污,救助了一個四胞胎姐妹,過上了他真正覺得開心的日子。影片的最后是張果果放下一切戒備為四胞胎姐妹畫嬰兒房玻璃畫的場景,安靜美好。一段旁白點出了本文的中心思想,“你們會因綠芽冒出土地而欣喜,會對初升的朝陽歡呼跳躍......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片尾的彩蛋是西南聯大的教授們的介紹,西南聯大是日寇侵華期間,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三所大學南遷合并而組成的,先至長沙后至昆明。致敬西南聯大的教授和優秀學子們。
什么是真實,什么是自我?這是一個值得我們去思考一生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