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好久沒有寫東西了,今天閑極無聊便和我的同學們一起去看了一場電影。看的是由高曉松操刀的《同桌的你》。
當年由高曉松作詞、作曲,由老狼演唱的一首《同桌的你》,唱哭了許多人的學生年代。作為90后的學生我誠然像致青春啊,那些年啊,包括同桌的你這樣的幾乎專供給80后享用的電影,不是我們所能完全吸收與接納的,但是如果單從影視作品的角度講,我想我還是很有感觸的。
“我為了你放棄了美好的前程,為你放棄了一個無辜的生命,為了你的未來我愿意隱瞞一切。你為了我不斷單挑那群同學,為了我努力考上重點大學,為了我忍耐規定的“男朋友時光”,為了我努力規劃彼此的未來。最后的相遇,我們詢問對方“你愛他么”、“你愛她么”卻又各自沉默。”
“從我看見你的那時起,我就喜歡你。你知道我成績不好,脾氣也很沖,但是你從不會討厭我。那年的政局動蕩為了讓我平安,你答應了“成為我女朋友”我的要求;那年非典肆虐,你砸開窗牽著我的手一路狂奔。你就像是那顆大白兔奶糖,在我心里一直是文靜、甜美的形象。是你一直都在等我,都在督促我前進。十年之前,就像你說的“我根本不懂得什么是責任”而讓你受傷;十年之后,我成為隱忍又有責任感的男人,但在漫長的旅程中牽著你的手實現你愿望的人,不是我。”
一部講清新又悲傷的愛情電影,我想我不得不以一個溫柔而煽情的兩段文字來概括那一個個感人至深又陽光清新的鏡頭。但無論這段屬于他們的愛情有多美好在現實面前依舊終結于現實。無論感情有多濃烈,最后的他們都被現實打敗。
“我們已經回不去了,誰也不欠誰。”
就像那首陳奕迅的歌“十年之后,我們是朋友還可以問候,只是那種溫柔,再也找不到擁抱的理由。”
如果你把同桌的你當作是一部單純的青春愛情作品。那我加上一句更符合愛情片影評的結尾,比如“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來不及道別。但是,愛她/他是我做過最好的事。”是不是有一些簡單。
這個電影最精彩的地方,就在于它展示了夢想的虛妄和生活的真相,那些看起來光鮮靚麗的生活表面,有著截然相反的里子,他放棄了小梔,并沒換來想象的事業成功和人生幸福,換來的不過是一份真摯感情的破碎,和兩個人都找不到真愛的湊合婚姻。一紙請柬,讓兩人十年重逢。感情,在兩個人閃躲悲切的眼神中,清晰地存在。十年,小梔還愛著林一,林一也還愛著小梔,但是沒有承擔和歸宿的愛,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就算,愛,一百年、一萬年不熄滅,對雙方都沒有意義,只能化作那句再也說不出別的話的“你還好嗎”。
教堂里,小梔穿著潔白的婚紗,站在新郎身旁等待新婚的誓言,林一想要搶回自己失去十年的女孩,可那只是一閃念,最后小梔那句遲疑的“我愿意”將我們拉回了現實。最后一次,他還是怯懦了,與自己深愛的女孩失之交臂。
一個女孩等了十年,等不來一個男孩的真正成長,你也確實可以說這是命運的安排。
在我個人看來電影的確存在諸多細節讓我值得反思,比如在婚禮前新郎的以貌取人,比如當那個學生時代幾乎不說話的李瀟突然主持起了酒席,也許這就是這部電影導演的價值觀的體現。
也許夢想終究會被現實打敗。也許如今的我們十年后終將成為那個如今我們不喜歡的自己。也許我們的夢想也會因為我們的不怯懦而得以實現,不得不提電影的最后一幕:當小梔被問及是否愿意時,那一刻男女主人公的眼神交流,以及遲疑的回答。也許正是因為男主的怯懦而失去本屬于他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