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改革進行到底觀后感 教師
通過觀看第一集《時代之問》,感受頗多,獲益匪淺:
(一)首次正式提出“中國夢”
2012年11月15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閉幕的第二天,人民大會堂東大廳,再次鎖定全世界的目光。這是新一屆中央最高領導層的首次公開集體亮相。這,是一份滿載承諾的政治宣言。2012年11月29日上午,幾輛中巴車緩緩駛入巍峨矗立的國家博物館。率領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集體參觀“復興之路”展覽,首次正式提出了中國夢。:何為中國夢?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最偉大的中國夢。因為這個夢想,它凝聚和寄托了幾代中國人的夙愿,它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它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一種共同的期盼。
我懂得了什么是“中國夢”!
(二)首次提出改革的五大關系
2013年7月,冒雨在湖北武漢考察,并就改革相關情況進行深度調研。就是在這間會議室里,*與湖北省領導干部座談時,首次提出了改革的五大關系,即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關系,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關系,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的關系,膽子要大和步子要穩的關系,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我知道了全面深化改革必須把握好的“五大關系”!
每每看到屏幕上出現祖國的山川河流,日新月異翻天覆地的發展,內心對自己的祖國尤為的自豪與驕傲,心中無限的激蕩澎湃。在影片中,我時刻牢記著一些話: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改革者,能盡責,敢擔當。全面深化改革,新在全面,難在深化,難要堅持與時俱進,攻堅克難。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在農村干了7年活,并鄭重地說出,他知道農民需要什么!這無一句話,不是對人民真切的關心與國家全面深化改革的希冀權威性影響。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而今天的長征路,就是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有義務去學習與充實自己,時刻跟隨黨中央的腳步。人類要進步,科技要創新,時代要發展,必將改革進行到底!
將改革進行到底觀后感 教師
為迎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勝利召開,深入反映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同志的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決策和重大突破,十集大型政論專題片《將改革進行到底》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這一簡單行路道理,早已被中國人所熟知,并且從中悟出了哲學真理。真理源于實踐,又高于實踐,也終將進一步指導實踐,在不斷積累中反復去偽存真方能與目標更加貼近。改革開放近40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同時也持續激勵著中華民族的偉大覺醒,進化了中國共產黨在一次次砥礪前行中的深刻認識。改革開放永遠在路上,也永遠沒有止境,這一旗幟始終不能動搖,不能倒。
深化改革必須積聚足夠動力。“改革永遠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一直處于的探索階段,其唯一的路徑就是改革。改革不是以維護某一利益團體為目的,本質是是要在龐雜的利益關系中尋求整合點。這就必須擊碎利益集團的“玻璃”,改變既有的社會運行模式,把經濟發展的紅利釋放出來,讓公平公正深入到人民心里。失去了民心,再偉大的改革都將寸步難行,改革的根本動力來源于人民。制度的核心就是人民,任何脫離了人民群眾的改革都將走向破產。體現人民性就是在改革中堅持“人心標準”,激發全社會的改革激情,形成上下同心的改革合力。
行赴千里必須始終不忘初心。改革的方向是完善和發展制度、推進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和總引領。要完成這一艱巨任務,不僅要在保證社會公平的前提下增進人民福祉,還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進一步激發社會活力。改革路上荊棘滿地,無堅強的意志和理智的頭腦不能前行,一味蠻干只會遍體鱗傷,要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務必始終心懷大我,不忘初心,協同推進,形成強大精神合力。
鵬程萬里必須堅持正確方向。改革不是盲目的改,閉著眼睛革,是在上奮發向上的改革,不能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幟的邪路。漫漫改革路,充滿了坎坷與誘惑,偏離了黨的領導和制度,最終將鉆進死胡同,走無可走。中華民族浩浩蕩蕩五千年,披荊斬棘走到今天,如若在原則性問題上出了錯誤,就勢必似山崩海嘯般潰塌,一發而不可收拾。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把握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關系,處理好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全局和局部、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之間的關系,確保改革行穩而致遠。
將改革進行到底觀后感 教師
新時期,中國不僅要破解當下難題,更要著眼長遠,不斷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推動制度的完善和發展,努力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中國,該如何走向未來?中國,怎么辦?這,是時代之問!??《將改革進行到底:時代之問》
眾所周知,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但放眼世界,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仍未消散,經濟增長持續乏力,全球治理困局凸顯。地區沖突、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甚囂塵上……這些不確定因素的存在,讓我國的發展必須不斷適應新時點、新常態,找準在國際環境中的新角色、新定位。
但同樣的,世界的發展少不了中國力量。中國的發展,促進了世界的全面合作、全面共贏,“一帶一路”建設、亞投行的運行,讓世界不少國家都享受到發展的“紅利”。隨著中國對外援助、國際維和等國際影響力的逐步加強,我國的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也在共建共享中形成了*的中國模式,讓世界學習和借鑒。
正因為小平同志“南海邊的一個圈”,中國叩開了改革開發的“追趕世界”之門,我們逐步認識改革、理解改革、適應改革,讓全國的發展走上了快車道。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人民群眾埋頭苦干、努力奮進之下,我國綜合國力得到顯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極大改善,中國也迅速成長,躍居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然,“高處不勝寒”,我們當如何前行?我們該向何處發展?我們能否保持強勁的態勢?這是時代給我國深入發展提出的新“考題”。
“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時代之問”的答案在我們不斷的研究、實踐中呼之欲出??要全面深化改革,將改革進行到底!誠然,我們的道路無人走過,我們的未來更是沒有實踐的參考,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在“摸著石頭過河”中,堅定方向、深入研究、摸索道路、總結經驗,不斷地在改革中前進、在改革中完善、在改革中進一步改革,始終保持昂揚奮進的勢頭,沖破艱難險阻、劈開荊棘障礙,叩開“引領未來”之門。那么如何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行穩致遠呢?這是世界和時代對我們的深切詢問。
當前,我們不僅僅在經濟領域面臨嚴峻的改革,甚至在行政體制、文化建設、生態文明、城鎮發展等諸多領域都面臨著巨大的改革需求。全面深化改革,新在全面,難在深化,我們必須回答好如何實現“深化”和“全面”這兩個問題。以*同志的黨中央用實際行動告訴了我們答案:
首先,建立了全面的統籌機制,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并于年底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任組長,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領導力、執行力的雙重保障。其次,在目標導向上做全面引導,瞄準老百姓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真正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并明確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新目標,將全面深化改革體上新的高度。再次,十分注重經驗總結和理念提升,將實踐成果深入研究、總結、提煉,成功開辟了新實踐新局面新境界,形成了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新的歷史條件下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更為科學的理論依據、實踐指導。同時,不斷堅定責任使命,敢于刀刃向內、“自我革命”,面對矛盾、問題、挑戰決不退縮,敢于沖破思想觀念障礙、突破利益固化藩籬,保持闖勁、敢于試錯、善求突破。
“時代之問”叩開的是通往未來的大門。中國共產黨必須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依靠人民,成果服務人民,在干事業、謀改革、促發展中,凝聚源源不斷的力量,讓全面深化改革這篇大文章,寫得更生動、更詳實。