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幕紅毯星光黯淡、電影節整體吸引力不斷下跌的形勢下,邀請一部明星云集的好萊塢大片作為開幕電影撐撐顏面已經連續三年成為威尼斯人的策略。繼2013年《地心引力》、《鳥人》之后,今年威尼斯電影節開幕片為《絕命海拔》,一部由杰克-吉倫哈爾、凱拉-奈特莉、羅賓-懷特、杰森-克拉科、喬什-布洛林等眾多一線明星聯袂主演的冒險片。可惜的是,盡管坐擁這樣頂級豪華的陣容,開幕日三場放映下來,卻迎來一片失望的聲音,很多看過媒體場的記者均表示惋惜不已。目前該片爛番茄分數僅為67%,不容樂觀。
根據真實珠穆朗瑪峰登山事故改編
全片無有效戲劇沖突,前一小時昏昏欲睡,巨星卡司盡成雞肋
相比全巨星的主演卡司,《絕命海拔》的導演名氣相比阿方索-卡隆、亞歷桑德羅-岡薩雷斯要稍遜一籌,事實證明,這位來自冰島的導演確實不具備駕馭一部嚴肅題材商業大片的能力??盡管他之前也曾執導過另一部根據真實災難改編的、講述沉船生還奇跡的《The Deep》。
《絕命海拔》的故事源自1996年的真實登山事故,根據若干部紀實文學和幸存者訪談資料改編而成。1996年5月11日,兩個商業登山團隊試圖沖頂珠峰,為了互相競爭,他們忽視了即將到來的暴風雪,結果在下山途中遇難,8人喪生,只有提前下山的隨團記者Jon Krakauer等少數人活了下來。在剛剛過的,珠穆朗瑪峰又發生了一起慘重的登山事故,造成16位登山員世,本片因年那起事故還一度停拍了一段時間。
電影片長122分鐘,前面整整一小時只能用昏昏欲睡來形容。太長的鋪墊(正式登頂前集訓的40天也花費了一定篇幅展現)、太平淡無奇甚至狗血的劇情(領隊出發前與身懷六甲的妻子依依惜別之類)、毫無看點的表演,都令人如坐針氈。再加上偌大的3D眼鏡讓人不堪重負,許多記者都有點按捺不住,隨時醞釀著逃離影院的沖動。影片結束后也沒能贏得哪怕一位觀眾的掌聲。
片中杰森-克拉科和杰克-吉倫哈爾是兩個商業登山隊的領隊,本是競爭關系,但又想結為同盟,一起向珠穆朗瑪峰出發,然而如此適合表現亦敵亦友男人戲的情節被導演用幾句臺詞輕描淡寫地就敷衍過了。吉倫哈爾近兩年演技突飛猛進,《夜行者》和《鐵拳》中的表演都堪稱驚喜,但可惜在本片中只剩下一張面癱臉和幾句不痛不癢的臺詞,實在是浪費驚人。
事實上,導演幾乎沒在片中設置任何有效的戲劇沖突,除后半段展現全隊遭遇暴風雪的艱難處境總算有了點冒險片的樣子之外,角色和角色之間不見任何能打動人的情感互動。凱拉-奈特莉、羅賓-懷特僅飾演電話另一頭的隊員家屬這樣的小角色,結果還完全淪為了雞肋。
同為登山片,差距怎么這么大?
尼泊爾實拍效果不如預期,唯一不坑爹的是3D效果
登山題材的影片雖不多見,但不乏佳作。1998年的同名影片《珠穆朗瑪峰》(英文片名均為《Everest》)是一部IMAX紀錄片,公映時造成轟動,創下當時的IMAX電影票房紀錄。2003年的《冰峰168小時》至今仍可視為同題材中的經典之作,該片對于登山驚險細節的展示,對于絕境中人與人之間的微妙情感都刻畫得入木三分,觀影過程絕對會讓人心跳不已。
反觀這部《絕命海拔》,隊員登山過程中幾乎只拍一個所有人握著繩索前進的動作,其他的諸如飛虎爪怎么下,鋼絲繩怎么接,帳篷怎么搭,風暴怎么躲,隊員之間如何互相借力和掩護,幾乎都沒有清晰展示。這著實不敢令人相信,這部電影不是在攝影棚里拍拍綠幕就好了,而是真的是跑到危險的尼泊爾取景的。
若說這部電影唯一尚可的地方,就是茫茫雪山的壯美景觀與3D效果的結合了。導演通過前景處的石塊、冰凌,中景處的登山隊員身影、遠景處的皚皚雪山營造出豐富的層次;若干航拍鏡頭大氣磅礴;喬什-布洛林差點失足摔下梯子的那場戲(前半段唯一能讓人提提神的段落),鏡頭在垂直仰拍與俯拍間切換,有種隨時都要墜入萬丈深淵的緊迫感。
除了視覺效果不錯之外,《絕命海拔》就真的沒什么看點了,只見“海拔”,不見“絕命”。這部電影是曾出品過《地心歷險記》系列的華登傳媒與環球影業的首次合作,可惜最后是這樣一個令人失望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